乾道6年(1170年)8月23日至30日,陸游自杭州乘船駛往上游的重慶來到武昌共停留了7天,在他的《入蜀記》中寫道:
二十三日,便風掛帆……食時至鄂州(今武昌),泊稅務亭(址不詳,但宋時鄂州官衙多在蛇山北,陸游由杭州而來,并接合下文“沿鸚鵡洲南行”句,疑在今中華路口江邊一帶。明代地圖顯示這里曾有接官亭,清代地圖有等駕坡等地名)。
二十九日……日昳,移舟江口(古鸚鵡洲尾,今武昌橋頭堡處江面。因洲西為長江主航道,所以稱江口),回望堤上(鄂州城外江堤),樓閣重復,燈火歌呼,夜分乃已。
三十日,黎明離鄂州。便風掛帆,沿鸚鵡洲南行(沿洲西主航道南行)。洲上有茂林神祠,遠望如小山,洲蓋禰正平被殺處……自此以南為漢水,《禹貢》所謂“嶓冢導漾,東流為漢”者。水色澄澈可鑒,太白云“楚水清若空”蓋言此也。
古鸚鵡洲原靠近武昌一側,洲頭在巡司河口,洲尾在今武昌橋頭處。陸游認定,“沿鸚鵡洲南行”后,見到的“澄澈可鑒”之水即為漢水。此時的漢水入江口應在漢陽城南。
但是!
七年之后的淳熙4年(1177年)8月,范成大由四川乘船駛往下游的杭州途經武昌,自辛已至己丑日共停留了9天。在其《吳船錄》中則記有:
辛巳,晨出大江,午至鄂渚。泊鸚鵡洲前南市堤下。南市在城外,沿江數(shù)萬家,廛闬甚盛,列肆如櫛。酒壚樓欄尤壯麗,外郡未見其比。蓋川、廣、荊、襄、淮、浙貿遷之會,貨物之至者無不售,且不問多少,一日可盡,其盛壯如此。
癸未,泊鄂州南樓,月色如昨夜。
己丑,社風稍緩,解維小泊漢口。漢水自北岸出,清碧可鑒,合大江濁流,始不相入。行里許,則為江水所勝,渾而一色?!绾箫L息,通行。百八十里,至三江口,宿。
范成大先停船于“鸚鵡洲前南市堤下”(巡司河口),后又移船停在“南樓”(南樓在蛇山,此指今武昌橋頭處),己丑離鄂后又曾“小泊漢口”(由武昌駛向對岸顯然是為利用江北岸避風)。從文中可以看出,此時范認為看到的“清碧可鑒”之水即漢水,出口當在龜山之北。
因為按照武昌漢陽兩城的位置,他要從“南樓”順流去往下游的杭州,決不會再折返逆流至漢陽城南,所以他看到的漢水入江處應在城北,即今龜山之北處。再從“午后風息……百八十里至三江口(今黃岡上游)”中推測,即然離三江口還有“百八十里”,這個“小泊漢口”處,也應該在今漢口城區(qū)沿江一帶。
而《梁書.武帝》中也曾述:“高祖(蕭衍)筑漢口城以守魯山,命小軍遊遏江中,絕郢魯二城信使”。這些都說明漢水口曾在龜山之北。
因此可見,陸、范二人所說的漢水出口并不一至。這就只有兩種可能:
一是1170年漢水在龜山以南即漢陽城南入江,但時隔7年后的 1177年時,又改道從龜山以北入江。
二是當時的龜山南北同時有兩個漢水入江口,不過因長江過寬,陸、范因行船線路不同,犯了盲人摸象的錯誤,都沒有注意到另外還有一處入江口。
顯然后一種可能性較大。
順予說明的是,現(xiàn)在還有人認為,說漢口漢陽原本連成一片,漢水自漢陽城南入江。明成化年間因漢水改道,漢水才從龜山北入江,這才分出漢口來。這種說法顯然是錯誤的。
其實,在漫長的歷史年代里,漢水肯定會有過多次自然改道,甚至是多路入江。即使是今日的漢水,也不是獨有龜山之北一條路,今仙桃有杜家臺分洪道引漢水至沌口入江;漢水還可由潛江東荊河從新灘口北入江。
所以,我認為,陸游、范成大所看到的漢水入江口并不是同一處,而當時在漢陽城南確實有一漢水分支流過。因此,漢陽因在漢水之北而得名是有歷史依據(jù)的(山南水北則為陽)。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