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匯言》
蟾酥,通行十二經(jīng)絡(luò)、藏府、膜原、溪谷、關(guān)節(jié)諸處。主療疳積,消臌脹,解疔毒之藥也。能化解一切瘀郁壅滯諸疾,如積毒、積塊、積脹、內(nèi)疔癰腫之證,有攻毒拔毒之功也。
一牙痛病人,雖然說牙疼不是什么大病,可疼起來卻真要命,痛到飯都吃不了,又是滋陰補腎,又是瀉火解毒,效果都不好。
老爺爺說,這是風(fēng)蟲牙痛,必須要局部用藥。需要找一味藥,最具有滲透作用,又能夠解毒止痛的。只有藥力滲進(jìn)牙縫之中,方才能夠解除風(fēng)蟲之痛。
小洋人兒說,治療急性牙痛,非常好的一味藥就是蟾酥,它既能開竅使藥力滲進(jìn)去,又可解毒止痛。
老爺爺點點頭,便教病人,只用黃豆粒大小的蟾酥,用綿布包裹,放在牙痛處咬緊,這樣唾液自動就會滲入牙縫內(nèi),藥力所到之處,疼痛迅速瓦解,口中剩下的一些唾液,不能吞下去,要吐出來。
病人只做了兩次,牙痛遂愈。
01
來源
本品為蟾蜍科動物中華大蟾蜍BufobufogargarizansCantor或黑眶蟾蜍B.melanostictusSchneider的全體。
02
別稱
蟾諸、去蚥、去甫、蟾。
03
圖片
04
地理分布
中華大蟾蜍:分布于東北、華北、華東、華中及陜西、甘肅、青海、四川、貴州等地。
黑眶蟾蜍: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05
采收炮制
夏、秋季捕捉。捕得后,先采去蟾酥,然后將蟾蜍殺死,直接曬干。
干蟾:取原藥材,洗凈,去頭、爪(頭切至齊眉處)。每只切成4-6塊,干燥。
炙干蟾:將鐵砂倒入鍋內(nèi)燒熱,取凈藥材拌炒至表面微鼓起,有焦臭氣逸出時,速取出,篩去砂子,放涼。民間有以活蟾蜍,用黃泥涂裹,放火灰中煨存性后,研細(xì)入藥者。
06
性味歸經(jīng)
辛,涼;歸心、肝、脾、肺經(jīng)。
07
功效主治
解毒散結(jié),消積利水,殺蟲消疳。
癰疽、疔瘡、發(fā)背、瘰疬、惡瘡:蟾蜍功專解毒散結(jié),外拔內(nèi)攻,為治癰疽諸瘡之要藥。
臌脹、水腫、小便不利及痛證:蟾蜍能利水消腫。
小兒疳積。破傷風(fēng)及麻風(fēng),癬瘡:蟾蜍殺蟲消疳,擅治小兒疳積之癥。
08
相關(guān)配伍
治癰腫疔癤:蟾蜍研細(xì)粉,醋調(diào)敷患處。(《山東中草藥手冊》)
治唇瘡:取干蟾燒灰細(xì)研,敷之。(《圣惠方》)
治大腸痔疾:蟾蜍一個,以磚切四方,安于內(nèi),泥住。火煅存性,為末。以豬廣腸一截,扎定兩頭,煮熟切碎,蘸蟾末食之,如此三四次。(《綱目》)
治水腫腹水:蟾蜍粉1g。日服1次,連服2-10d。體虛者酌減,服時注意血壓變化。(《山東中草藥手冊》)
治小兒腫脹:剖腹后的蟾蜍1只,麝香0.15g。先將麝香置于小兒臍中,即將蟾蜍敷蓋臍部,用布綁緊,約燃一支香久,則將藥除去,其腫自消。(江西《草藥手冊》)
治癬:干蟾燒灰,末,以豬脂和涂之。(《外臺》引《深師方》)
09
使用注意
表熱、虛脫的人忌用。
10
本草記載
《本草經(jīng)集注》:人得溫病,斑出困者,生食一兩枚?!薄盁曳蟑彙!?nbsp;
《藥性論》:殺疳蟲,治鼠漏惡瘡。燒灰敷一切有蟲惡癢滋胤瘡。
《本草拾遺》:主溫病生斑者,取一枚,生搗絞取汁服之,亦燒末服;主狂犬咬,發(fā)狂欲死,作膾食之,頻食數(shù)頓。
《日華子本草》:“破癥結(jié),治疳氣,小兒面黃癖氣。
(中國中藥雜志微信公眾號)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