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陽開泰”,最早出自中國古代傳統(tǒng)文化典籍--《易經(jīng)》,本意是指“冬去春來”。 更加通俗明白的解釋是,《易經(jīng)》以正月為泰卦,古人認為是陰氣漸去陽氣始生。農(nóng)歷十一月冬至那天白晝最短,往后白晝漸長,故認為冬至是“一陽生”,十二月是“二陽生”,正月則是“三陽開泰”。
“天地交而萬物通也”出自《易經(jīng)》“泰”卦。“泰”卦前三爻為陽爻,也稱“三陽”,代表天;后三爻為陰爻,代表地,故象曰:“天地交泰”。這里的“交”是“接觸”、“貫通”的意思,因為“天地交”了,所以就“泰”了。“泰”者,“吉亨”也,吉利、亨通也,康泰、泰平也。
在《易經(jīng)》64個卦名當中,“泰卦”是好卦,故有“否極泰來”的成語。“陽”和“羊”同音同調(diào),羊在中國古代又被當成靈獸和吉祥物。從古代器物上可以看到,很多“吉祥”的銘文都寫成“吉羊”。在古漢語中,“羊”“祥”通假?!墩f文解字》說:“羊,祥也。”
“三陽開泰”這個短語本身,還有一個“開”字沒有解釋。“開”者,始也。春天來了,開始有好運了,所以有個聯(lián)句叫“三陽開泰運,四季樂平安”,表達了人們美好的愿望。
從上面的解釋可以看出,“三陽開泰”這個短語本身具有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可以說它是“不是成語的成語”,里面的每個詞素都是不應(yīng)該隨意改變的。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