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十講
為原書每一段話備注標(biāo)引,給每一個標(biāo)引詞群集類分;
按照一定規(guī)則將大類排序,于是有了全新的《論語》。
第七講 為政
不能狹義地理解“政”。
不是只有當(dāng)了國家領(lǐng)導(dǎo)人才能談“政”,
也不是只有進入國家機關(guān)才能談“政”。
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凡是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級別,凡是有級別的地方就可以“為政”。
【為政】
20.1.1 堯曰:“咨!爾舜!天之歷數(shù)在爾躬,允執(zhí)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彼匆嘁悦?。
此段是堯命舜、舜命禹之辭。
天之歷數(shù),指帝王相繼的次第。
允,真誠、誠信。
堯?qū)λ凑f:“??!你這個舜!帝業(yè)的重任已經(jīng)落到了你的肩上,要真誠地堅持正確的道路。如果天下的百姓陷入困苦和絕望,上天賜給你的帝位就會永遠終結(jié)?!彼匆酝瑯拥脑捀嬲]夏禹。
今本《大禹謨》有類似的話:“天之歷數(shù)在汝躬,汝終陟元后。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zhí)厥中。無稽之言勿聽,弗詢之謀勿庸。可愛非君?可愛非民?眾非元后何戴?后非眾罔與守邦?天祿永終?!?/span>
20.1.2 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簡在帝心。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
這句話應(yīng)該是商湯說的。
“予小子履”是湯自呼其名。湯本名履,又名天乙。
玄牡,黑色的公牛。
皇皇,偉大的。
帝臣,天帝之臣,湯自稱。
簡,閱,知道的意思。
商湯說:“我作為天帝的兒子,謹(jǐn)慎地選用黑色公牛作為祭品,明明白白地禱告于偉大的天帝:我如果犯了天條,是不敢請求赦免的。我是天帝的臣下,如果犯了天條不敢有所隱瞞,這一點您是知道的。我如果犯了天條,罪在我一人,不要牽連天下萬方;如果天下萬方的百姓們犯了天條,罪過也由我一人來背。”
《呂氏春秋》:昔殷湯克夏,而天下大旱,五年不收。湯乃以身禱于桑林曰:“余一人有罪,無及萬方。萬方有罪,在予一人。無以一人之不敏,使上帝鬼神傷民之命。”于是剪其發(fā),麗其手,自以為牲,用祈福于上帝。民悅,雨乃大至。
20.1.3 “周有大賚,善人是富。雖有周親,不如仁人。百姓有過,在予一人?!?/span>
賚,lai4聲,賞賜。
周朝大賞天下,所以很多善人都富了起來。照顧你的除了近親,還有仁德之人,并且仁德之人給予你的力度更大。百姓有什么過錯,那都是因為作為領(lǐng)導(dǎo)人的我沒有帶好頭。
以上三節(jié)共同點是講罪己。堯命舜,舜命禹,湯、武告于天,都是如此。
20.1.4 謹(jǐn)權(quán)量,審法度,修廢官,四方之正行焉。
權(quán),稱砣,量輕重的標(biāo)準(zhǔn) 。
量,斗斛,量容積的標(biāo)準(zhǔn)。
權(quán)量,度量衡制度;
法度,法律和規(guī)章制度;
修廢官,恢復(fù)已荒廢的官制。
這些都屬于古人所說的“政”。
謹(jǐn)慎地核準(zhǔn)度量標(biāo)準(zhǔn),嚴(yán)格的審定法度,修振荒廢了的官職責(zé)任,則天下政治自然就清明了。
20.1.5 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
句型結(jié)構(gòu)與上段相同。
恢復(fù)被滅亡的國家,接續(xù)他們的祭統(tǒng),舉用先朝的遺臣,天下的民心就可以歸附了。
這是從收拾人心上解決征服和被征服的問題,所以說“天下之民歸心焉”。
20.1.6 所重民食、喪、祭。
食、喪、祭并列,為民之三事。
要重視百姓的吃用、喪葬、祭祀。
也有的解釋將“民”與“食、喪、祭”并列。
20.1.7 寬則得眾,信則民任焉,敏則有功,公則說(悅)。
〖17.6 子張問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為仁矣?!闭垎栔T唬骸肮?、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寬厚就能得到民眾的擁護,誠實守信就能得到民眾的信任,勤勉付出就會收獲功績,公平公正就能使民眾心悅誠服。
【為政】
20.2 子張問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惡,斯可以從政矣?!?/span>
子張曰:“何謂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span>
子張曰:“何謂惠而不費?”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貪?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子張曰:“何謂四惡?”子曰:“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span>
〖4.18 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無怨。”
13.26 子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7.38 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span>
尊是遵循,屏是去除。
因是考慮的意思。
慢令:松懈的命令。
致期:期限緊迫。
子張問了“何謂四惡”,但是沒有問“何謂五美”,說明他是知道“五美”的具體內(nèi)容的,只是對“惠而不費”不甚理解。
子張問怎么做可以從事政事?孔子告以“尊五美、屏四惡”,五條應(yīng)當(dāng)遵循的原則,四條應(yīng)該去除的毛病。
五美是什么?
1、惠而不費,是看怎么做對人民有利,給他們政策,讓他們放手去做,給了人民實惠而又不是通過耗費財物去幫助他們。樂于助人是好事,但樂于助人并不一定非得要好善樂施。如果非得損己才能利人,那得考慮考慮。
2、勞而不怨,是先做思想工作,然后選擇對老百姓有益的并且老百姓可以勝任的事情讓他們做,民盡其力卻毫無怨言。
3、欲而不貪,是激發(fā)人們追求正常的需要、正義的目標(biāo),告訴他們哪些需要可以正當(dāng)追求,哪些目標(biāo)是提倡的,他們追求了,他們得到了,求仁得仁,就不至于引起他們的其它方面的貪欲。
“欲”是追求,“貪”是過分追求。有追求很正常,也是必須的,但要有度,不能過分,不能極端。并且,要樹立正確的“三觀”,追求正當(dāng)?shù)?、正確的目標(biāo)。
4、泰而不驕,是安然處事,有條不紊,無論人多人少,無論事大事小,公正公平地處理,不懶政,不怠政,尊重所有的人,不驕恣。
人多了我也不怕,人少了我也不驕;舉重若輕,舉輕若重,不以事大事小而改變自己的節(jié)奏;不對這個人特殊照顧,也不慢待那個人,對所有人一視同仁。
5、威而不猛,是衣冠整齊、儀態(tài)端莊、威風(fēng)凜凜,讓人看上去肅然起敬,卻并不感到有威脅。儼然:形容整齊;形容莊重嚴(yán)肅。
以上五條是講仁政。1-3是政,4、5是正。
以下四惡講的則是苛政。
四惡是什么?
1、不教而殺,是不加以教化,而以殺戮為禁。不教民眾應(yīng)該做什么,應(yīng)該怎么做,什么事情不能做,為什么不能做,而簡單地以殺戮來禁止,使人死得不明不白。
2、不戒視成,是不提要求,只問結(jié)果。不說讓你怎么做,也不說讓你做成什么樣,因為我也不知道我想要什么樣的,但是你做出來的結(jié)果不能令我滿意,給不了我驚喜還是不行。
3、慢令致期,是督辦不力,刻期以求。我不催你,看你自覺,到期完不成咱再算總賬。
4、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比如給人東西,想給,該給,卻又不舍得,叫做“有司”。
有司:泛指官吏,指主管某部門的官吏。
這一句,為什么說“謂之有司”?就是因為在古代,各項事都有專人負(fù)責(zé),所以叫做有司——即有人管理之意。跟現(xiàn)在的“有關(guān)部門”不同,而恰恰是正好相反。
古代的為政之人,經(jīng)常要發(fā)放俸祿、福利、生產(chǎn)生活用品之類的財物給人,有些管事的人給人財物、福利的時候,出手相當(dāng)吝嗇。
司職的官吏為了做好自己的工作,嚴(yán)格按制度辦事,往往會比較嚴(yán)格,甚至近乎苛刻,不近人情,也即合法不合理。是以圣人講,不要辦合法不合理的事,不要苛刻地不近人情、不合事理,而要既合法度又合情理!
低級小吏,職權(quán)所限,他們是沒有便宜行事的資格的,所以顯得不近人情、僵化死板。所謂小鬼難纏,是因為小鬼不敢私自作主,即使可以法外施恩,這個恩也應(yīng)該由閻王來施。
尹氏曰:告問政者多矣,未有如此之備者也。故記之以繼帝王之治,則夫子之為政可知也。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