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被忽視的語文
語文課,從小學一直貫穿到大學,語文如空氣,生活中無處不在。從小學到高中,一個人要上1.3萬節(jié)語文課,占總學時21%以上。但恰恰是這樣一門學科,似乎到了初中、高中,卻時常被人忽視。
記得上高中時,上課最適合補覺的課是語文課,少刷幾道題也沒關系的是語文課,課外補習班最少的是語文科目……在小學里占據(jù)絕對地位的語文學科越到高年級居然越被忽視。究其原因,語文靠的是平時的積累,小學、初中語文底子打好了,高中以后基本上差不了。語文學科不像數(shù)理化,它對大家似乎都挺公平,不至于有人聽不懂語文課,也幾乎沒有人能拿滿分。
語文最大的絕招就是“不可控”,它沒有標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低年級的語文大多考的是生字詞、古詩、課文的積累運用,學生花力氣去背誦,多讀多寫就能得分,但是隨著年級的增高,閱讀理解的難度也越大,即使把整張試卷寫得滿滿當當,也不能保證得分。
誰的青春文學里沒有一本優(yōu)秀作文集呢?
正如張琛在《被嫌棄的語文的一生》中寫的:“一張輕薄的語文試卷上,我們能輕易看到足以撼動學子整個人生的教育野心:先來幾個字詞填空、病句選擇,考驗的是說人話的基本功能;詩詞名句默寫,既培養(yǎng)吟風頌月的人生雅趣,也不忘家國山河的壯志豪情;必不可少的古文名章,先考翻譯理解,再談老祖宗的醒世道理;現(xiàn)代文閱讀從社會熱點到抒情散文,不管什么題材,都要分析一下作者的心情與期待;最后一篇800字作文,除詩歌外體裁不限,主要考名言警句、名人案例的背誦情況,堅信字如其人理論的老師,還要努力從字體上看出考生的德行?!?/span>
語文課如此重要,但生活中學不好語文,說不好話的人比比皆是。小視頻里也充斥著各種文不對圖、矯揉造作的文案,看上去很美,卻不能深究其意。網(wǎng)絡上“的得地”亂用,生活中奇葩標語涌現(xiàn),錯別字頻出,看得人直鬧心。
到頭來,語文教材最大的用處,只能是背古文古詩了
語文,要使人更美好
是時候重修語文了,在這個人人都會發(fā)表言論,人人都能寫字,人人都應該能夠寫好文章的時代里,語文顯得尤為重要。
2018年起,一場教育改革讓語文壓倒數(shù)學和英語成為“拉分之王”,“得語文者得天下”成為金句。溫儒敏教授認為,少讀書、不讀書就是當下“語文病”的主要癥狀,同時又是語文教學效果始終低下的病根。近年來新出的語文教材也專治讀書少的毛病。
古代人學語文,從《千字文》《增廣賢文》《大學》《中庸》《左傳》等,一路讀下來,從似懂不懂到慢慢讀懂,這是浸潤式的學習。但是現(xiàn)在孩子要學的東西太多了,接觸到的事物也太多了,從課本到生活,充斥著色彩與動態(tài),再加上應試教育盛行,再像以前那樣學習也不現(xiàn)實。
古文現(xiàn)漢、詩詞歌賦,通通可以“閱讀理解”
但無論怎么說,閱讀是第一要義。“打造一間閱讀教室”成了流行的口號,各個地方都在評選“書香家庭”、“書香教室”、“書香校園”。閱讀,語文,兩者有著必然的聯(lián)系,如何在語文課上給學生更多的閱讀空間,提高他們的閱讀量,為他們打下一個“精神的底子”,是老師們應該要思考的問題。
應試教育的大氣候改變不了,那就改變自己的課堂、改變自己的學生,能改多少是多少。讓學生“在浮躁的時代找到一塊精神的棲息地”,用語文幫助孩子獲得更大的“人生仰角”。
就像錢理群教授說的:“我們語文教育的目的,還有整個教育的目的,包括現(xiàn)代化的目的也一樣,就是使人變得更美好?!?/span>
與君初相識,猶如故人歸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