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辰光喜愛零食,但囊中羞澀,只能偶爾買幾根陳皮條或一小包“咸支卜”解解饞,買不起鴨肫肝這種高檔小吃。而如今買得起鴨肫肝了,卻早過了愛吃零食的年齡,只能紙上談“肫肝”,留一點兒時記憶罷了。
過去,名叫“稻香村”的茶食南貨店特別多,一如“老大房”,且南北各地皆有?!暗鞠愦濉钡涑霾苎┣邸都t樓夢》:大觀園有一李紈居處,寶玉原題“杏簾在望”,因黛玉替作的五言詩里有“十里稻花香”之句,乃經(jīng)元妃娘娘賜名,曰“稻香村”。那些茶食南貨店老板為討口彩,都喜用“稻香村”來做字號。但這些字號里肫肝做得最好最出名的是蘇州人高敬賢約1930年創(chuàng)辦于四馬路平望街口的“稻香村”,號稱“肫肝大王”。
高敬賢(1892-1946),蘇州人氏,出身貧寒,少年時代就只身來上海謀生,在四馬路云南路口設(shè)攤。他用三只栲栳(一種用柳條編成的容器,形如斗,亦稱笆斗)擺上花生、瓜子、五香豆、豆腐干等零食及鴨膀、鴨腳、鴨肫肝之類的鹵味小吃,招攬過路顧客,生意一般。到了1926年初,大新舞臺在四馬路云南路口建成并開業(yè)(主演京劇)。看戲的太太小姐們走過路過,不會錯過高敬賢的小吃攤,他的生意火了起來。到了1930年,老天蟾舞臺從永安公司旁(今“七重天”樓址)遷來此地后,“天蟾”每天演日夜二場,每場長達三四小時,戲院門前天天車水馬龍,熱鬧非凡。高在“天蟾”門前設(shè)攤,用一口軟糯蘇州話吆喝招呼來往行人,加之零食小吃做得新鮮、入味,占盡天時地利人和,其小吃生意越做越火,其中鴨肫肝尤其受看戲的姨太太、小姐們的青睞。
看準(zhǔn)了這一商機,高敬賢毅然決定把生意重點放在鴨肫肝上。每天收攤后,回家繼續(xù)琢磨鴨肫肝的制作,不斷調(diào)整火候和佐料。后來生意更火了,為了降低人力成本,高直接采購南京的上好生鴨肫,再簡單加工包裝后即可出售了。經(jīng)過幾年的經(jīng)營,高有了一些資本積累,便萌生在天蟾舞臺附近開店的念頭。想干就干,約1930年高敬賢就在福州路637號平望街口開了兩開間門店,起名“稻香村-肫肝大王”,以別滬上其他稻香村茶食店字號,主營鴨肫肝,1935年還以自己的姓氏“高”字為鴨肫肝注冊商標(biāo)。稻香村肫肝店開張伊始一炮打響,遠近顧客紛至沓來,生意旺旺?!暗鞠愦濉钡难杆籴绕?,其原因,首先是對貨源的壟斷,高對來自南京的幾家腌制肫肝作坊的質(zhì)量嚴(yán)加把關(guān),并以高價收購之;其次,用大鍋煮肫,加上上等料酒、茴香等調(diào)料,掌握燒煮時間,燒出的肫肝既鮮又香,回味無比;再次,不論春夏秋冬,每天現(xiàn)燒現(xiàn)賣賣完為止,保證貨鮮味純。
高敬賢當(dāng)上“稻香村”老板后,店內(nèi)用人并不多,他主外,主要精力放在貨源上,店內(nèi)帳務(wù)交與老婆打理。高妻也是蘇州人,十六歲嫁入高家,她精明能干,善于理財,家、店都管得井井有條。夫婦配合默契,克勤克儉,“稻香村”生意越做越大,很快進入鼎盛期。高生有一子一女,其子就讀圣方濟,成績優(yōu)異,畢業(yè)后就留校做英文教師,后娶滬上禾豐米號老板王友卿的二女兒王聞馨為妻。生意好,名氣響,敲竹杠、吃白食、耍無賴的都上門來了。為了維護正常生意,高不得不通過關(guān)系,備上厚禮,拜訪幫會頭子黃金榮。從此,逢年過節(jié)必備厚禮,恭恭敬敬送到黃府。
1940年代中期,高敬賢年過半百,精力不濟,無奈其子不愿接班,加之局勢動蕩,生意更加難做,眼看著“稻香村”由盛漸衰,他抑郁成疾。1946年,高病逝蘇州,享年54歲。此后,高妻見兒子無心商海,便扶持兒媳王氏出任店主。稻香村女老板上任伊始,就進行多項改革。店內(nèi)重新裝潢,取消老式帳臺。設(shè)賬房間,請專職賬房,建立財務(wù)制度。柜臺改為西式U字形玻璃柜。雇兩名年輕廣東籍小姐做營業(yè)員,還聘武術(shù)拳師做保鏢,每天來店巡視,對付地痞流氓。
▲福州路637號平望路口稻香村肫肝大王(紅箭頭所指,1947年行路圖)。1952年拆除了福州路此路段凸出街面房(廣西路至平望路段,紅虛線所示凸出路段),稻香村遷移至福州路651號廣西路口
▲1952年8月,福州路(平望路至廣西路段)凸出街面房拆遷舊影
▲稻香村延安東路429號分店(鄭福齋原址),1989年行路圖
1952年8月,政府對福州路(平望路至廣西路段)瓶頸頑癥進行整治,拆除此路段凸出房屋,拓寬道路 。拓寬工程結(jié)束后,稻香村王老板立馬租下福州路651號廣西路口沿街新房子,重新開張營業(yè),并改名華記稻香村肫肝商店,店堂內(nèi)仍高懸四個紅漆大字“肫肝大王”,店門前的圓形霓虹燈也是“肫肝大王”。
▲1953年,高平華(“稻香村”老板高敬賢之孫女)與二弟弟在福州路651號“稻香村”肫肝店門前留影
新稻香村經(jīng)營更加靈活,開始做生肫出口業(yè)務(wù),還增加經(jīng)營白油板鴨、廣東香腸、香肚、蘇州糖果、蜜餞等。此時,天蟾舞臺斜對面云南路上“老南京”(212號)與“陳阿筱”(238號)兩家店見“稻香村”鴨肫賣得火,也力推鴨肫肝,且以低價促銷,跟“稻香村”搶生意,競爭蠻激烈。但“稻香村”鴨肫味道略勝一籌?!暗鞠愦濉惫胶蠣I后,王老板作為私方經(jīng)理仍為“稻香村”的業(yè)務(wù)發(fā)展操勞費心,直到文革前夕。文革中,“稻香村”一度改名“禽肫”。
▲1993年,延安東路429號稻香村分店外景。秦興培攝
▲1996年12月9日,《新民晚報》報道:回來兮,“稻香村”
1987年9月,稻香村在延安東路429號(北京鄭福齋原址)增設(shè)分店,除保持“肫肝大王”特色外,還增設(shè)專柜,銷售自制鹽水鴨。分店一經(jīng)開出,生意大火,店員年獎金逾千元。而福州路“稻香村”總店因年久失修,于1990年代初停業(yè)裝修,于1992年10月8日復(fù)業(yè),與延安東路分店一起共迎新老顧客。
▲福州路651號“稻香村”肫肝店,1989年行路圖
“稻香村”鴨肫肝最受顧客喜愛。除將一串頭的鴨肫肝,改為禮盒與真空包裝,以便饋贈、攜帶和貯藏外,新增鹽水鴨生胚、冷凍小食品和邵萬生糟醉貨。繼延安東路分店后,1993年11月“稻香村”在浦東楊家渡(今張楊路東南新村61號)蘭馨電影院邊門新開一家分店,從此浦東顧客不用過江也能買到愛吃的鴨肫肝。1994年6月,因市政動遷,稻香村總店遷出福州路,在滬太路合陽路和浦東浦三路、巨野路增設(shè)三家門市。那時市中心商業(yè)布局一味追求“高、大、上”,將眾多老字號門店擠了出去,給喜愛老字號的百姓帶來諸多不便,讓海外華僑也難覓其蹤影。三年之后,在市民和海內(nèi)外人士的呼吁下,“稻香村”于1997年8月18日重返福州路(近云南路口),名“稻香村小吃樓”。新店一樓除供應(yīng)特色鴨肫肝外,還有鹽水鴨、鵝、雞面市;二樓增設(shè)小吃部,供應(yīng)大眾點心。
▲2018年8月23日,稻香村延安東路429號門店內(nèi)外景
如今,“稻香村”門店只剩延安東路429號一家了,且昔日的輝煌早已不再。近期,特地去了一趟“稻香村”門店,發(fā)現(xiàn)店堂間還算寬敞明亮,特色鴨肫肝仍是主打商品,但顧客不多,且大多是過路客。
令人遺憾的是,其店堂內(nèi)的介紹和門外的店招牌上將創(chuàng)辦年誤寫成“光緒十八年”(1892年),那時高敬賢剛出生,他創(chuàng)辦福州路“稻香村肫肝大王”店是30多年后的事。
來源:食硯無田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