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yè)本養(yǎng)生須敬畏,廉乃德源莫逾規(guī)。
《遵義章第五》悟讀【38】
【原典】
【譯文】
總是貪婪別人的所有,會變得兇殘。
【悟讀】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
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語自司馬遷《史記》的“貨殖列傳”,意思是說天下蕓蕓眾生為各自之利益而奔波。
有欲則生,無欲則死。人之生存與發(fā)展,無不來自欲望。正常之欲念,可促人奮進。不過,古賢也反反復(fù)復(fù)告誡世人,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素書》本句反對的就是人生貪婪無度之行為。
"貪",本指愛財;"婪 ",本指愛食;"貪婪",指貪得無厭,意指與自己力量不匹配之過度欲求。此病態(tài)之心理,與正常欲望相比,貪婪沒有滿足之時,愈滿足,胃口愈大。
“日月欲明,浮云蓋之;河水欲清,沙石穢之;人性欲平,嗜欲害之”。這是劉安《淮南子·齊俗訓(xùn)》的警示,強調(diào)了貪婪對一個人心性平和之傷害。
佛教認(rèn)為,貪是人生修行之大敵,是一切煩惱之根本,并將貪與嗔、癡等一起作為有害眾生修行的“三毒”。貪,是對于喜好的過分偏執(zhí);嗔,是對于討厭的過分偏執(zhí);癡,是因無明作出的貪或嗔的反應(yīng),“戒定慧”則是對治貪嗔癡之良法。
一個人只有內(nèi)心的真正知足,行為上才不會貪婪無度。知足知止,長長久久;欲壑難填,步步坎坎。
老子說,“罪莫大于貪欲,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弊畲笾镞^莫過于貪婪的欲望,最大之禍患莫過于不知足,最大之過錯莫過于想要得到更多。
在此基礎(chǔ)上,老子得出了兩個重要的人生結(jié)論。其一,“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倍弥?,方能常處于滿足之狀態(tài);其二,“知足者富”。懂得知足的人,永遠(yuǎn)都是富有的。這種富有,非指物質(zhì)財富之增加,而是對現(xiàn)有財富的一種滿足。
清朝名臣于成龍之賢母方氐,為囑兒子不貪,為之作畫題聯(lián),畫的是一望無際之青蔥白菜,聯(lián)曰,“官不可無味,民不可有此色”,書畫之意很是直白,警示兒子為官謹(jǐn)記清廉,切勿貪婪。
“丫鬟的命,小姐的心”。人生可怕的一點,就是沒有富貴之實力,卻想著富貴之命運。如此,帶來的焦慮與禍害,或許無窮無盡綿綿不絕。說一千道一萬,貪婪終歸禍害多,云淡風(fēng)輕也灑脫。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