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的和有害的
當別人問你你為什么要氣他的時候,你往往會很無辜——我沒有啊,那是我的無心之言(舉)。
或者說,抱歉啊,當時沒控制好情緒。
但如果你是問這話的那個人的時候,你就會很篤定:對方就是在激怒你,故意要讓你難堪故意蔑視你。
我們不可否認會有這種有意的事情發(fā)生,但反觀生活中絕大部分的惹人生氣或者遭受怒氣實質上就是以上所說的這兩種——氣你的人其實并非是故意的,只是表現(xiàn)出來的形式不當而傷害到你。而你很多時候只是爆發(fā)自己的不良情緒并非故意要氣人,卻在無意中傷害到別人,并且對傷害的程度毫不知情,就像別人不知道你受氣的時候一樣。
一個正常的人都會憤怒的情緒,但是我們知道經常生氣并不是一件好事??茖W研究表明,生氣的時候人的血壓會升高,并且哪怕你不生氣了,血壓也需要相當一段時間才能恢復到正常水平。血壓升高則會導致身體的一系列不良反應,長期如此會導致冠心病等心臟疾病,也容易誘發(fā)癌癥。
其次,如果經常爆發(fā)憤怒會導致心理疾病,壓抑憤怒也會連帶焦慮、恐懼、抑郁等不良情緒。
最重要的是,憤怒會破壞我們的社會關系,如果說一個人在家里容易生氣能夠得到家人的諒解的話,在公共環(huán)境中則不然,勢必難以構建良好的社會關系。
那么,為了更好的社會關系我們要學會如何更好地生氣。
發(fā)泄的和被壓抑的
對于生氣的發(fā)泄我們最常見的是爭吵。
我們在使用語言暴力來釋放心中的不滿與怨毒,這是最快捷最有效的發(fā)泄方式。
過程是很爽,可惜結果總讓人追悔莫及,甚至遺憾終生。只有時過境遷我們才悔悟,我們本可以通過更好的方式來處理矛盾,而不至于將惡化關系的方式來表達憤怒。
除了常見的發(fā)泄氣憤之外,在理性社會中,我們更多看到的是壓抑自己的憤恨情緒。
這種行為有時候打從我們一出生就開始,我們的童年——受到父母管制的童年,沒有獲得物質資料自由的我們許多時候是沒有發(fā)言權和爭論權的。但是小孩也會因父母憤怒,而當你過了通過撒潑打滾來表達憤怒的年紀之后,更多的我們是通過沉默來表示反抗。
直至成年,絕大多數(shù)的我們依然改不了這種“生悶氣”的壞習慣。
怒氣一旦產生,它可以被否認和掩飾,但它一直存在,只是以一種被你壓制的方式存在著,你忽視它,并不代表它消失了。
而這種壓抑是一種內在的傷害,也就是自我傷害。這種被壓抑的怒氣,很多時候會被我們視作理性處理沖突和不生氣的掩飾,但這在對自我的傷害的同時也在阻礙著關系的進行。因為你會把這一份怒氣轉化,轉化為冷漠、不理睬,或者轉化為對做事的懈怠,比如,原先要用十分力氣幫忙的事情,因為對方惹你生氣,你也許不會馬上扔下不做,但已經不會盡心盡力去做。并且對對方態(tài)度的轉化,本身就是你的被動性攻擊的表現(xiàn)。
以暴制暴和以情共情
瑞士心理學家維雷娜·卡斯特說過:“任何形式的發(fā)怒,都隱含著一種對環(huán)境和周圍世界的攻擊性。”
而我們知道所有的攻擊性行為無論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攻擊,無論是身體的還是語言的,最終都會帶來傷害,而只要產生傷害就不會有所謂的勝利的一方。
在很多時候,我們受到別人情緒波動的感應就會發(fā)現(xiàn)對方在生氣,此時最好就不要再繼續(xù)刺激對方,導致過激行為發(fā)生。即便對方發(fā)怒了,我們也不要被拉入到他的情緒當中,變成了“以暴制暴”。此時,應該發(fā)揮我們的共情能力,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嘗試透過對方發(fā)怒的表象去發(fā)覺深層次的原因,我們需要的是理解而非“共怒”,需要的是愛心而非憐憫,因為發(fā)怒的人其實是最被這種情緒傷害的人。
處理生氣的情緒最好的方法是:“雙方平心靜氣、開誠布公地交換意見,消除誤解和成見。”(維雷娜·卡斯特)
盡管從憤怒及時地恢復到理性很難,但確是必須要走的路,并且是最有效的消氣的方法。
正心和正情
在中國古代智慧中,《中庸》是一部極具哲學內涵的著作,里面有說到人的性情修養(yǎng):
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中國古代的“情”有情感之意,這里的情感包含喜怒哀樂,如《中庸》這里所說的情感的未發(fā)狀態(tài)是“中”,即隱藏;能夠發(fā)而達到適當?shù)某潭燃词恰昂汀薄?/p>
同樣可以借以說明我們的情緒,乃至說憤怒情緒的發(fā)泄,要“發(fā)而皆中節(jié)”即是達到情之“正”,情正即不乖戾妄為,也就是怒氣要發(fā)出來但不是肆意亂為,那么也就達到“和”的境界。
情之未發(fā)時正其心,情之已發(fā),能達到適度中節(jié),依然可以正其情,同樣是正其心的表現(xiàn)。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