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道德經(jīng),悟老子智慧】
“道教是中國人的游戲姿態(tài),孔教是工作姿態(tài)。每一個中國人,成功發(fā)達春風得意的時候都是孔教徒,一旦失敗落魄了,便都成了道教徒。道家的自然主義是一副鎮(zhèn)痛劑,撫慰受了創(chuàng)傷的中國人靈魂?!?/p>
《道德經(jīng)》蘊藏著俏皮智慧的精髓,是全世界最光輝燦爛的自保陰謀哲學。老子是中國人“聰慧,淵博,才智”的代表。老子提倡謙恭,再三重復柔和、忍耐、爭論之無益、柔弱的力量和低位的戰(zhàn)術(shù)優(yōu)勢。他宣揚自足之道,注重以柔克剛。
《道德經(jīng)》闡述老子的哲學、老子的功用論,可以直接作用于我們?nèi)粘I钪杏龅降母鞣N問題。全篇八十一章,如同八十一扇門,從哪一扇推入,都可見一番天地。
《道德經(jīng)》中有這樣一段話: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上,辱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這段話譯成現(xiàn)代漢語,其意思是,受到寵愛和受到侮辱都好像受到驚恐,把榮辱這樣的大患看得與自身生命一樣珍貴。什么叫做得寵和受辱都感到驚慌失措?得寵為上,受辱為下;我驟然得到它 , 為之驚喜 , 一旦失掉 , 為之驚懼 , 這就叫做得寵和受辱都感到驚恐。
享清福不再為官,只要囊有錢,倉有粟,腹有詩書,便是山中宰相。
祈大年無須服藥,但愿身無病,心無憂,門無債主,就是地上神仙。
此李鴻章晚年手書的一副對聯(lián),貼在南京的李鴻章祠堂里。
功名富貴謂洪福,清凈自在是清福。鴻福容享,清福難得。沒有大智之人是不可能真正享受到清福的。
從《齊物論》中可以看出,莊子是真正內(nèi)心強大之人,可以平和凈心,理性看待世間萬物。心態(tài)平和,放下攀比,才能真正享受清福,享受生活中的那一份心安。
欲望沒有盡頭,知足方能快樂。這是李鴻章對聯(lián)的核心要旨。
所謂法凈,是指內(nèi)心之清凈,即道之無為,佛之無妄。法凈,則不染塵埃。
身見我執(zhí),人生痛苦之源。世人喜好功名利祿,不知不覺遠離大道。人之有身,故易受惑。是非天天有,不聽自然無。本章老圣人強調(diào)的是“無我無身則無驚”的人生大智。
“寵”的構(gòu)字是宇宙中有“龍”的樣子;“辱”的構(gòu)字是用手掌握拿捏好時辰分寸的樣子;“驚”字為“敬馬”之合。莊子說,“萬物一馬也?!彼^“一馬”也就是指“道”,故“驚”字亦可看作為“敬道”。寵辱一體,得失同源。因此,“寵辱若驚”是指“寵”和“辱”皆須以“道”為歸依。
“客行已在經(jīng)倫中,名利何勞自作難”。在老圣人看來,世人在榮辱面前的這種表現(xiàn),雖為常態(tài),卻也是不正常的。榮辱得失,一時虛名;時過境遷,總成云煙。人不能遠離榮辱,但絕不能成為榮辱之奴隸??吹瓨s辱,超然得失,才能把握人生方向,做自己的主人。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