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網絡上看到一些文章,說孩子上幼兒園期間不學習識字,上學后沒有什么影響。我不知道,寫下這些文章的作者,是不是在迎合什么,說出這么違心的話;也不知道,他們是不是在自己孩子上幼兒園期間,真的就不教孩子識字。但是我想結合自己二十多年的教學經驗,對現在的寶爸寶媽們說句掏心掏肺的話:如果孩子上幼兒園期間不學習識字,就真的容易“輸在起跑線上”,上學后影響真的會很大!
第一,上幼兒園期間不識字的孩子,到了一年級才開始學習認字,學習壓力會非常大。
《小學語文教學大綱》在識字量方面,對一年級孩子的要求是:識字量達到400個。但是孩子上了一年級,不單純學漢字啊,要先花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學習拼音,在此過程中,同步學習漢字。這兩個月的學習內容非常多,任務非常繁重。如果孩子在上幼兒園期間沒有一定的識字量,一下子學習這么多陌生的拼音和漢字,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孩子之間在記憶力上是存在客觀差異的。每個班級,都會有少部分孩子記憶力特別好,在同樣沒有識字基礎的條件下,這些孩子肯定學得快,記得牢,他們可能感覺不到什么壓力。但是有相當一部分孩子記憶力一般,認識陌生的漢字,需要花更多的時間,重復更多的遍數。當發(fā)現有的孩子已經牢牢記住生字的時候,他們的心理壓力肯定會很大。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孩子們普遍對熟悉的、易于掌握的知識感興趣。而對難以掌握的新知識,會產生畏難情緒。孩子在這種壓力下,在這種情緒中,何談輕松?何談快樂?何談興趣?
第二,上幼兒園期間不識字的孩子,一年級學習寫字,壓力也比較大。
孩子上了一年級,不僅要學習認字,還要學習寫字。上幼兒園時,在父母引導下,已經學過大量漢字的孩子,正是在3-6歲這個認識漢字的敏感期學習的,他們對于漢字的筆畫和結構有了一定的認知,當老師教寫字時,他們會像見到老朋友一樣,感到熟悉和親切,更容易學會寫字,并且把字寫得相對較好——筆畫工整,結構勻稱。
而那些上幼兒園時沒有學習過認字的孩子,既要學認字,又要學寫字,面對這些由陌生的橫豎撇捺組成的陌生方塊漢字,壓力會比學過認字的孩子大多了,而且很難一下子就把字寫的比較工整勻稱。
學得快、寫字好的孩子,很容易獲得老師的表揚;而學得慢、寫字一般的孩子,即使老師不批評,心里也會有些著急,因此,很容易在寫字上產生自卑、自責的心理,甚至在潛意識里開始產生厭學情緒。
第三,由于識字量少,無法讀更多更有營養(yǎng)的書,開闊視野,豐富情感,拓寬視野,提升智力。
《小學語文教學大綱》在閱讀方面,對一年級孩子的要求是: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但是國內早教專家們的研究顯示:當孩子認識2000個漢字后,才可以基本上沒有障礙地自主閱讀,讀自己感興趣的書,感受閱讀的樂趣,豐富情感體驗,開闊視野,提升智力。如果孩子在幼兒園階段沒有學過識字,整個一年級才學400個字,而且一年級上學期僅學一百多個字,怎么自主閱讀啊?即使閱讀,這些孩子也只能閱讀最簡單的、帶圖畫的書,或者帶拼音的書。就像“嬰兒一段配方奶粉”不能適應三歲幼兒成長需要一樣,相對于一年級孩子的智力發(fā)展水平來說,這些圖畫書、拼音版的書,一般圖多字少,內容淺顯,情節(jié)簡單,已經不適合一年級的孩子讀了。
所以,如果幼兒園期間不學習識字,孩子就不能閱讀那些知識面更廣、思想更深刻、感情更豐富、更適應一年級孩子閱讀的書,以進一步提升智力、攝取知識和思想的營養(yǎng),進一步豐富情感,開闊視野,提升智力。
我要強調一下讀書提升智力的問題。心理學的研究表明:人們在讀書的時候,大腦會不斷地把文字轉換成圖像,在大腦中持續(xù)“放電影”,人們智力的各個方面,如注意力、觀察力、思考力、想象力、理解力、記憶力,就會同時得到提升。所以,讀書可以提升人的智力水平!
“由于識字量少,無法讀更多更有營養(yǎng)的書”所產生的消極影響,可能在小學一、二年級還看不出來,因為一、二年級的課本內容簡單,考試也很容易,并且更多考孩子們的記憶力。考前,老師們往往會對孩子們進行沖刺訓練,反復強化考點,只要智力正常,絕大部分孩子都能考特別理想的成績,班里涌現出一大批語文、數學“雙百分”的孩子,老師和家長們個個心滿意足、笑逐顏開!但是,大家往往會被這種“好成績”的假象所迷惑,這種考試,考的是孩子們的記憶力,而非真正的智力水平,等到了高年級,尤其是上了初中,真正需要孩子有較高智力水平的時候,這些在小學一、二年級靠記憶力考高分的孩子,上完初中,可能連高中都考不上!每一屆初中生畢業(yè)里,這樣的例子實在是太多了。
第四,上幼兒園期間不識字的孩子,由于閱讀量達不到要求,到了三年級學習寫作文,會遇到更多困難。
當孩子上了三年級后,每個孩子們都將面臨一個全新的、很大的挑戰(zhàn)——寫作文。如果說閱讀是對各方面知識的攝取,那么作文就是一個人各方面知識的輸出。作文是孩子綜合素質的集中展現。孩子平時的識字量、閱讀量、知識面,會在作文中體現出來;孩子的觀察力、思考力、記憶力、想象力、理解力等智力也會在作文中展現出來;孩子的統籌全局、運籌帷幄、布局謀篇的能力,也將在作文中集中表現出來。
三年級的作文題目難度并不大,比如《我的媽媽》,《我的同桌》,《課間十分鐘》等,尤其是對于那些詞匯積累多、閱讀量大、知識面開闊、情感豐富、思維活躍的孩子來說,他們一般都能輕松地完成一篇作文,并且能達到內容具體、中心明確、用詞準確、語句順暢的要求。但是對于幼兒園期間沒有學習過識字的孩子來說,如果在一、二年級期間沒有惡補識字量,也沒有惡補閱讀量的話,他們寫作文就會很困難。
他們最大的困難是不會構思成文。
幼兒園期間沒有學習過識字的孩子,一般閱讀量都少,還不具備構思成文的能力,就像一頭奶牛,如果沒有吃夠一定量的草,怎么會擠出牛奶來呢?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這些孩子只好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像擠牙膏一樣硬擠出一篇來,往往也沒有明確的中心,七拼八湊,前言不搭后語,根本算不上一篇完整的作文。
他們另外一個困難是難以寫出連貫的句子。
幼兒園期間沒有學習過識字的孩子,由于閱讀量比較少,語感就難以培養(yǎng)起來,語言表達能力就會有欠缺。即使有的孩子在老師或家長的指導下,有了完整構思,也很難寫出通順流暢的句子,不僅如此,還很容易寫病句。
他們第三個困難是詞匯匱乏,無詞可用。
在寫作文時,這些孩子腦子里想要表達某種意思,卻經常因為詞匯量太少,“茶壺里煮餃子”——有口“道”不出,在寫作時,往往會因無詞可用而“卡殼”。他們時而愁眉苦臉,時而抓耳撓腮,許久才憋出幾十個字,作文里難免會出現漏字、寫錯字、用錯詞的情況。
孩子寫作文遇到這些困難,肯定會特別著急,家長可能比孩子更著急。但是,孩子在學習上的漏洞不是一天形成的,從幼兒園階段就開始形成了,而且并沒有速成的辦法能夠迅速補上。
小學的老師們都知道一句順口溜:“一年級相差不大,二年級始分高下,三年級天上地下!”到了三年級,孩子們學習成績的差距已經出現了天壤之別。比學習成績不理想更加令人可怕的是,這些落在后面的孩子,往往會開始在學習上失去興趣,丟掉自信,并且習慣于自己落后的這種局面。出現這種結果,難道要怪這些在幼兒園階段沒有學習認字的孩子嗎?
總而言之,如果孩子上幼兒園期間不學習識字,孩子很容易“輸在了起跑線上”,后果真的很嚴重!這種影響,或許在一、二年級不明顯,但是越到高年級,影響越嚴重。寶爸寶媽們,心理學的研究證明,孩子學識字的關鍵期是3-6歲,一旦錯過了,今后難以補救。大家千萬不要被一些外行的說法所左右,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見,做出自己理智的判斷、正確的選擇!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