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又稱李耳,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
老子的《道德經(jīng)》就是一本智慧書,上到萬物起源,下到為人處世,老子對這些問題的本源都想得非常通透。
很多人都說《道德經(jīng)》雖只有洋洋五千字,卻深奧如大海。
老子說:“歸根曰靜,靜曰復命?!?/p>
看清自己,需要靜心;好的人生,需要靜養(yǎng)。
靜,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力量。
老子:靜,是治愈一切的良藥
一
老子說:“孰能濁以止,靜之徐清?!?/p>
誰能讓渾濁的水變清澈?唯有靜下來,才能讓它澄明。
而一個人,內(nèi)心渾濁,心浮氣躁,往往源于貪求什么。
唐玄宗李隆基,前半生是一代明君。
他治下的開元盛世,成為了大唐王朝的頂峰。
人過中年,他變得荒淫無度,寵幸奸佞。
他貪戀女色,再也看不見人間疾苦,滿眼盡是紙醉金迷。
結(jié)果,“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琉”的大唐,轉(zhuǎn)眼變成了一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慘象。
古人說:“欲令智迷,利令智昏?!?/p>
人心本是一池春水,切忌不要被利欲攪渾。
莊子也說:“至人之用心若鏡,故能勝物而不傷?!?/p>
唯有心如止水,像鏡子一樣,才能映照一切外物,而不被外物所傷。
心煩意亂可以用靜氣平復,意亂神迷可以用靜心化解。
心靜的人,最聰明;心靜的人,最有福。
二
老子說:“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復?!?/p>
太忙的人,心也會盲,像巨浪里的一葉扁舟,辨不清方向。
唯有放慢節(jié)奏,靜下心來,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陶淵明是東晉大將陶侃之孫,他也曾想繼承祖父遺志蕩平天下。
他做過江州祭酒,鎮(zhèn)軍參軍。
可惜時不我與,老天沒有實現(xiàn)他的志向。
直到他做彭澤縣令,再也忍受不了官場上的奴顏婢膝。
在任八十天,便辭官歸隱。
當他靜下心來,才懂得人生不只有達則兼濟天下一條路,窮則獨善其身,也不失為一種選擇。
歷史從不缺能征善戰(zhàn)的將領(lǐng),但文壇永遠需這位“田園詩”的祖師。
有一種修行,叫:“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p>
人在靜中,心在定中,智慧才能熄滅煩惱。
有一種境界,叫:“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p>
淡泊從心,寧靜處世,人生才能走得遠長。
老子說:“重為輕根,靜為躁君?!?/p>
心若躁,浮生皆亂;心若靜,舉世皆安。
靜,是治愈一切的良藥,是出世的涵養(yǎng),也是入世的修行
老子充滿智慧,語言風趣,是中國最早的哲學家。而《道德經(jīng)》是老子一生思想的結(jié)晶,也是一部被譽為“萬經(jīng)之王”的神奇之書
很多人認為,“《道德經(jīng)》不是用來讀的,而是用來悟的,結(jié)合生活,工作,經(jīng)歷等等,去猜透它。它就像是一把尺子,哪里做得不好,哪里做的好,用它一量,就全知道了。”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有福氣,可以事業(yè)有成,家庭美滿,一帆風順。
古人說,命自我立,福自己求。
人的福氣不是天定的,而是自己求來的,或者說,是自己修來的。
無論什么時候讀一讀老子的《道德經(jīng)》,想必都會對人生有些新的感悟和不一樣的看法。
這本采用原文+注釋+譯文+解讀方法的《道德經(jīng)》,非常方便你閱讀和理解,完全不會存在閱讀障礙。
價格不貴,只是你一頓飯的錢,就可以收獲不一樣的人生智慧和閱讀體驗,可以說絕對買不了吃虧。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