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溫家瑜 聶傳安
我們在背詩,但我們不止于背詩。
背詩看似是個記憶活,但在這個過程中,又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獲。
曾經(jīng)推出的文章已經(jīng)說明這個問題,而后續(xù)推出來的文章更能說明這個問題。
昨天一班張宇奇的文章已經(jīng)讓許多人驚艷,而今天二班溫家瑜的文章也一樣會讓人詫異。
13歲的孩子,真的有這等思想?
家瑜文章題目是《簡與繁》。
合上書,閉上眼,畫面在腦海中浮現(xiàn)。(假寐啊)
房內(nèi),一個孩子在寫作,落筆,行筆,收筆。片刻,一首詩便映入眼簾。(語言簡潔)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原來那孩子是駱賓王)
讀之,頓感稚氣,但又夾雜著幾分典雅。(對語言的感覺很敏銳)
也許,這便是那最初的“簡”。(點出本文的一個關(guān)鍵詞)
深夜,杭州,街上熱鬧非凡。(另一場景)
見此景,柳永不禁寫下又一篇名作。(另一男主)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fēng)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這是柳永的《望海潮》,這孩子背詩背詞也太多了吧?)
這是一首繁華的詩。他所描繪的杭州,熱鬧而美麗。(言簡而意賅)
此時,從“簡”至“繁”。(兩個關(guān)鍵詞終于有了聯(lián)系)
蘇軾,一代文豪??v然才華橫溢,而最后卻是連遭貶謫。(第三個男主出場)
在歷經(jīng)風(fēng)雨后,他悟了,于是坦然而處之。(這是蘇軾一生的習(xí)慣)
“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边@便是他內(nèi)心最真實的寫照。(灑脫自如)
這時,已然化“繁”為“簡”。(漂亮的話不說了)
思緒回到現(xiàn)在,還在思索著問題:“由簡到繁,最后卻又回到簡,到底為何會這樣?”(從上述三個某些作品的風(fēng)格提出這個問題,顯示出家瑜深深的思考)
終于,還是想通了。(一個“終于”,顯示出思考的努力)
由“簡”到“繁”,這之間有大量的積累,到了一定程度,便會噴涌而出,形成一篇篇華麗的文章。(繁,是綻放)
而從繁到簡則要有時間的沉淀,當(dāng)閱歷豐富了,經(jīng)歷了風(fēng)雨后,才會嘗試去收斂,從而顯得純樸,但又散發(fā)出不一樣的氣息。(簡,是內(nèi)收。一個13歲的孩子,能這么辯證地看“繁”與“簡”,讓人驚嘆)
由簡到繁不易,因為要進(jìn)行大量積累;由繁到簡更難,因為要進(jìn)行不斷舍棄。(是啊,丟棄要比賺取更需要決心)
而我們的追求,正是先入繁,再歸簡。(觀點鮮明)
想到這,我睜開了眼睛。(照應(yīng)第1段,時空高度集中)
我等閉上眼再睜開眼,所有的收獲最多是打個盹,讓自己放松一下。
而家瑜閉上眼再睜開眼,不得了!一條寫作的軌跡形成了!
由簡到繁,再由繁歸簡!
寫作如此,人生亦如此。
由簡至繁,不斷積累,那是“拿得起”。
由繁至簡,不斷舍棄,那是“放得下”。
拿得起是能力,放得下才是智慧。
一個輪回,卻是人間至道。
你想像家瑜一樣眼睛一閉一睜就能想出如此深奧的道理嗎?
那你就像家瑜一樣多背詩吧——他是這兩個班背書進(jìn)度最快的人之一。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