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背景 中國科技界高層次的學術會議———“香山科學 會議”的第111次學術討論會,1月5日至8日,在北京香山舉行。 這次討論會以“腦高級功能與智力潛能的開發(fā)”為主題,吸納 了腦科學家、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參與,提供了一個跨學科的 交流機會 本報記者謝衛(wèi)群 楊雄里 生理學家,中科院上海生理研究所所長,中國科 學院院士,“腦高級功能與智力潛能的開發(fā)”問題領銜科學家。 記者:這次香山會議,議題將腦科學與智力開發(fā)聯(lián)系在一 起,同時吸引教育學家參與,這是出于怎樣的考慮呢? 楊雄里:近些年,我國大力推行素質教育,但從整體來看, 其基礎理論的準備不充分,出現(xiàn)了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有相 當一部分涉及腦高級功能的重大理論。比如,孩子的創(chuàng)造性問 題,與大腦的發(fā)育有什么樣的關系?能不能借鑒腦科學的研究 成果來更好地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造性?等等?,F(xiàn)在的問題是,搞腦 科學研究的人不太熟悉教育,搞教育的人對近20年腦科學的進 展了解不多,這對素質教育的推進是不利的。假如我們花了很 大力氣進行教育方法的改革,但是多少年后,發(fā)現(xiàn)這一方法并 不符合腦科學的規(guī)律,這對中國的少年兒童將是一個失責行為。 記者:腦功能的研究對智力教育有怎樣的啟示呢? 楊:我首先認為,智力教育要把握大腦發(fā)育的關鍵期。大 腦的發(fā)育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但是,在這一過程中,一些功能 的成熟與完善都有一個關鍵時期。比如,語言功能的發(fā)育,科 學家已經(jīng)證明關鍵期是7歲前,最遲不超過12歲。在英語國家, 語言學家對移民10年以上的群體作過調查,發(fā)現(xiàn)7歲前移民的人, 說英語所犯錯誤要少于7歲后移民的人;而7—15歲移民的人, 學英語所犯錯誤隨著開始學習時的年齡不斷增高,也就是說, 年齡越大,所犯錯誤越多。如果是15歲開始學英語,他所犯的 錯誤已達到成人學英語所犯錯誤的水平。 又比如,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有一個現(xiàn)象很明顯,我們 許多學生不善于在公眾場合表達,而國外的孩子,特別是美國 孩子,很少有怯場的表現(xiàn),對陌生人也能滔滔不絕。過去,我 們以為這種區(qū)別可能是社會因素造成的,因為給孩子出門的機 會較少,見識較少?,F(xiàn)在看來不完全是這樣。從腦的發(fā)育規(guī)律 來看,孩子表達能力的不足,至少與大腦語言表達功能的關鍵 時期沒有好好培養(yǎng)有關。從課程來看,美國從小學開始就安排 了演講課,讓學生自由地表達;而我們,小學里基本是老師說 什么,學生說什么,而且一字不差。也就是說,大腦語言表達 的發(fā)育時期沒有很好捕捉。 記者:按照這樣的理論,教育部門如果注意大腦發(fā)育的關 鍵期,在課程安排,以及教育方法方面能有一個改變,對孩子 智力開發(fā)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楊:是這樣。與腦科學密切相關的還有腦功能發(fā)育的可塑 性。關鍵期過了之后,神經(jīng)系統(tǒng)發(fā)育逐步成熟,但腦不論是形 態(tài)上,還是功能上都是可塑的。學習與記憶就是可塑性一種最 明顯的表現(xiàn),腦的這種可塑性可保持終生。以記憶為例,現(xiàn)在 腦科學家對不同類型的記憶機理已有許多了解。作為腦科學工 作者,有責任、有義務、也有可能將這些規(guī)律告訴教育工作者, 并與學生的智力開發(fā)、素質教育結合起來,將現(xiàn)代腦科學成果 用于智力潛能開發(fā)。 記者:從腦科學的觀點看,現(xiàn)在的教育形式,有哪些是不 科學的? 楊:對現(xiàn)行的教育形式我不是太清楚。不宜妄論。但是, 有一點我一直反對,這就是中學時期的文理分科。當然這有高 考指揮棒的因素。人為地劃分文科理科,使許多學生放松了語 言文字的學習機會。語言與思維密切相關,語言文字掌握得越 熟練,思維能力就越強。有的研究生應試,卷面上東插一段, 西插一段,這不僅是卷面不整潔,也表明他的思維邏輯性方面 存在問題。 另一點就是,教育形式包括考試,過多地強調背誦,這對 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不利。我們建議在考試中增加一些促使學生 創(chuàng)造性思考的內(nèi)容。 記者:在腦科學推動智力開發(fā)方面,“香山會議”是否有 成效? 楊:這次“香山會議”為不同領域的科學家建立了一座橋 梁,使大家開始形成一種共同的“語言”,努力尊重科學規(guī)律, 推進素質教育的進程,而不是各唱各的調。當然以腦科學成果 推動智力開發(fā),需要一個過程,還要各方面的配合。近期,我 們將為國家提供一份腦科學與素質教育關系的材料,以為素質 教育決策提供參考。 《華東新聞》 (1999年01月18日第3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