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影視劇爭議不斷,前有2.7分的《雷霆戰(zhàn)將》,后有2.6分的《鹿鼎記》,接連刷新口碑下線。
前者其實還好,畢竟是主旋律作業(yè),時間緊任務重,也不算很丟人,后者就沒那么幸運了,因為原著是家喻戶曉的小說,拍成過好幾部有口皆碑的經(jīng)典,戴上“史上最爛金庸劇”的帽子,被毀了童年的觀眾有太充足的情緒和理由來吐槽。
于是,主演張一山成了眾矢之的,自從劇集開播,對他的批評、吐槽
甚至是謾罵就此起彼伏,層出不窮。
豆瓣第一條就是:張一山演的是鞏漢林吧?
不知道鞏老師看到會是怎樣復雜的心情。
還有很多網(wǎng)友說張一山演的不是韋小寶,而是猴子。
確實,從一出場就擠眉弄眼,表情和肢體語言都非??鋸?,加上青筋暴起瘦骨嶙峋的長相,真的與猴子有幾分神似。
張一山版韋小寶浮夸難看,新版《鹿鼎記》也確實不好看,別說比陳小春版,就連黃曉明版也比這個好看多了。爛劇被批被罵都是正常的,可是在正常的批評和吐槽聲中,有一點卻很不正常,那就是幾乎所有的矛頭都對準了張一山。
實際上,一部爛劇的出現(xiàn),是臺前幕后的集體恥辱,當然不應該只算在一個演員的頭上。
張一山確實沒演好,就像他自己說過“千萬不要把我當特好的演員,因為我也有演不好的時候?!?。
在《鹿鼎記》開播前,他也曾在接受采訪時給觀眾打了預防針,“畫風已經(jīng)往卡通和搞笑上走了,可能表演方式會有些變化,有時會寫意一點,不會那么落地,這都是創(chuàng)作手法,人和事肯定是尊重原著的?!?/p>
尊不尊重原著不是自己說了算,張一山卻真的為了演好韋小寶,特意去學了揚州話,而不是像被批評的那樣只耍京片子。
張一山已經(jīng)盡力了,使勁渾身解數(shù)想把人物演得很卡通,很搞笑,只是他失敗了,包括預定的00后受眾也不接受。
張一山表演失敗,新版《鹿鼎記》改編失敗已成事實,批評理所應當,可是,比張一山被批評更可怕的是,沒有任何一個人愿意幫張一山分擔或反駁。
除了工作室發(fā)聲“小寶還在成長,謝謝大家的建議。”
包括片方,導演,編劇,演員,沒有任何一個人站出來說一句,哪怕“演得不好不能全怪張一山”這樣和稀泥的話。
大概他們覺得張一山是男一號,全劇組片酬最高的人,就應該承受這些批評吧。
保持沉默沒什么不對,畢竟誰也不想在已經(jīng)焦頭爛額的局面上節(jié)外生枝。這一次,張一山真的是給所有人背鍋了。
對于張一山來說也不算壞事,畢竟他已經(jīng)28歲了,一帆風順了太久,是時候走出《家有兒女》的紅利,面對真實的世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