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煬帝楊廣的明君一面:總能一眼看穿問題,再用四劑猛藥送它上路
前文提要:楊堅晚年凄涼,被楊廣和楊素玩弄于股掌。楊廣打敗了所有競爭對手后終得繼位,于是大興土木,遷都洛陽興建新京,又開鑿運河南下江都。新都建成后,大業(yè)二年七月,出身望族弘農楊氏的楚國公司徒楊素亡故。而我們的主人公李靖,要到大業(yè)之后才被重新起用為縣官。大業(yè)三年,煬帝對朝廷的整個官僚政治體制動了一次大手術。前面講隋文帝的時候,曾經說到過開皇初年文帝廢郡而以州統(tǒng)縣的事情,而煬帝則更進一步廢除州的設置,統(tǒng)統(tǒng)改稱為郡。這當然是有原因的:中國地方行政架構中的郡縣二級制形成于戰(zhàn)國末期到秦代,而東漢以后,最初以監(jiān)察區(qū)面目出現的州逐步擴充掌握行政實權,進而在地方行政架構中形成州郡縣三級體制。當時東漢十三州平均每州轄郡十個以上。而東漢后期先是陷入三國鼎立的分裂局面,此后西晉統(tǒng)一不久又面臨五胡亂華,直到南北朝幾百年間各方勢力你方唱罷我登場,持久的戰(zhàn)亂打破了原有的政治行政劃分,而君主們?yōu)榱嘶\絡人心封官封爵越搞越大,州郡越設越多,州郡的轄區(qū)則越變越?。|漢戶口最多的南陽郡超過五十萬戶,結果到南北朝后期絕大多數郡都縮水成只有幾千甚至幾百戶了)。于是在州之上又設置都督區(qū)(北周的總管區(qū))統(tǒng)轄數州,在都督區(qū)之上設置行臺統(tǒng)轄數個都督區(qū)。在南北朝后期,北朝政權中出現了由朝廷、行臺區(qū)、都督區(qū)、州、郡至縣的六級軍政體制。此時的諸州所轄平均不過三個郡,而每郡所轄也不過兩三個縣。州刺史早已不具備漢代州刺史的顯赫權威。
隋文帝統(tǒng)一中國之后,行臺區(qū)、總管(都督)區(qū)這種戰(zhàn)時體制當然不再需要,于是行臺撤消(南北朝時候行臺本來就是臨時性的可撤銷的,只不過那時候政權更迭太頻繁,有時候政權的壽命比行臺的壽命還短,所以行臺的臨時性不那么突出罷了),總管區(qū)也大大裁并,只保留四大總管的部分軍政權力,而行政事務則由朝廷的尚書省直接統(tǒng)轄各州。由于州郡設置的重復性太大,郡的存在已無必要,隋文帝便撤銷了郡的建制,裁并調整州的行政區(qū)劃,而以州直接統(tǒng)縣,此種做法也遏制了州的地位的進一步下滑。所以文帝時候還能維持上州正三品,中州從三品,下州正四品的高位。▲隋大業(yè)八年行政區(qū)劃圖,圖/網絡。煬帝對于集權的熱衷,比之文帝更甚,改州為郡便是這種嗜好的體現之一,煬帝于大業(yè)三年廢州置郡,這當然不僅僅只是名稱的改變,同時還裁并各郡,只剩下大約190個郡的數目。而郡的地位相對于文帝時代的州則普遍降低了一級——上郡從三品,中郡正四品,下郡從四品,長官的名號也由州牧、刺史變?yōu)樘?。太守相對于刺史,不光是名稱的改變,身份地位也相去甚遠。粗看上去這便差不多又回到了西漢時候的狀態(tài)。
當然僅就這件事情來說,這大概也是文帝準備要做的,只是文帝只來得及走出這第一步,而煬帝走完了第二步。第二是廢除散實官、散號將軍,合并充實文武散官序列。
散實官、散號將軍的原型在西魏北周稱為軍號、戎號、戎秩。這是在北魏繼承漢代軍號序列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至西魏大統(tǒng)年間,由于西魏政權特有的股份制特征,高等級的戎號由于濫授形成的新的官階序列,進而在隋初形成散實官、散號將軍上下兩套序列。在廢除武官的散實官、散號將軍以及八郎、八尉的同時,楊廣整合出了一套自從一品至從九品的完整的并且文武通用的散官序列。這個事情,其實是中國政治制度史上的一件大事。因為我們知道,在此之前雖然散官這個東西的出現至少不晚于漢代,但是一直沒有形成完整的品階序列。西魏北周以及隋初雖然都有相關的制度,但是整個序列中間總是存在斷層。也就是到煬帝大業(yè)三年,才算補完整了。隋煬帝推出完整的散官序列固然是中國政治史上的一項標志性變革,然而其背后所蘊含的種種矛盾,以至對這些矛盾的處理方法,卻影響到了大隋的國運:其一,煬帝的散官序列是在取消合并原有的散實官、散號將軍、文武散官的基礎上建立的,表面上看是對文武官吏一視同仁,大家共用一套系統(tǒng),實際上卻是重文輕武,對武官實行歧視性的政策——煬帝的九大夫八尉,雖然也吸收了幾個武散官官號,但是的整個的框架其實基本上采用的還是文散官的序列,其實就是把散實官、散號將軍、武散官取消并入文散官?!热粐叶汲衅竭@么多年了,調整國策偃武修文本來有什么錯呢?但是煬帝偏偏把握不好這個“度”——這種事情,文帝楊堅以前就干過——楊堅當年開國之初就把北周末年居于九命的八階戎秩調整下來拉到二品三品四品的位置上,也并沒有引起大的反抗,那是因為楊堅順勢而為,沒有損害到官員們的實際利益,但是楊廣的搞法就不一樣了。我們以散實官為例,前面說過,每個散實官還有一個幕僚團,雖然和北周時候相比級別和規(guī)模都差一些,但是至少還是個秘書處和副官處。楊堅的時代散實官還是終身制的,只要不是被褫奪了軍職,就算老干部轉任它職或者離休也還可以帶著這個副官處,這大概也是當時武官相對于文官的優(yōu)勢之一吧。但是被煬帝轉成散官之后,武官離休就要享受和文官同等的待遇了,除了靠著一張老臉弄點經濟待遇外什么副官處啊秘書處啊的統(tǒng)統(tǒng)撤銷。老子為國作戰(zhàn)這么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啊,連個副官處都要收回——私下里不滿的肯定大有人在。楊廣這個手段如果站在千年的長遠歷史中來看,那當然也是符合歷史潮流的——幾百年后,宋明兩代的大多數時間里就把武將看的很死,不要說自帶司令部或者副官處了,光桿兒上任還要被派監(jiān)軍呢。只不過楊廣大概是玩穿越計算錯了時間早穿了幾百年,在剛剛結束南北朝亂世的時代把武官集體踩在腳下那是行不通的。其結果只能帶來大亂子。第三,調整行政系統(tǒng)和監(jiān)察系統(tǒng)的職權劃分,改尚書、門下、內史、秘書、內侍五省為尚書、門下、內史、秘書、殿內五省。原隋文帝時代的內侍省改為長秋監(jiān),而新增的殿內省則從原殿內監(jiān)改組而來。隋文帝的內侍省其職能主要有三大塊:其一是充當皇帝由內廷向外傳話和接收外廷信息的傳聲筒,這一塊主要由內常侍、給事等人負責。其二是內廷管理內廷日常事務和皇帝生活起居,也就是主管內廷諸局。其三是設置專門的太監(jiān)隊伍監(jiān)察外廷——大家都知道明代用太監(jiān)搞特務統(tǒng)治的骯臟歷史,不過其實其發(fā)明者不是明成祖朱棣而是七八百年前的隋文帝楊堅。隋煬帝取消內侍省之后,原內侍省的三塊職能就分別被分給了三個部門——長秋監(jiān)負責傳聲筒,殿內省主管內廷諸局,而內廷的監(jiān)察權則交給了新成立的謁者臺。楊堅的時候,內侍省基本上是由宦官——也就是太監(jiān)把持的,到楊廣改革以后,這幾個新成立的部門基本上就是混合使用太監(jiān)和一般士族了,這倒是一大進步,至少避免了宦官專權。
關于監(jiān)察部門的問題,這里也有必要做一說明。中國封建史上的大多數朝代都是以御史臺系統(tǒng)掌管監(jiān)察系統(tǒng),而隋煬帝則新成立了謁者臺和司隸臺,把監(jiān)察權分給了謁者臺、司隸臺、御史臺三個部門。傳統(tǒng)御史臺的職能當然基本還保留,而謁者臺自從脫離內侍省之后基本上也不再由宦官擔任其中的職務。三個部門的職能劃分大概是這樣的:御史臺主要負責對政府尤其是三省系統(tǒng)的監(jiān)督;謁者臺的監(jiān)察方式則有些類似后來明清的六科給事中,雖然品級不高,但是獨立向皇帝負責,所以還保留了一定的代表內廷出巡慰勞的功能;而司隸臺屬官的功能非常類似于西漢時期的刺史,即由中央派出不定期巡查地方的監(jiān)察官,這顯然是隋煬帝試圖模仿漢武帝舊制的一次嘗試。煬帝置司隸臺大夫一人,別駕二人,刺史十四人,諸郡從事四十人。大致上是平均每個刺史負責十三四個郡大約相當于漢代一個州的規(guī)模的樣子。
大約在大業(yè)三年以后,李靖的一個族叔,名叫李偉節(jié)(李氏族譜中記載叫李傳節(jié),《新唐書宰相世系表》《大唐故銀青光祿大夫守司刑太常伯李公(乾祐)墓志銘》中記載叫李偉節(jié),所以應該還是叫李偉節(jié)吧)的,就擔任了司隸臺的司隸刺史——這是一個六品的監(jiān)察官——新唐書記載說李偉杰為隋司隸州刺史,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因為隋代就沒有司隸州這么個地方,說句不太尊敬老前輩的話,顯然歐陽修先生的唐史基礎并不怎么牢靠。我們知道,東漢全國有十二個州,而在首都洛陽附近的七個郡為中央直轄,不屬于任何一個州,東漢朝廷向每個州派出一個刺史,共有十二個,而中央直轄的七個郡則專門派出一位司隸校尉治理,所以這七個郡又合稱為司隸校尉部。由于其職能和州基本類似,所以后世有時候也稱為司隸州。但是隋代尤其是大業(yè)三年以后,已經撤銷了州一級的建制,所以肯定不會有什么司隸州。所以李靖的這個叔叔就是負責監(jiān)察一道的監(jiān)察官,至于到底是哪一道呢,那我們就不知道了。當然說李偉節(jié)是李靖的族叔的話估計知道的人也不多,不過如果說他有一個孫子名為李昭德的乃是后來武則天時代的一位著名宰相應該還是挺有名的。這么算下來也就是說李昭德是李靖的同族堂侄。根據《李乾祐墓志銘》的記載,李乾祐的曾祖父名為李眾慶,曾經擔任西魏的奉朝請、雍州大中正、寧朔將軍、奉車都尉、新城、永安二郡太守,祖父李亮,擔任過北周的儀同三司,京兆郡大中正,雍州州督,宕渠郡守,司藩大夫,光州刺史。父親李偉節(jié),擔任過隋朝的殿中侍御史,菊潭縣令,侍御史,岐州渭濱縣令,司隸刺史,朝請大夫,洛陽縣令;和唐朝的通直散騎侍郎。由于西魏新城郡在西元556年即改稱昌城郡,直到后來北周時都是這個名字,因此李眾慶任新城郡太守必定是在西元556年之前。而北周設置永安郡是在北周明帝二年即西元558年。也就是說李眾慶的任職履歷,大致是在西魏后期到北周前期那一段時間。根據西魏“九命”制度,奉朝請為四命官,相當于從六品,奉車都尉為五命官,相當于從五品,寧朔將軍為六命官,相當于從四品。因此李眾慶基本上只能算一個中層官僚。傳到李亮這一代人,先后在長安附近(京兆郡大中正,雍州州督)和巴西一帶(宕渠郡守,前代的新城郡附近)任職,后來又入朝廷擔任負責外交接待的司藩大夫(相當于主客侍郎),到最后擔任光州刺史,顯然活到了北周統(tǒng)一北齊之后——光州位于膠東半島,即后來的萊州,差不多是北齊的東部邊境地區(qū)了。至于這個李偉節(jié),主要的經歷基本上是在中央擔任各類監(jiān)察官的角色,(品級基本上在五品到七品的職務,基本上算是中層,相當于現代國家公務員的司法系統(tǒng)的巡視員、調研員之類的。)而根據李靖家族的幾份墓志,李靖的爸爸叫李詮,爺爺叫李崇義,曾祖父叫李歡。結果和李乾祐家的長輩名字沒有一個對的上的。不但如此,各種墓志和史籍資料記載的官職基本上也都對不上號。因此李靖和李乾祐之間,其長輩顯然不是統(tǒng)一支系的,即使有血緣關系,也是至少四五代以前的事情了。但是諸位應該注意到的一個情況是,李崇義、李眾慶、李亮這三人都擔任過長安地區(qū)的大中正這一職務——李崇義和李眾慶都是雍州大中正,李亮是雍州下面的京兆郡大中正。由于這是一個和家族背景直接相關的崗位,因此大該也更加確定他們都是出自雍州本地的土著豪強。總的來說,李靖這一系的祖先,相對于李偉節(jié)的祖先們還是要更加強勢一些的。第四,廢除總管制度,取消總管區(qū)。在說第一點的時候我們提到過,北魏后期形成了朝廷——(大行臺區(qū))——行臺區(qū)——都督區(qū)——州——郡——縣的六(七)級軍政架構。(北魏前期有一段時間地方實施三長制,即每個州郡縣各置三個刺史郡守縣令,以相互制約;并且郡一級相對虛化,郡守不臨民(不直接治理百姓))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除去由于生產力發(fā)展人口增加文明進化導致的社會分工細化之外,最主要的是在南北朝普遍的戰(zhàn)時體制下,實施軍政合一的制度,造成行政機構弱化為軍事機器的附屬衙門,從而給予地方軍政長官以最大的權限調動轄下的一切資源以期獲取戰(zhàn)爭勝利為最高目標。這么做的一個壞處就是掌握地方的軍閥實力派由于缺乏制約在所統(tǒng)轄的區(qū)域內能夠輕易搞成一言堂,容易尾大不掉形成事實上的割據乃至反叛。如高歡反爾朱氏,侯景反東魏都是很典型的例子。東西魏的時候差不多依然是這樣的情況,不過東西方出現了相反的發(fā)展路線。西魏——北周是先架空行臺,然后取消行臺區(qū),最后以總管制取代都督制,從而將六級架構壓縮至五級——其做法是自然淘汰,李虎死后不再設隴右行臺,王思政投降東魏后不再設東道行臺。東魏——北齊則是反過來強化行臺機能,使其由臨時機構演變?yōu)闇食TO機構,都督(征討都督)則放棄行政職能,演變?yōu)榧冘娛聦㈩I。殊途同歸,北齊的軍政架構也壓縮至五級。在西魏——北周取消行臺制的同時,都督區(qū)卻出現了分級的現象——較小的都督只統(tǒng)轄一二州,而較大的都督則可以統(tǒng)轄數十州。到北周施行總管制的時候差不多也是這樣的情況。在北周之后,緊接著就是隋文帝上臺,立國之初,隋于全國設置有28個總管府。開皇二年,楊堅“置河北道行臺尚書省于并州,以晉王廣為尚書令。置河南道行臺尚書省于洛州,以秦王俊為尚書令。置西南道行臺尚書省于益州,以蜀王秀為尚書令?!?/section>
這是兼采北周北齊制度,在總管府之上重新又設置了行臺。當時派出擔任行臺尚書令的都是楊堅的親生兒子。其目的也無非就是鞏固占領區(qū)的既有統(tǒng)治,彈壓叛亂以及為南下滅陳作物質上的準備而已。所以平滅南陳之后,隋文帝就又撤銷了行臺,而改為大總管。由于在此之前的開皇六年原河南道行臺秦王楊俊已經調任襄州道行臺,而河南道之地已經納入中央直轄。所以平定江南之后,隋朝的四大總管府設置為:益、荊、揚、并。分別主管長江上游、中游、下游以及河套以東黃河以北四大戰(zhàn)略區(qū)。行臺改為大總管府,不光是名稱的改變,其權限也大大的縮小了。行臺是尚書省的臨時派出機構,與尚書省轄有的六部相對應的,行臺也轄有相應的六部機構,不過其在編的職數略小于尚書省而已。一般來說,在設置行臺的時期,行臺是明確作為州縣的上級行政主體單位存在的,也就是朝廷和州縣的行政事務上傳下達一般都要經過這一層級,不能直接繞開。說起來這個東西和我國建國初期的大區(qū)比較相似——我國建國之初,在全國范圍內在中央政府和省級政府之間還設有大區(qū)一級政府,分別為華東區(qū)西北區(qū)東北區(qū)華北區(qū)中南區(qū)西南區(qū)六個,每個大區(qū)都轄有若干個省,大區(qū)的行政機關相當于小型的政務院,內部也下設很多個部委。
而大總管府相對于行臺其行政職能是不完全的,改制為大總管府以后,不少原先行臺制時代需要按照朝廷——行臺——都督區(qū)(總管區(qū))——州這個程序來走的行政事務可以越過大總管總管這一層級實現朝廷——州的簡化模式。
這個事情,說起來和我國現階段搞省管縣的思路很有些類似:現在的做法是力爭以縣為基本單位,行政事務大部分由省向縣直接下達,縣對省直接負責,繞開地級市一級。
當然改總管制之后也不是一下子就把總管府給干晾那里了,一切權力一下子都給他取消了。這里面有一個緩慢的過程。比如在行政方面,先把你總管的人事任免權控一下,再把財政預決算大部分收歸中央。這樣一來總管們在地方上的權威就不會無限膨大了。再比如軍事事務上,隋文帝設置了十二衛(wèi)、散實官等多套系統(tǒng),空頭的散實官即使貴為上柱國,既沒有強大幕僚團,又沒有財政和人事全權,更沒法掌握十二衛(wèi)架構下的府兵。大大減少了侯景事件重演的幾率。
隋文帝后期四大總管有三個是自己的兒子——主要還是作為君權的代表,象征性的成分較多,還有一個韋世康是文官出身的親信,顯示大總管府的軍事色彩也在淡化。
隋煬帝一上臺,干脆直接取消所有總管府和大總管府。行政層級直接恢復到西漢時候的樣子。取消總管府的直接原因是煬帝上臺之初的并州總管漢王楊諒反叛事件,這次軍事行動雖被勘定,隋煬帝卻因此對那些集軍民治權于一身的總管們極不放心,就有了大業(yè)元年正月初一“罷諸總管”之舉。其意在削奪地方官員的權力,改地方集權體制為分權體制,以防其跟中央對抗。。但在罷廢總管府之后,隋廷面臨著管理三百余州的政區(qū)格局,如何理順中央與地方的行政關系已是十分緊迫。大業(yè)二年正月,隋廷啟動合并州、縣兩級政區(qū)的舉措,分遣10位大臣赴各地“并省州縣”,先后廢掉134個州,保存183個州。與此同時,分離州刺史之職權的工作也在進行,此年二月在各地“置都尉官”,掌管地方武裝,負責駐防、捕盜、討逆諸務,解除了州刺史的軍權,導致地方的軍權與政權分離。隋煬帝楊廣就像一個怪郎中:他的眼光是如此的精準,以至于不管什么疾病他都能一眼看穿,但是他開出的藥方又是那么的奇怪,每一味藥材不是用錯就是嚴重過量,以至于任何一劑藥吃下去都會產生致命的副作用。所以四項改革到最后統(tǒng)統(tǒng)出問題。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