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這款水果一出生,就打上了夏天的烙印。
店鋪里的西瓜,就是夏日里的溫度計:初夏伊始,西瓜登臺,開始有了屬于自己的一席之地。隨著氣溫節(jié)節(jié)升高,西瓜占據(jù)的面積不斷擴大,待到酷暑來臨,超市商店,早市晚市,大街小巷,一個個西瓜攤子如雨后春筍般紛紛亮相。
記得某一天,一個朋友從鄉(xiāng)下而來,神秘兮兮地抱來兩個西瓜,略帶自豪地說,今年包地種西瓜,收成不錯,這是采摘的第一批西瓜,帶兩個給你嘗嘗。
一剖兩半,鮮紅的瓜瓤,吸引眼球,勾引味蕾,令人口舌生津,欲罷不能。我們一人一半,大快朵頤起來。第一批瓜,雖然味道不一定最純,但嘗鮮的滋味不錯,被人惦記的感覺真好。
炎炎夏日,如果少了西瓜,消暑必然留有遺憾。單位大部分職工都要戶外作業(yè),防暑降溫是每年夏天的頭等大事。送清涼的首選,非西瓜莫屬。大家說,高溫炙烤,汗流浹背,此時來到樹蔭下,吃一塊西瓜,歇上一會兒,真是難得的享受。
西瓜富含多種維生素,號稱夏季瓜果之王,“夏日吃西瓜,藥物不用抓”,民間這句俗語反映了西瓜的藥用價值。史料記載:西瓜在明清時被列為太廟果品之首,人們把西瓜叫做“貢瓜”。王禎在《農(nóng)書》中說西瓜“食之如醍醐灌頂,甘露沁心”,表明了西瓜清爽解渴、甘甜潤肺的價值。
西瓜來自何方?應該來自西邊,從西域引進的吧,這在它名字上就可約略知道。據(jù)考證,西瓜原產(chǎn)埃及,五代時契丹征回紇帶回了種子,從此廣泛種植。明代科學家徐光啟《農(nóng)政全書》記載:“西瓜,種出西域,故之名。”也有一種說法是神農(nóng)嘗百草,因西瓜水多,故名“稀瓜”,后改西瓜。我以為這種說法多少有些牽強。據(jù)說,瓜果里帶“西”字的多來自西域,比如西紅柿、西葫蘆等,帶“洋”字的,大多來自海上,比如“洋芋、洋蔥”等。
最愜意的夏日,大抵都與西瓜有關。而西瓜最甜的時候,都是在兒時。
記憶中,只有農(nóng)忙時節(jié),家里才有吃瓜的機會。那時,父母為了激發(fā)全家老小齊上陣搞“雙搶”的動力,便會從有限的資金里擠出一部分,買幾個西瓜回家。每天勞作回來,來不及擦汗,先把浸在井水里的西瓜切開,一人一塊,消暑度夏。這是難得的西瓜享受,困頓生活中的滿足感油然而生,仿佛懷里抱著西瓜,嘴里吃著西瓜,熱浪就永遠追不上我們。
“下咽頓除煙火氣,入齒便作冰雪聲?!边@是南宋文天祥在《西瓜吟》中對西瓜的描述,想來吃西瓜求的便是冰雪聲。文天祥一定想不到,千年以后,我們手里的西瓜冰激凌、西瓜刨冰,就這樣肆意成就了西瓜味的冰雪。
夏日里,再沒有什么比吃冰吃雪消暑更加直接了,而西瓜更讓冰雪平添了幾分柔媚。
吃瓜需要買瓜,買瓜必先敲瓜。買西瓜時,如果不敲上幾下,仿佛對不起自己,也對不起西瓜似的。說實話,真正會敲瓜的人并不多,但買瓜的人百分百都會習慣性地敲幾下,那是全國整齊劃一的買瓜儀式感。
大部分人云里霧里的敲瓜,不過是投石問路罷了?!袄习?,這瓜甜不甜?”“甜,包沙包甜,不甜不沙不要錢?!薄巴跗刨u瓜,自賣自夸”這句話,在此刻演繹得淋漓盡致。哪個老板會說自己的瓜不甜呢?但這句話是一個定心丸,讓人歡天喜地掏錢付賬,把西瓜抱回家。
那天,到單位的鄉(xiāng)村振興定點幫扶村走了走,竟然看到當?shù)卮迕穹N了一大片地的西瓜,在烈日下閃耀著誘人的光芒。我們撲向瓜地,摘瓜,敲瓜,賣瓜,切瓜,吃瓜,干脆利索,一氣呵成。
一時間,我們沉浸在西瓜的世界里,瓜農(nóng)笑得很燦爛,我們也覺得這西瓜分外甘甜。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