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修之死”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聽說過,不過楊修之死其實還引出了一個流傳千古的成語,而楊修的父親楊彪也同樣是個傳奇人物。曹操殺死楊修后,還曾笑著問楊彪怎么瘦了。
在這關(guān)鍵時刻,楊彪回答了一個流傳千古的成語,從而保全了楊氏滿門。那么,這位楊彪有著怎樣的經(jīng)歷呢?他是怎么回答曹操的呢?又說出了什么成語呢?
楊彪出身名門,他曾祖父楊震、祖父楊秉、父親楊賜都曾官居太尉,太尉是“三公”之一,屬于中央高級官員,可見這家庭絕對不是一般人。
楊彪很早就當了官,并且為人正直。當時有個叫王甫的黃門令敲詐地方郡國的財物,得了七千多萬錢,楊彪就舉報了他。于是王甫被誅殺,大家拍手稱快。
董卓專權(quán)后,關(guān)東諸侯發(fā)起義軍討伐董卓,董卓就害怕了,想要西遷長安。楊彪堅決反對,據(jù)理力爭,結(jié)果被罷免。
但董卓西遷后可能是考慮到楊彪的家世,又把他起復(fù)了——這大概跟董卓不敢殺袁紹的原因是一個道理。
董卓被殺后,楊彪繼續(xù)高升,最后也成為了太尉,這在他們家已經(jīng)是第四代太尉了,也可以稱得上是“四世三公”了。
不過沒多久,李傕、郭汜之亂爆發(fā),剛剛恢復(fù)了一點元氣的朝廷又亂了。李傕想要劫持漢獻帝,楊彪再次據(jù)理力爭:
“從古至今,哪有帝王住在臣子家里的道理呢?你們怎么可以這樣做事!”
但李傕不聽,還是劫持了漢獻帝。后來楊彪保護漢獻帝出逃,但漢獻帝又被曹操控制,最終楊彪也不得不為曹魏政權(quán)做事。
總體來說,楊彪扮演的就是這樣一個無奈的悲劇角色。他雖然忠于漢朝,竭盡全力匡扶社稷,但自身能量太小,終究無力回天,這大概也是他名氣不大的原因了,因為他對歷史進程沒有造成太大影響。
從前面的故事就能看出來,他要阻止的事情都沒有阻止住,最后自己也不得不效忠曹魏,終究還是跟著潮流走了。不過他有一個有才有名的好兒子——楊修。
楊修的那些傳奇故事因為不是我們今天的主題,這里就先不說了,單說一下楊修為什么被殺。
曹操晚年,在立誰為繼承人的問題上猶豫不決。曹植文采更好,并和一群文人關(guān)系不錯,很得朝中文人的喜歡。但此時正值亂世,只有文采顯然是不夠的。
曹丕的政治、軍事才能顯然要超過曹植,并且相對低調(diào),而曹植卻狂放不羈,為人風(fēng)流。這讓曹操逐漸偏向于穩(wěn)重的曹丕,最終立曹丕為太子。
但是,楊修偏偏就是曹植一黨的。這很正常,因為他也是一個喜好文學(xué),風(fēng)流放蕩之人,和曹植的個性很契合,在私人關(guān)系上他也和曹植極為親密。
在此前曹植和曹丕爭奪太子之位的斗爭中,楊修多次為曹植出謀劃策,幫助他獲得曹操的歡心,曹操得知后就對楊修極為忌憚。
更要命的是,即便在太子之爭塵埃落定以后,楊修還是站在曹植一邊。他經(jīng)常和曹植一起出游,并替曹植宣傳功績,這在曹操看來就是在質(zhì)疑自己的決定。
219年秋天的時候,楊修更是和曹植喝得酩酊大醉,乘坐同一輛車出來,還邊聊天邊侮辱鄢陵侯曹彰。
曹操聽說后大怒,這在他看來簡直就是在干涉曹魏的繼承順序,于是他就以“前后漏泄言教,交關(guān)諸侯”等罪名把楊修殺掉了。
因此,楊修被殺的真正的原因,其實就是因為卷入了奪嫡斗爭,跟雞肋、一合酥什么的關(guān)系其實不大。
畢竟曹操作為統(tǒng)治者,猜他心思的人多了去了,曹操真要因為這些事情就殺人,那他的功臣至少得被殺掉一半。而實際上跟劉邦、朱元璋等開國君主相比,曹操殺的功臣已經(jīng)算是比較少的了。
正是因為楊修公然支持曹植,對曹魏勢力的傳承構(gòu)成了威脅,違背了曹操早已作出的安排,這才使得曹操震怒,找借口殺了楊修。
而在殺了楊修之后,曹操還是不放心,他擔心楊家人會伺機報復(fù),甚至懷疑楊家人都參與了奪嫡斗爭。因此就打算來試探一下楊家,看他們對曹魏還是否忠心。
于是曹操來到楊家,見楊彪心神憔悴,身體瘦弱,便笑著問楊彪:“楊公怎么瘦了?。俊?/span>
這個看似明知故問的問題,實際上卻暗含殺機,堪稱笑里藏刀。無論楊彪怎么回答,都很難做到完美,而稍有不慎,就會帶來殺身之禍。
如果楊彪直接回答是因為楊修之死而傷心,從而吃不下飯,所以消瘦了。那曹操就可以認為他們家對處死楊修的決定不滿,反對他曹操,對曹魏不忠。
因為曹操之前已經(jīng)將楊修定義為逆臣了,如果楊彪還敢支持楊修,以曹操心狠手辣的程度,將楊家滅門都有可能。
但如果楊彪回答不是因為楊修之死而消瘦,那又會引起曹操的懷疑,認為他是在欺騙自己。畢竟楊彪就是在楊修死后的這一段時間才日漸消瘦的,很容易被認為就是因為楊修之死而傷心。
況且如果兒子死了,做父親的一點傷心的表現(xiàn)都沒有,那就更可疑了。如果是刻意掩藏自己的情緒而顯得不傷心,那就是欺騙君主。
如果不是刻意的,而是確實對兒子沒有情感,那就更恐怖了,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的兒子都一點感情沒有,還指能望他忠于曹魏社稷嗎?
所以,這個問題實際上成了一個死結(jié),無論楊彪怎么回答都容易露出破綻,甚至曹操可能就是試圖利用這個問題來威脅、打壓楊家的。
但是,在沉默一陣后,楊彪還是給出了一個完美的答案,這個答案也產(chǎn)生了一個千古流傳的成語:“愧無日磾先見之明,猶懷老牛舐犢之愛!”
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說,我實在慚愧沒有金日磾?shù)南纫娭靼?,但我還是對楊修有著老牛舐犢的情感的,因此當然會消瘦了。
這一句話就用了兩個典故,表達了兩種情感,我們來分別解釋一下。
首先,楊彪表達了自己的慚愧之情,認為是自己沒有像金日磾那樣的先見之明,沒有察覺到種種跡象。
結(jié)果讓兒子楊修卷入了曹魏政權(quán)的內(nèi)部斗爭之中,給曹操造成了巨大的困擾,因此感到慚愧,所以消瘦了。
金日磾是誰呢?他是匈奴人,本來是匈奴休屠王的太子,但后來歸降漢朝,成為了漢武帝的重臣,屢立功勛。
因此漢武帝對他的兒子也十分重視,經(jīng)常讓他的兒子陪在自己身邊作為“弄兒”,也就是用來逗樂子的小孩。弄兒受到皇帝寵愛,行為也就越來越不檢點,有一次竟然從后面圍住了漢武帝的脖子。
金日磾見狀大驚,怒視弄兒,弄兒就哭著對漢武帝說:“父親生氣了?!睗h武帝就很不高興:“干嘛生我弄兒的氣?”
結(jié)果弄兒行事越發(fā)放蕩,竟然在宮中調(diào)戲?qū)m女。金日磾就直接把弄兒殺了,這個弄兒可是他的長子啊!因此漢武帝大怒,質(zhì)問他為什么如此殘忍。
金日磾就把前因后果跟漢武帝說了,表示這個兒子長大了肯定是禍害,因此他先為漢武帝把這個兒子除掉。漢武帝很哀傷,但又很贊賞金日磾?shù)淖龇ǎ髞韺λ又赜谩?/span>
因此,我們要知道,雖然這種行為在現(xiàn)在看來很殘忍,但在當時的人們看來,金日磾屬于正面典型。
楊彪便舉了他的例子,意思是我沒能像金日磾那樣早早察覺兒子行為的不檢點,阻止他犯下錯誤,也沒能為主公您把這個逆臣除去,因此很慚愧。
這就是楊彪話語中前半句的意思,向曹操表明自己的慚愧,實際上也是表忠心。但后半句意思一轉(zhuǎn):“猶懷老牛舐犢之愛!”
這里又用了一個典故,老牛舐犢。犢就是小牛,老牛舐犢指的就是老牛出于對小牛的愛,經(jīng)常舔小牛的身體,這一點當時的人們就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因此常常用這種現(xiàn)象來比喻無私的愛。
因此楊彪這后半句的意思就是:“即便如此,我畢竟是楊修的父親,因為這層父子關(guān)系,還是對楊修抱有天然的愛??!怎么可能不傷心呢?”
因此,前半句和后半句的意思結(jié)合起來,就是:
“我經(jīng)常因為沒有像金日磾那樣提前察覺到兒子的不法行為,沒能及時制止他而感到慚愧。但我畢竟是楊修的父親,又怎么可能拋棄和他的父子之情呢?因為這層親情關(guān)系,我當然感到傷心了。我既羞愧不已,又悲痛萬分,自然就消瘦了。”
這番話可能并不是楊彪的真心所言,畢竟曹操殺了他兒子,要說他不恨曹操那也是不可能的。但這確實是一個完美的回答,讓曹操也挑不出錯誤來。
楊彪在這番話中既表達了自己的慚愧,證明自己對曹魏政權(quán)是忠心的,希望為曹操阻止種種陰謀。但又表明了自己對親情的重視,證明自己不是一個無情無義之人,并沒有在欺騙曹操。因此即便是多疑善變的曹操,面對這番話也只能折服了。
于是,曹操最終放過了楊氏滿門,沒有牽連楊家的其他人,楊修的兒子、孫子后來也繼續(xù)做官,直到晉朝依然官運亨通。而“老牛舐犢”這個成語也就此流傳下來,至今已經(jīng)一千多年了,現(xiàn)在這個詞通常被用來表達父母對子女的愛。
但實際上,這個詞的誕生背后,是一場差點發(fā)生的腥風(fēng)血雨。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