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杭州的人口構(gòu)成一樣,歷史上的浙江省也是南渡人、徽州人這些外遷來的和尚在念經(jīng)。也正源于此,在今天中國的省域里,浙江可以說是最有包容精神,最不排外的一個省份了。
新安江-富春江-錢塘江,浙江半條母親河
浙江簡稱浙,都源于一條江。發(fā)源于西南相鄰的安徽黃山南坡,浙江這條江穿越浙皖交界分水的百(白)際嶺,一路東北行進,先后叫新安江、富春江和錢塘江入海。除了文化角度的傳統(tǒng)正源新安江(千島湖),浙江還有南部和東部兩條源頭:衢江和武義江。
如此算來,從浙江省西南角的浙、贛、閩三省門戶通衢衢州、中部的金華義烏盆地,到北部的杭州南部和西南部地區(qū),都屬于浙江水系。再加上下游東岸匯入的浦陽江,以及發(fā)源于北部會稽山、四明山北坡的曹娥江北流入錢塘江入???,浙江的確可以算是浙江的大半個母親河。
自北向南,整個浙江省,除了西北角天目山(莫干山)東巒的苕溪-太湖水系(包括湖州、嘉興以及杭州北部余杭等地);東部發(fā)源于四明山東坡的鄞(音尹)江(甬江)水系(寧波);以及東南部,發(fā)源于天臺山、雁蕩山等浙東南山系,東流入海的靈江(臺州)、甌江(麗水、溫州),都可以算做浙江水系。
浙江省的歷史開發(fā),交通以及人口遷移,文化傳播,其實都和浙江這條江息息相關(guān)。浙江的開發(fā),歷史上便是自北向南推進。
如同今天浙江省的人口政治經(jīng)濟中心依然在西北部杭嘉湖為中心一樣,早在春秋先秦,太湖南岸的吳文化,以及錢塘江一江之隔,東部的越文化(紹興、寧波)就成雙子星座之勢。
剛剛名聲大漲的杭州良渚文化遺址和河姆渡遺址,可以說分別是吳和越文化的最早代表。
浙東和浙西,兩浙觀察使,浙江的最早雛形
浙江建立行省是在明代。也就是說,浙江省今天的疆域明代至今,除了局部切割轉(zhuǎn)讓(新中國成立后浙江將半個太湖讓渡江蘇,江蘇將東部沿海的海島讓渡浙江),基本保持到今天。
除了春秋的吳越之爭,三國吳國孫策家族征討錢塘江東岸的會稽郡,五代十國時期的南唐與吳越的攻戰(zhàn)交融,都代表的是浙江最早的兩個文化起源,浙西和浙東的交融發(fā)展。
我們的河在講述江蘇省域時(江蘇人是如何走到一起來的)提到過,蘇南太湖南岸,直到錢塘江西岸,天目山東巒的苕溪-太湖水系范圍內(nèi),均是吳文化的歷史繁衍地。再加上錢塘江(浙江,又名漸江。言江水、海潮百折之義)東岸,會稽山、四明山北巒的越文化中心,浙西、浙東的兩浙成為了浙江文化最早的兩個起源地,也成為了后世浙江省域的兩個政治經(jīng)濟中心:杭州和紹興(會稽郡)。
杭州的名字當(dāng)然來源于余杭。余杭、余姚,名字前帶余,有著吳越文化的古音意味。在浙江類似這樣的古地名有很多,比如義烏、諸暨,義烏雖然后世演繹說是當(dāng)?shù)氐拇笮⒆尤缤瑸貘f一樣義感天下,故名義烏。但是據(jù)譚其驤先生考證,義烏是古越文化語言的發(fā)言的沿襲。
至于會稽郡、會稽山的來源,還真是會計之義。據(jù)說是大禹在此論功行賞在此會稽天下故名。
隨著,東漢末年三國兩晉南北朝、唐末五代十國,以及兩宋時期的中原衣冠南渡,浙江的開發(fā),開始沿著浙江下游,一路南進到今天的浙閩分水嶺仙霞嶺。從浙江中部的金華-衢州盆地,再向南,越過分水嶺,便是閩江建溪水系。再向西,便是贛江水系。山型水利,浙江雛形就此形成。
中原人民的南遷,沿著贛江南行,和沿著浙江南行,是兩條最早和最主要的南遷路線。也分別形成了今天的江西省(九江郡)和浙江?。▍强ず蜁ぃ?。相比浙江南部和省東南沿海的多山,江西的開發(fā)則是一路溯流而上,直插到贛州南嶺(大庾嶺),南接嶺南珠江水系三角洲。
隨著中原衣冠從太湖領(lǐng)域、會稽山以北地區(qū),沿富春江一路南行,翻越會稽山,原本沒有開化的南越民族也只得在撞球效應(yīng)下進一步南遷,直到今天,浙江南部、西南部麗水等地,浙閩和浙贛交界地區(qū),還存在畬族自治縣鄉(xiāng)村。畬族可以說是南越民族今天的延續(xù)之一(也有認為來自贛閩粵交界處,途經(jīng)潮汕鳳凰山)。
中原南渡移民、吳越原住民和徽州人構(gòu)成了今天浙江人的祖先
一條浙水,不僅在下游入??谧逃稣憬钤绲奈拿髌鹪矗矊⒄憬∨c江西、安徽水運陸路相連。新安江水系,將徽州的茶葉、物產(chǎn)、文化以及徽商、徽州官宦名士等人才精英沿江順流而下,構(gòu)成了明清近代以來杭州、湖州乃至蘇南、大上海的社會精英階層。
今天杭州的徽派文化和建筑都是當(dāng)年歷史的遺跡。今天已經(jīng)雖然已經(jīng)沉寂在千島湖水底的此淳安縣古縣城便是當(dāng)年連接蘇杭與徽州文化的一個節(jié)點城市。甌江:從青山麗水到溫商天下甌江:從青山麗水到溫商天下
正是由于新安江水系的便利,徽州雖然屬于安徽省籍,但在文化上更親近杭州、蘇湖杭以及蘇南上海灘。
而浙水的另一個源頭衢江,則在上游江山縣與江西上饒贛水水系相連。相比九江的長江通道,構(gòu)成了江西這一內(nèi)陸省最近的入海大通道。并將江西、湖南通過浙江水系,連通到長江三角洲。
直到今天,浙贛線、滬昆線中國連接西南的交通大動脈還是經(jīng)由浙西南衢江谷地。衢州這個名字便是大道通衢之意。
今天浙江西南角衢州江山毛森、毛人鳳一系的毛,和湖南韶山毛主席家族一系的毛,一脈相承。也可驗證出浙江水系的移民大通道歷史作用。
作為中國最早的移民輸出大省,直到今天移民后代的浙江依然包容、不排外。相比其他土鱉排外的省份,這一點顯然浙江人是大氣的。
除了西通湘贛皖,衢江向南,翻越仙霞關(guān)分水嶺,向南則連接浙閩。
浙江省之所以成為今天的浙江,便是西以天目山、百際山,南以仙霞嶺為屏障,東瀕大海,內(nèi)陸以浙江水系為骨架。山可守,水可居。
在歷史上,南渡的南方割據(jù)政權(quán),欲進取則多定都建康(南京),欲自保著多定都杭州。足可見杭州和浙江的相對獨立性。
但是,雖獨立但不保守、排外。如同浙江水系的國際性一樣(上接徽州,下通蘇滬),而是廣納天下之士。
作為浙江獨立發(fā)展,浙江省域觀念建立的最關(guān)鍵的歷史時期,五代十國時期的錢氏吳越割據(jù)政權(quán),吳越王錢镠和同時期的南吳草創(chuàng)者楊行密便是相愛相殺。二人雖然都爭奪太湖沿岸,以及蘇嘉湖魚米之鄉(xiāng)富庶地區(qū),但兩人都懂的體恤民力,政務(wù)寬和。
《后五代史》史載,唐末占領(lǐng)蘇皖的楊行密和占領(lǐng)浙江的錢镠一度互相攻戰(zhàn),楊送錢一貫錢,寓意穿錢,錢則大斧砍楊柳,寓意砍楊。直到最后兩人結(jié)了兒女親家,楊的女兒嫁了錢的兒子后,雙方才相安無事。但也造就了歷史上蘇湖地區(qū)的經(jīng)濟持續(xù)發(fā)展。
尤其錢镠極其重視水利農(nóng)田治理,直到今天浙江人還尊稱為海龍王。
蘇湖足,天下足。杭(州)嘉(興)湖(州)平原魚米之鄉(xiāng)的底子應(yīng)該便是那是開始奠定的。
浙江東北角的經(jīng)濟重鎮(zhèn)嘉興這一名字來歷便頗有講究。據(jù)說,秦始皇巡訪江南,路過此地有觀相之人向其打小報告,說此地有王氣,為了壓一壓此地的王氣,此地被改名由拳縣,意思可能是壓一壓的感覺。
三國時期,由拳有嘉禾(好稻米)生,又改名禾興縣(中國作為農(nóng)業(yè)國,尤其喜歡嘉禾這個名字,湖南有個嘉禾縣)。后來又和吳國孫氏的父親重合禾字,又改名今天的嘉興縣。
嘉興有王氣沒王氣,咱們都不要封建迷信,但是中共一大在南湖游船上所開的會的確是在嘉興。最終共產(chǎn)黨推翻了蔣家王朝。
東南一隅,溫州的開放性
東部的臺州、溫州地區(qū),以及與溫州一水相系的處州(麗水)雖然不屬于浙江水系,但北可憑借寧波良港,一日風(fēng)帆可達。沿衢江金華盆地,還可通過遂昌江等甌江水系將浙水與甌江相連。
古稱處州的浙江最南端的麗水,其甌江水系雖然河谷平原有限,但早在唐宋便已開發(fā)。甌江支流的水利古堰,在此做過官的范成大其詩作中便有描寫。
海路北可達寧波,水路西可上溯至麗水、遂昌,以及衢江-金華盆地。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溫州雖然名字指此地酷熱不易居之意。但是歷史上并不閉塞荒僻。甌江兩岸,出了劉伯溫、陳誠(青田人)等名人志士。
明清的溫州永嘉學(xué)派則也是以務(wù)實、重商為特征。很有今天溫州商人跑全國,跨海外的千萬精神(千言萬語、千辛萬苦、千方百計)。
浙商、溫商,雖然有所不同,但某種程度上今天遍布全國的溫州商人已經(jīng)代表了浙商。溫州甌江入??谠傧蚰希汩}交界近海分水嶺以南,便是福建沿海。但卻產(chǎn)生了完全和溫州人、浙江人不同的文化元素,不得不讓人佩服自然造化的神奇作用力。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