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見識到旺角黑夜是2013年的7月。作為媒體方,我受邀到香港參加一場活動,晚上無聊,便和朋友一起搭地鐵,由香港中文大學趕到旺角去。那里一度號稱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方,也是香港購物的熱門地點,然而,我們卻是為了別的而來——位于西洋菜街的書店。據(jù)說這里原本是一片菜地,現(xiàn)在這條街上的“二樓書店”成為別致一景。
從地鐵出來,沿著狹窄的街道前行,兩旁霓虹燈將整片街區(qū)照得五彩斑斕。人潮涌動,商家在搞活動,音響大聲吼著音樂。在一片美容、銀行、電器、商業(yè)中心的牌匾叢林里,瘦小又頗有些無助的書店招牌在縫隙中艱難求生。三塊書店的牌子,都不及電器行招牌的一半大。
在寸土寸金的香港,那些書店也是極小的。我們逛的那幾家大部分在二樓或者三樓,一般也就幾平方米。除了沿墻的書架外,屋子中間就只能背靠背再站起兩排書架了。還有成堆的書堆放在收銀臺前面。稀稀拉拉的幾個年輕人在里面翻著書。
很多香港文化人常說這個城市是一塊“文化沙漠”,但我總覺得這是源于他們的“愛之深”。香港的商業(yè)確實發(fā)達,就像我前面一直試圖對比的,相對而言,書店、文化場所無論是面積還是數(shù)量,都是小的。但小則小矣,卻仍然有很多人在守護著這塊地方。
想起這段往事,是因為第28屆香港書展。這是海峽兩岸暨香港間最大的文化盛事之一,我們熟悉的龍應(yīng)臺、馬家輝、蔡瀾、陳文茜等等都會參加,并有各自的主題分享。2017年的年度主題“旅游”成吸睛焦點。
在技術(shù)至上主義者的眼里,這種哀婉的語調(diào),毫無意義且不合時宜。我們已經(jīng)處在一個將世界裝進一部手機的時代,更何況是書籍,如果需要的話,一部巴掌大的手機里,完全可以調(diào)出一整座圖書館來。于是,人們說,紙質(zhì)書的衰落不可避免,甚至,遲早要消亡。
技術(shù)當然給了紙質(zhì)書沉重的一擊,但人們卻忽視了觀念的力量。閱讀觀念的消退比技術(shù)的打擊更為沉重。同樣身處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歐美國家的閱讀率要遠遠超過中國,人們對紙質(zhì)媒介的需求,也要高于我們。有時候我常想,我們不過是把技術(shù)進步當作一塊擋箭牌而已,以此拒絕了紙質(zhì)書籍,之后便心安理得地投入到游戲和微信朋友圈里去了。
就數(shù)量來說,我得承認,現(xiàn)在我擁有的書籍,比此前擁有的紙質(zhì)書的總和還要多。電腦里、Kindle里、手機里的各種電子書不下千本,但同時,最近幾年也是我讀書最少、精神世界最為貧乏的時期。我仍然沒能習慣在這些多任務(wù)操作、娛樂手段充斥的電子設(shè)備里安靜閱讀。
好吧,這也許只是我的個人問題。然而,我卻無法心安理得地在這場觀念的交鋒中輕易認輸,即便很多人認為注定要輸。這不只是因為慣性,也不僅是因為我沒有習慣電子時代,而是我知道,印在書頁上的文字,與電視屏幕上顯示的文字確有不同,閱讀前者,我才能夠得到更多精神上的寧靜。你拿起一本書,認真地讀上十分鐘就會明白,我說的并不矯情。
雖然無法定位到每一個準確的個體,但我知道,抱有同樣想法的人不會只有我一個。否則,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公布的第十四次全國國民閱讀調(diào)查中,中國人紙質(zhì)書的閱讀率就不會略有上升了。
2016年中國成年國民人均紙質(zhì)圖書的閱讀量為4.65本,與2015年的4.58本相比,增加了0.07本。與此同時,一直在掙扎中的書店也有了復(fù)蘇跡象,不止北上廣這樣的一線城市,在沈陽、貴陽、成都等二線城市,一些高端市場都把書店請到自己的地盤上來。
前不久,英國Monocle雜志推出了2016年度“全球25座最宜居城市”排行榜,這個榜單他們經(jīng)營了十年,每年都會加入一些新的考量標準,而2016年新加入的標準里,就有獨立書店一項。中國唯一一座上榜的城市,是香港。
我們該怎么看待發(fā)生在紙質(zhì)書上的蛛絲馬跡呢?悲觀者可能看到的是那個古老的回答——我們終究都是要死的。書籍也不例外,只是時間的問題。樂觀者或許會視其為一個機會,在狂暴的西風、深秋的嘆息中,仍能發(fā)出“春天還會遠嗎”的反問。但無論如何,閱讀是美的,書籍是好的,這個判斷,應(yīng)該是沒有太大爭議的,縱然它真已經(jīng)落伍,縱然它真的注定要消失,但我們?nèi)匀徊粦?yīng)該拒絕一件美好的事物,或者離它太遠。
“宮殿,游艇,靜悄悄的白色建筑,涼爽的房間里,大理石桌上有冷飲”當然不錯,但貧窮而翻著書的感覺也是好的。//
文=張恒 | 圖=網(wǎng)絡(luò) | 美編=阿波羅 | 編審=薄冰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