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響學、記譜法、旋律、節(jié)奏、和聲、對位、作曲、曲式和音樂美學諸方面,不同時代的樂理論著可以只談其中的一個或幾個方面。
節(jié)奏 音樂在時間上的組織。有自由節(jié)奏、靈活節(jié)奏、有量節(jié)奏、韻律節(jié)奏。記譜法 標出音高和節(jié)奏的音樂記寫法。 音樂學 系統研究音樂創(chuàng)作及其歷史的學科。英文musicology一詞創(chuàng)用不久,有些自以為才智比評論家或研究人員略勝一籌的人,往往自詡為'音樂學家'。德文的musikalische Wissenschaft意為'音樂科學',暗示運用科學方法研究音樂的特性和歷史,1863年由弗里德里希??死镫y能可貴德,最先采用,1885年用作期刊的名稱(Vieteljahrschrift fur Musikwissenschaft', 《音樂學季刊》)在《音樂學季刊》第一期中,吉多,艾德勒把音樂學分成歷史音樂學(包括古樂;曲式分類;作曲的實踐和理論準則;樂器等內容)和系統音樂學(包括和聲、節(jié)奏、旋律的規(guī)則;音樂美學;音樂教育;音樂民族學等內容)兩部分,并列舉配合各部分的綜合性和專題性研究。用科學方法解釋音樂風格的歷史變遷,既有其優(yōu)點也有其明顯的局限性,因此近年來音樂學一語所指的是音樂史的研究,特別是手稿和早期出版物的翻譯和編訂;是關于作曲家、機構、樂器、曲式和表演方式的知識的發(fā)現和解釋。不僅編輯出版音樂作品的現代版,還出版理論家的論著、演唱演奏的教材、辭典和評論的現代版。音樂學的主要目標依然是深入了解作曲家的藝術,這與演唱演奏者、和歷史學家都有關系。
旋律 一連串的樂音的有組織的進行。旋律的性格和效果決定于其調式、節(jié)奏及其音高布局。在在這三個因素中,過去只有調式的概念有過多少比較清楚而不相矛盾的理論。任何特定時代的旋律都是通過把某一調式體系所包含的一套樂匯加以運用處理而成,而且,除非是為了特殊的表情目的,否則旋律最后總是結束在主音上,因此它們的調式或調總是可以判明的。
作曲者通過寫下旋律,確定其節(jié)奏特性,但優(yōu)秀的表演者通過自由處理速度或略略推遲和挪前,可將這一特性加以重大的改變。
一個旋律不一定就是一個可以立刻記得住,能夠瑯瑯上口或吹出口哨來的'曲調'尤其是在現代音樂中,它可能有很大幅度的跳越。但是,熟悉了就會理解,耐心的聽眾會發(fā)現,許多'非旋律性'的現代旋律聽到最后才恍然大司,原來是'旋律性'的。
和聲 (1)在17世紀之前,harmony一詞指音樂的音響。扎利諾在《和聲規(guī)則》(1558)一書中用以泛指音樂科學,而托馬斯·莫利(1597)在論述二聲部音樂的間響時寫道:'雖說如此,你必須接受這一告誡:在二聲部寫作中,一個聲部是二分休止符時,另一個聲部千萬不要出現音符,因為在這樣長的休止中和聲聽上去是光禿禿的?quot;在中世紀,和弦被理解為在原來聲部上加音程的結果。雖然在16世紀通常采用主調音樂的寫作風格,但是關于和聲仍保持著原來的看法。
(2)在現代意義中,和聲指和弦的結構、功能和關系。1636年梅爾塞內曾用以指聲音的物理和數學特征;這一觀點一直沿用到拉莫創(chuàng)立現代和聲理論為止(1722)。拉莫的理論把理性科學家的觀點和實踐作曲家的觀點結合在一起。
和聲的單位是和弦。和聲'進行'(或運動)的最小因素由兩個和弦構成。結果樂段或短句的一對和弦稱為收來。完全收來、變格收來以最得意的形式表明一個調的屬和弦與下屬和弦之間以及它們與主和弦之間的關系。一個調的各個和弦之間的和聲關系適用于所有的調,因為所有的調都是大小兩個調式的移調。現代的和聲理論是以大調音階和弦為基礎的。小調音階的和弦雖然性質不同,但在其相互關系及其與主和弦的關系上都被理解為具有同樣的功能。
主和弦是調的和聲中心,當主和弦前面是屬和弦。
曲式 在音樂中曲式意味著易于理解的形式,和其它藝術中的形式一樣。曲式的基本要素是:
(1)重復
(2)變奏
(3)對比(素材、速度或力度的對比)。
重復是必不可少的,因為音樂材料是一發(fā)即逝的,不能象用眼睛看圖畫那樣用耳朵捕捉它們。變奏之所以需要因為不加變化的重復會使人難以容忍。對比是必要的,因為同樣的素材的重復即使有變化也會感到單調。這三條原理在(a)旋律,(b)和聲,(c)節(jié)奏,(d)音色等領域中起作用,而用可以是進起作用,例如節(jié)奏始終保持不變而變化其旋律,和聲改變而旋律不變,旋律與和聲時同重復而用改變其音色。在音樂中效果甚佳而在詩歌中沒有等同物的一種特殊的旋律重復形式是交疊重復或模仿,一絲不茍的交疊重復稱為卡農,它在賦格中也起重要作用。和聲的特殊功能是建立調性對比。
對曲式的形成起推動作用因素有:(a)舞曲,(b)歌詞,(c)即興表演。有些箅曲只是由簡單的重復或略加變化的重復構成。但大量箅曲有形成對比的段落并顯示簡單的對稱。這些牲自然地出現在創(chuàng)作的舞曲中,又轉而影響并非專為舞蹈而寫,但根據相同原則構成的音樂。
常峁的曲式還有:定旋律、處長空舞曲、眾贊歌、幻想曲、賦格、牧歌、經文歌、序曲、前奏曲、利切卡爾、交響詩、托卡塔、康塔塔、協奏曲、彌撒曲、歌劇、清唱劇、奏鳴曲、交響曲。
對位 兩個或兩個以上獨立聲部在和諧的織體中的結合。各聲部在旋律和節(jié)奏上都有獨立性,節(jié)奏上的獨立性尤為重要;但從加一方面來說,沒有旋律性格的節(jié)奏上的獨立性也不足以構成對位。兩條或兩條以上的旋律線的結合形成一系列相互關邊的和弦。每個和弦中的各音關系之間的關系以及和弦與和弦之間的關系,如果對位作品寫得聲部可以互換位置,如高聲部變成低聲部,低聲部變成高聲部,就叫轉位對位。兩個聲部之間的轉位對位叫二重對位。三個聲部也可以互換位置,每個聲部都可以成為其余兩個聲部的合適的低聲部,這就叫三重對位。四個或更多的轉位聲部也是如此(四重對位、五重對位,以此類推)。簡單的計算就可以顯示出按照聲部數迅速增長的可能的排列:二重對位有二種可能性的排列:原位和轉位;三重對位有六種,四得對位有二十四種,以此類推。
民族音樂
廣東音樂 流行于廣東地區(qū)的絲竹音樂。是從廣東戲曲中的'過場'和 民間'小調譜'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 早期的樂隊由二弦、提琴、橫蕭(即笛子)、月琴和三弦組成,稱為'五架頭', 又稱'硬弓'。約在1920年后,因受江南絲竹的影響,改用高胡為主奏樂器, 輔以揚琴和秦琴,稱'三件頭',又稱 '軟弓'。此后,樂隊組合又有了種種發(fā)展。廣東音樂的音色清脆明亮,曲調流暢優(yōu)美,節(jié)奏活潑明快?!队甏虬沤丁贰逗堤炖住贰峨p聲恨》、《賽龍奪錦》《鳥投林》等等,都是膾炙人口的優(yōu)秀傳統樂曲。
江南絲竹 流行于蘇南、浙江一帶的絲竹音樂,以上海地區(qū)最具特點,影響最廣。著名的傳統樂曲有《歡 樂歌》《云慶》《行街》《三六》《慢三六》《中花六》《慢六板》和《四合如 意》八大曲。音樂格調清新、秀麗,曲調流暢、委婉,富有情韻。合奏時各個樂器聲部既富有個性而又互相和諧, 演奏效果生動活潑,富有情趣。江南絲竹豐富的支聲性復調織體寫法得到音樂工作者的普遍注重。
福建南曲 亦名'南音'、'南管' 或'弦管'。曲調典雅古樸,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音樂。它包括'指'、'譜'、'曲'三大部分。'指'是有詞、有 譜、有指法的套曲,如《劉智遠》《王月 英》等;'譜'是無詞而有指法的器樂演 奏譜,最著名的有《四時景》《梅花 操》《八駿馬》和《百烏歸巢》'曲'即 散曲,亦稱'草曲'。樂隊組合形式分 '上四管'和'下四管'。上四管又分 '洞管'(洞蕭、二弦、琵琶、三弦、拍板) 和以品蕭(即笛子)替換洞蕭的'品管' 兩種。下四管又稱'十音',樂器有南噯 (小嗩吶)、琵琶《三弦、二弦、響盞、狗 叫、鐸、四寶、聲聲(銅鈴)和扁鼓等。
潮州弦詩 流行于廣東省潮安、 汕頭的古樂'詩譜'。演奏時常以二弦 領奏,以木板擊拍,不用鑼鼓。樂曲通常是將一首詩譜用頭板、二板、三板等 板式變化,以及'拷拍'和'催'等節(jié)奏 變化的技法,發(fā)展成為一首由慢速而逐層加快的套曲,如《昭君怨》《柳青 娘》《雙獅戲球》等。弦詩樂采用'輕三六'、'輕三重六'、'重三六和'活五'等調式、調性變化的手段,使旋律 色彩豐富多變,富有特色。
二人臺牌子曲 流行于內蒙、晉 北、河北張家口一帶的地方戲曲'二人 臺'音樂中的牌子曲部分。它經過藝 人們在長期藝術實踐中的加工發(fā)民 形成了由慢板、二流水和捏子板聯合 樂章(第一樂章)的結構。它由呈示部、 展開部、再現部組成。呈示部之前往往 有一慢速引子,再現部之后有結尾。呈示部由第一主題(主調)、經過句、 第二主題(多為屬調)與結尾等部分組 成,兩個主題往往有對比;展開部運用呈示部的材料作為主要素材,通過各 種手法(如轉調等)展開,形成高潮;再現部類似呈示部,但一般兩個主題均為主調,以求得調性統一。浪漫派以后的作曲家已不嚴格遵守上述程式和原則,多為自由的奏嗚曲式了。
外國古典音樂
變奏曲式 先奏出一自成段落的 主題,然后以一系列的主題變形(即變奏),使主題通過多次不同的變奏而得到多方面的發(fā)揮。其圖式為:主題-- 變奏1---變奏3--變奏8……少則 三五次,多則數十次。變奏之主題,大 都較優(yōu)美動人。常有用變奏曲式寫成的獨立樂曲,也有用于奏鳴曲等大型樂曲中(通常用于慢樂章)的,如貝多芬的《熱情奏鳴曲》。
回旋曲式 起源于歐洲民間的輪 舞曲,十八世紀初葉法國古鋼琴曲多 用之。以一再反復的基本主題與若干各不相同的'插段'交替出現為原則。 其圖式為:A《基本主題)+B(第一插 段)+A+C(第二插段)+A…。這種 曲式適宜于表現活躍歡騰的情景,奏 鳴曲、交響曲等大型樂曲的末樂章常 用之,以熱烈的氣氛結束音樂。在歌 曲中也有回旋曲式性質的作品,如洗星海的《到敵人后方去》等。
分節(jié)歌 用同一曲調的反復配多 段歌詞的歌曲形式。其中各段歌詞在 字數、韻律等方面均大體相同,在民歌 中尤為常見,如《四季歌》、《藍花花》 等。群眾歌曲創(chuàng)作也常以分節(jié)歌形式出現,如生茂的《學習雷鋒好榜樣》等。
副歌 在某些分節(jié)歌中,往往有一個部分歌詞每遍所唱都不同,而另 一部分則每遍相同,這歌詞相同的部 分即為副歌,通常為二段式歌曲中的第二段,與第一段常成節(jié)奏、拍子、速 度、調性上的對比,并集中概括全曲中心思想,也有第一段為副歌的。如王宰的《歌唱祖國》中自’五星紅旗迎風飄揚'起的部分。
引子 樂曲主題呈示前的樂句或樂段,借以導引出主題或呈示部分的出現,且有醞釀某種情緒、渲染某一特 定場景等作用。
尾聲 指樂曲的結束部分,用以引伸朱盡之意并加強結束感;在大型樂曲中快板樂章的尾聲,常帶有發(fā)展,形成曲終的高潮。
華彩段 原指意大利正歌劇中詠嘆調末尾處由獨唱者即興發(fā)揮的段 落。后來在協奏曲樂章的末尾處也常 插用此種段落,通常樂隊暫停演奏,由獨奏者充分發(fā)揮其表演技術。這部分的演奏較自由,難度也較高,因而也較引人注目。華彩段最初由獨奏者即興創(chuàng)作,后來,作曲者也開始寫作,成為作品中的有機部分和獨縣特點的段落。
宣敘調 歌劇、清唱劇中的一種獨唱曲體裁,也稱'朗誦調'。旋律近于說白,節(jié)奏比較自由。
詠嘆調 又叫'詠唱'。原怠是抒情獨唱曲。最初是意大利的歌劇、清唱劇中常以歌謠體裁出現的獨唱曲,通 常篇幅較大,且富于戲劇性,集中體現劇中某一人物形象或心理上的刻劃。 常力復三段曲式或變奏曲式、回旋曲式。由于其旋律性強,表現力豐富,可在音樂會上單獨演唱。
清唱劇 又譯作'神劇'、'圣劇'。大型聲樂套曲。包括獨唱、重唱及合 唱,有的也用管弦樂隊伴奏。內容富于戲劇性和史詩性。十六世紀末起源于羅馬,最初以《圣經》故事為題材,表演形式與歌劇相似。十七世紀中期始發(fā)展成為在音樂會上演出的聲樂作品,并以合唱為主。如海頓的《創(chuàng)世紀》等。現代作曲家常用以表現重大歷史或現實題材。
康塔塔 大型聲樂套曲。最初是一種獨唱的世俗敘事套曲,以詠嘆調 和宣敘調交替組戌。十七世紀初產步 于意大利,中葉傳入德國,遂發(fā)展成為一種包括獨唱、重唱、合唱的聲樂套曲,以世俗或《圣經》故事為題材。這 '種康塔塔與清唱劇相似,內容往在偏重抒情,故事內容較簡單,并與中國的大合唱相近。
大臺唱 大型多樂章的聲樂套曲。包括獨唱、重唱、對唱、齊唱、合唱 (有時穿插朗誦)等,常用管弦樂隊或 鋼琴伴奏。
彌撒曲 這是一種天主教堂所用 的復調風格聲樂套曲。十七世紀前,是沒有伴奏的清唱曲。分普通、特別、安魂、婚禮、主教等彌撒類型。其中普 通彌撒曲用途較廣,通常包含《天主矜憐頌》《榮福經》、《信經》《三呼圣 哉》《祝福經》《羔羊經》六個樂章。 十七世紀起采用管弦樂伴奏,插入獨唱、重唱等,著名的彌撒曲有巴赫的小小調彌撒曲》、貝多芬的《莊嚴彌撒曲》 等。
牧歌 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一種世俗歌曲。盛行于意大利。十四世紀的牧歌由田園風的獨唱歌曲演變而 成,伴奏部分有一個或兩個聲部,歌詞大多以愛情或自然景物為題材;十六世紀的牧歌由一種多聲部的復調歌曲伏羅托拉演變而成,為無伴奏合唱曲,具有四個或五個聲部,其高聲部最為突出,在實際演出時往往由一人獨唱,其余聲部則由樂器奏出,有時甚至備聲部均由樂器演奏。此種牧歌常被改成鍵盤樂曲等。意大利牧歌全 盛時期的代表作曲家有瑪蘭齊渥、拉索等。十七世紀后,牧歌漸趨衰竭。
眾贊歌 一種基督教會眾人合唱 的贊美詩。十六世紀后,作曲家常將它加以改編,用管風琴伴奏。在十七、 十八世紀德國宗教音樂中它占有重要地位。
阿勒曼德 十六世紀后半葉起源于德國的一種舞曲,十八世紀上半葉,在巴赫等人的創(chuàng)作中,發(fā)展成為純 器樂曲。其特點為:中速,四拍子,以一短時值的音符作為起拍;旋律流暢,伴奏簡單,常由兩段組成,各重復一遍。在德國古典組曲中,它是固定的四首舞曲的第一首。
庫朗 起源于法國的一種舞曲。 盛行于十七世紀,以后成為復調音樂的器樂曲。其特點為:速度較決,三拍子,常用附點節(jié)奏,以一短時值的音符作為起拍,由兩段組成,各重復一遍。 每段以長音結束,并將變成 拍子。另外還有一種意大利式的庫朗,節(jié)奏活潑生動,常為或拍子。在德國古典組曲中,它是固定的四首舞曲的第二首。
薩拉班德 一種慢速三拍子舞曲。強音常在第二拍,結構為兩段式。十五世紀起源于波斯,十六世紀流行 于西班牙,后傳人法國,常用于貴族社會和舞劇中。十七世紀前半葉起,常見于德國古典組曲,為其中四首固定舞曲的第三首。
基格 一種三拍子舞曲。由兩個八小節(jié)的反復樂句構成。十八世紀初,形成法國式與意大利式兩種風格。 前者結構為兩段式,每段均作反復,用拍子的附點節(jié)奏,主題常作賦格式處理。德國古典組曲多以它為最后樂章。意大利式基格的特點為:節(jié)奏活潑生動。旋律惋蜒、連貫,以和聲為襯托。
小步舞曲 原為法國土風舞,一 種三拍子的舞曲。約1650年傳人宮廷,逐步變成速度徐緩、風格典雅的舞 曲,流行于貴族社會。十七、十八世紀常用于古鋼琴組曲和管弦樂套曲中,作為一個樂章(常為第三樂章),也可作為單獨的器樂曲。其結構為三段式 曲體,中段常用三個聲部寫成,故稱 '三聲部中段',沿習至今。
加伏特 一種法國古代民間舞曲。傳人宮廷后,被采用于舞劇和歌劇中。后又被作曲家采用,成為器樂組曲中的一個樂章。其特點為,中速,四拍子,中間常插入一段以長音為襯托的貝笛舞曲,前后形成對比。
恰空 十六世紀時原為西班牙的一種舞曲。情緒熱烈奔放。約十七世紀起傳人歐洲各國,演變?yōu)槠鳂非?/span> 通常為中速,三拍子,情緒莊重。其主題常由一連串和弦的低音構成,在不斷反復的低音主題上進行各種變 奏。
帕薩卡里亞 一種慢速三拍子的意大利舞曲。后傳人歐洲各國,演變?yōu)槠鳂非F浣Y構與恰空相仿,同為 連續(xù)的主題變奏,低音主題有時移到高聲部出現,常多用小調寫成,速度較恰空更慢。
增蘭臺拉 最初是意大利南部的一種民間舞曲。據傳說,被一種毒蜘 蛛'培蘭臺拉'咬傷的人,必須劇烈跳 舞始能解毒,塔蘭臺拉舞即起源于此。其節(jié)拍為快拍子,以三連音構成的節(jié)奏貫穿全曲,速度迅急,臨結束 前逐漸加快,情緒熱烈。
圓舞曲 起源于奧地利北部的一種民間三拍子舞蹈。分快、慢步兩種。 舞時兩人成對旋轉,十七、十八世紀流 行于維也納宮廷后,速度漸快,并始用 于城市社交舞會。十九世紀起風行于歐洲各國?,F在通行的圓舞曲,大多是維也納式的圓舞曲,速度為小快板,其特點為節(jié)奏明確,旋律流楊;伴奏中每 小節(jié)常用一個和弦,第一拍重音較突 出,節(jié)奏型為JJJ,著名的圓舞曲有約翰,施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維也納森林的故事》等。
瑪祖卡 波蘭民間的一種男女雙人集體舞。動作有滑步、成對旋轉、女人圍繞男子作輕快跑步等,起源于波 羅的海沿岸馬祖爾入聚居的馬索維亞一帶。十八世紀起,流行于歐洲各地。 其音樂特點為:中速,三拍子,重音變、化較多,以落在第二或第三拍上者常見,節(jié)奏型有JJ或JJ等。情緒活潑熱烈。作曲家肖邦曾將此體 裁加以發(fā)展,寫了許多著名鋼琴獨奏曲。
波爾卡 捷克的一種民間舞蹈。以男女對舞為主?;緞幼饔蓛蓚€踏步和一個跳踏步組成。于十九世紀中 葉風行全歐。大致分為急速、徐緩和 瑪祖卡節(jié)奏等三種類型。一般為二拍子,三部曲式,節(jié)奏活潑。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最先用之于歌劇和器樂創(chuàng)作中,如歌劇《被出賣的新娘》中的波爾卡。
哈日涅拉 又譯作'阿伐奈拉'。十九世紀上半葉,興起在古巴的一種舞曲,原由非洲黑人傳人。其節(jié)奏特 征為,中速,二拍子,第一拍有附點。如法國作曲家拉威爾的《西班牙狂想曲》中的哈巴涅拉。
探戈 起源于非洲西部。十九世 紀后葉成為流行于阿根廷及其他拉美 國家的雙人舞蹈,用之于社交舞會。 其音樂特點為:中速,2/4或4/4拍子,旋 律與伴奏常形成交錯節(jié)奏,與哈巴涅拉相似。以切分音為其特色,伴奏節(jié) 奏通常為: X0×××/×××××, 后傳人歐洲發(fā)展成'大陸探戈'。
進行曲 一種用步伐節(jié)奏寫成的 樂曲。原是舞曲的一種,多用在群眾出場、退場的時候)十七世紀起,漸漸轉入音樂藝術的領域。當時的進行曲形式,多為二部曲式;現代進行曲常以三段式出現,中段較抒情,以取得對比,用偶數拍子,節(jié)奏明確,結構整齊。群眾歌曲常用進行曲體裁,如洗星海的《救國軍歌》等。
組曲 若干短曲連為一體的管弦 樂曲或鋼琴曲。其中各曲具有相對的獨立性。組曲有古典、近代之分。古 典組曲又稱'舞樂組曲',興包于十七 與十八世紀之間,是采用同一調子的各種舞曲連接而成,但在速度、節(jié)拍等方面互相形成對比,如巴赫的古鋼琴 組曲,近代組曲只稱'情節(jié)組曲',興起于十九世紀多從歌劇、舞劇、戲劇音樂或電影音樂中選若干樂曲輯成,有 的根據特定標題內容或民族音樂素村寫成,如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培爾·金特組曲》、里姆斯基柯薩科夫的交響組曲《舍赫拉舍達》、德沃夏克的《捷克組曲》等。
交晌詩 一種單樂章管弦樂曲, 又稱音詩,屬于標題音樂范疇。由作曲家李斯特首創(chuàng)這一體裁。形式上不 拘一格,并根據奏鳴曲式的原則自由 發(fā)揮,常以詩歌、戲劇繪畫及歷史事跡 等為題材,廣泛運用主題變形的手法,塑造出表現特定標題內容的藝術形 象。另有交響音畫、交響童話、交響傳 奇等體裁,均相似。著名的交響詩有 李斯特的《前奏曲》、《塔索》,德彪西的 《牧神午后》、《?!?,斯美塔那的《我的祖國》等;我國的交響詩有辛滬光的 《嘎達梅林》和施詠康的《黃鶴的故事》 等。
序曲 原指歌劇、清唱劇等作品 的開場音樂。十七、十八世紀的歌劇 序曲分:法國、意大利序曲兩類,前者 為復調風格,分為慢板、快板、慢板三 個樂章,中段為賦格形式,未段較短;后者為主調風格,快慢順序與前者相反,分為快板、慢板、快板三卜樂章。十九世紀以來,作曲家常采用這種體 載寫成獨立器樂曲,其結構大多為奏鳴曲式,并有標題,著名的序曲有莫扎特的《費加羅的婚禮序曲》、韋伯的 《自由射手序曲》、貝多芬的《費德里奧序曲》、羅西尼的《威廉·退爾序曲》、柴可夫斯基的《1812年序曲》及《羅密歐 與朱麗葉幻想序曲》等。
托卡增 又稱'觸技曲'。一種富 有自由即興性的鍵盤樂曲。通常由幾個對比性樂段構成,大多速度較快,節(jié)奏紫促,并對樂器演奏技術有所發(fā)揮。 十六至十八世紀流行意大利。十九世紀在德國進一步發(fā)展,自由奔放特點顯著。十九世紀后,大多以快速節(jié)奏貫穿全曲。
浪漫曲 一種無固定形式的抒清短歌或短樂曲。十八世紀后半葉在法 國民間、十九世紀中葉在俄國廣泛流 行。其歌曲的特點為:曲調表情細致,與歌詞緊密結合,伴奏亦較豐富;器樂曲旋律富于歌唱性,常由小提琴及管弦樂隊演奏。
小夜曲 一種黃昏或夜間在室外 獨唱或獨奏的歌曲或器樂曲。淵原子歐洲中世紀騎士文學的一種愛情歌 曲。其音樂情緒纏綿委婉,常為青年 人徘徊于戀人窗前時所用,流行于西班牙、意大利等國。通常用吉他或曼 陀林伴奏,如舒柏特的歌曲《小夜曲》 等。另外還有一種供樂隊臺奏的小夜 曲,其曲調輕快活潑,始臺于十八世紀 末,常為上流社會達宮顯貴餐宴時助 興而用,如莫扎特的〈D大調哈夫納小夜曲》等。
詼諧曲 又稱諧謔曲,一種三拍 子的器樂曲。其主要特點是節(jié)奏活躍,速度較快,常出現突發(fā)的強弱對比。 常在交響曲等套曲中作為第三樂章出 現,以取代官廷風格的小步舞曲。十九世紀后,出現鋼琴詼諧曲,其篇幅、結構、段落更為龐大而對比強烈,其中著名的有肖邦的四首鋼琴詼諧曲等。
賦格 又稱'遁走曲',意為追逐、遁走。是復調音樂中最復雜而又嚴謹的曲體形式,其結構遙常包括呈示部、 展開部、再現部三部分。基本特點是運用模仿對位法,使一個簡短而富有特 性的主題在樂曲的各聲部輪流出現一次(呈示部);然后進入以主題中的部分動機發(fā)展而成的插段,此后主題及 插段又在各個不同的新調上一再出現(展開部);直至最后主題再度回到原調(再現部),并常以尾聲結束。其種類除有嚴格賦格曲外,還有自由賦格曲及小賦格曲等。
創(chuàng)意曲 一種復調結構的鋼琴小 曲,根據某一音樂動機即興發(fā)展而成, 類似小賦格曲等。由作曲家巴赫所創(chuàng) 用,并作有二聲部與三聲部《創(chuàng)怠曲》各十五首。
卡農 同一旋律以相同或不同的 高度在備聲部先后出現,后面聲部按一定的間隔依次模仿前一聲部進行。 用這種手法寫成的樂曲稱'卡農曲'。輪唱曲即卡農曲的一種,用同度卡農手法寫成。
練聲曲 一種無詞而用韻母、音節(jié)或唱名演唱的聲樂練習曲。常包含一定的技術課題,用以鞏固并發(fā)展演 唱技巧。著名意大利聲樂教師孔空等 所寫的練聲曲,流傳甚廣。有些曲目可在音樂會上演出,如俄國作曲家拉赫瑪尼諾大的《練聲曲》(作品34號)等。
美聲唱法 十七世紀產生于意大利的一種演唱風格。以音色優(yōu)美,發(fā)聲自如,音與音的連接乎滑勻凈,花腔裝飾樂句流麗靈活為其特點,但因忽視詞意表達上的細致、深刻,故常表現 出追求聲音效果,炫技和程式化的傾向。盛行于十七、十八世紀。代表歌唱家有卡法萊里、法里奈里等。這種演唱風格在此后意大利的聲樂藝術中,仍獲保留并有所發(fā)展,并在全世界 有一定影響。
賈有才微信號:jiayoucai1500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