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訴】會陰及陰囊處潮濕多汗一月多,常浸濕內(nèi)褲但無黃染,一天不更換則出現(xiàn)臭味。勞累后腰酸軟,口干苦不思飲。小便時黃。無前列腺病患史。亦無畏寒肢冷及陽痿、遺精等癥。舌紅苔白膩偏厚。脈弦滑兩尺兼虛。
【診斷】;陰汗。證屬腎虛而任帶不固,肝經(jīng)濕熱下注。
【治法】:補腎固任帶,清熱去濕。
【方藥】:易黃湯合二妙散加味:山藥30g、芡實30g、黃柏15g、山茱萸15g、菟絲子15g、白果15g、澤瀉30g、車前子10g、膽草10、茵陳15g、苡仁30g。3劑。
【囑】近2周內(nèi)停房事,忌酒及辛辣之物,少吃油膩。
【復(fù)診】12月21日:述服上方3劑后,因外出停藥,但陰汗明顯減少,僅有輕微的濕潤感,近幾天有些乏力。舌苔薄白,脈略見弦滑,尺脈仍有虛象。
原方加黃芪、白術(shù)各15g。5劑。隨訪至今未見異常。
【評按】:陰汗是男科小病,指男子外生殖器會陰部位經(jīng)常汗多,且汗味多臊臭的病證。常因元陽不足,氣化失司,溫煦失職,寒濕內(nèi)盛;或濕熱之邪蘊郁肝經(jīng),流注下焦所引起。
【辨證】當(dāng)首辨虛實。虛證主為腎陽虛型,證見陰部出汗,陰囊濕冷,畏寒肢冷,腰膝酸軟,前陰萎弱,陽舉不堅,滑精,早泄,小便清長。舌質(zhì)淡胖潤有齒痕,脈沉遲。實證主為肝經(jīng)濕熱型,證見陰汗出,陰囊潮濕,伴有臊臭,脅肋脹痛,口苦,目赤,陰莖萎軟,小便赤。苔黃膩,脈弦數(shù)。
治療上虛證用溫補腎陽,益氣培元法,方用右歸飲、右歸丸之類加減。實證用清熱利濕,疏肝養(yǎng)血法,方用二妙散合龍膽瀉肝湯,或三妙散合丹梔逍遙散之類加減,諸藥之中澤瀉是遏制陰汗的要藥。臨床上陰汗也有主因慢性前列腺炎所致者,在辨治前列腺炎時也可參照以上法則兼治陰汗。
以上是陰汗辨證論治的常規(guī),但也有用之不效者。
【治療心得】筆者在辨證論治上另開思路:思男子陰汗與女子帶下相似,也與腎虛任帶二脈不固有關(guān),致使精津氣化失司而下注為濕為陰汗,故在虛實辨證論治的基礎(chǔ)上分別加用婦科補腎益任脈固帶脈以止帶下的治法方藥,提高了療效。如虛證用《女科切要》內(nèi)補丸加減,異鹿茸為鹿角霜,加山藥、芡實、澤瀉等。實證則用《傅青主女科》易黃湯合二妙散加味,本案即是。方義不必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