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簡介
一部西游天下獨,歷盡滄桑取真經(jīng)。只為教化世人。唐僧師徒沿途降妖伏魔,到達(dá)西天,取得真經(jīng),修成正果的故事,以無量無數(shù)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辭,釋佛法淵博。
唐僧是虛構(gòu)的人物,與歷史上的真實人物玄奘法師是有區(qū)別的。 唐僧,俗家姓陳,名祎,小名江流,法號玄奘,號三藏,原為佛祖第二弟子金蟬子投胎。他是遺腹子,父親是金科狀元陳萼(字光蕊),母親是大唐開國元勛兼宰相的殷開山之女殷溫嬌(又名滿堂嬌)。父親奉命赴任江州州主,在洪江船上被船夫劉洪打死,推入水中,母親被其霸占;接著劉洪冒名頂替,做了江州之主。
一日,殷溫嬌被南極星君托夢,得知觀音菩薩送她一個兒子(送子觀音,孩子即金蟬子轉(zhuǎn)世之軀),產(chǎn)下幼子后,害怕劉洪回來淹殺陳光蕊唯一的骨血,所以趁劉洪公差之際,將幼子放在木板上(老版西游記電視劇改作大盆),并咬去幼子左腳上一個小指,作為日后相聚的驗記,并附上血書一封。幼子順江水漂到金山寺,被金山寺長老法明和尚養(yǎng)育成人,十八歲時為他剃度受戒。
陳光蕊沉入洪江水底,被洪江龍王所救,后來與玄奘、殷溫嬌團(tuán)聚。劉洪也被繩之以法。一家人回到京城相府,歡舉團(tuán)圓會。唐王李世民升陳萼為學(xué)士之職,隨朝理政。玄奘立意安禪,送在洪福寺內(nèi)修行。殷溫嬌竟
然從容自盡,此后,玄奘自到金山寺中,報答法明長老。
又由于涇河龍王私改雨數(shù),犯了天條,于是向唐太宗求情,讓人曹官魏徵留情,可是始料未及的是魏徵在與唐太宗對弈的時候睡著,在夢里斬殺了龍王。龍王陰魂不散,夜夜找太宗理論,雖有秦瓊、尉遲恭(即武門神)宮門鎮(zhèn)鬼,但是太宗還是死去,到了陰曹地府,好在得到判官崔玨的幫助,逃出輪回,最終還魂。所以太宗開設(shè)水陸大會,超度亡靈。就在化生寺中,與玄奘相遇;又得到觀音菩薩與惠岸行者木叉的點化,立志西行,取回大乘佛法三藏,以普度眾生,永葆江山。
太宗與玄奘結(jié)為兄弟,以素酒(果酒)送他啟程,并命兩名侍從作伴。但是走到雙叉嶺時,侍從被三個妖魔所吃,自己被太白金星解救(老版西游記電視劇刪除)。后來遇到猛虎,被獵戶劉伯欽殺虎解救,并由劉伯欽送至兩界山(即五行山),遇見孫悟空,收為徒弟。
在取經(jīng)的路上,唐僧先后收服了三個徒弟:孫悟空、豬八戒、沙僧。【金蟬子投胎——旃檀功德佛 】誠實善良,一心向佛,膽小怕事,迂腐,鑒別能力差。
孫悟空又名孫行者、悟空、外號美猴王、號稱齊天大圣。東勝神州傲來國花果山靈石孕育,因迸裂,見風(fēng)而化作靈明石猴。在花果山中,有一群猴子指著花果山的瀑布說了一聲,有誰敢進(jìn)去,為我們尋個安家之地,不傷身體者,我等拜它為王,石猴發(fā)現(xiàn)水簾洞,并借此機(jī)會將“石”字隱去了,稱作"美猴王"。后為尋求長生之道,獨自漂洋過海,歷經(jīng)八九載,學(xué)會了講人言、行人禮,跋山涉水,看透了人世間的追名逐利,最終在西牛賀洲靈臺方寸山拜菩提老祖為師,習(xí)得金丹術(shù)、地煞術(shù),七十二般變化和觔斗云(又作筋斗云)之本領(lǐng)。一旦得道,丹心清涼,身體輕盈。周身有八萬四千根變化毫毛。兵器為從東海龍王那搶來的“天河定底的神針鐵”,又叫如意金箍棒,重一萬三千五百斤。此后,孫悟空自封為齊天大圣,大鬧天宮,被如來佛祖壓在五行山下,無法行動。五百年后唐僧西天取經(jīng),路過五行山,揭去符咒,才救下孫悟空。孫悟空感激涕零,經(jīng)觀世音菩薩點化,拜唐僧為師,同往西天取經(jīng)。取經(jīng)路上,孫悟空降妖除怪,屢建奇功,然而三番兩次被師傅唐僧誤解、驅(qū)逐。終于
師徒四人到達(dá)西天雷音寺,取得真經(jīng)。孫悟空修得正果,封為斗戰(zhàn)勝佛。
孫悟空悟性極高,在菩提老祖數(shù)十弟子中,是唯一一個能打破祖師盤中迷的弟子,所以當(dāng)孫悟空打破最后一個迷(三打戒尺)后,祖師才決定秘傳衣缽于他。
孫悟空得道之后,名利熏心,入地府銷死籍,上天宮盜蟠桃,目中無人,故此受到五百年五行山壓身,吃銅丸喝鐵水之劫難 ,原著稱之為“惡貫滿盈”,作者筆下的孫悟空,在這個時期是個反面教材式的人物(影視作品改成英雄壯舉,完全顛覆原著);后來經(jīng)歷五百年了悟,終于通透,才等來出山的機(jī)緣。原著的孫悟空是一個非常飽滿的藝術(shù)形象,由善到惡,再由惡到善,是人心的變化過程。
豬八戒,西游記中人物。法號悟能,是唐僧的二徒弟,原來是玉皇大帝的天蓬元帥,因調(diào)戲嫦娥被逐出天界,到人間投胎,卻又錯投豬胎,嘴臉與豬相似。它咬殺母豬,打死群彘,又招贅到福陵山云棧洞的卵二姐家,想不到一年卵二姐卻死了,只留下一個洞府給他。至此棲身云棧洞,自稱“豬剛鬣”。
觀音菩薩賜法號悟能,唐僧西去取經(jīng)路過高老莊,豬八戒被孫悟空收服,被唐僧收為二徒弟后,為讓其繼續(xù)戒五葷三厭,唐僧給他起了個別名叫“八戒”。八戒從此成為孫悟空的好幫手,一同保護(hù)唐僧去西天取經(jīng)。他會天罡三十六變身術(shù),能騰云駕霧,使用的兵器是九齒釘耙。八戒性格溫和,憨厚單純,力氣大,但又好吃懶做,愛占小便宜,貪圖女色,經(jīng)常被妖怪的美色所迷,難分?jǐn)澄摇K麑熜值脑捬月犛嫃?,對師父忠心耿耿,為唐僧西天取?jīng)立下汗馬功勞,是個被人們喜愛同情的喜劇人物。
八戒性格溫和,憨厚單純,力氣大,嘴巴甜。但好吃懶做,愛占小便宜,貪圖女色,經(jīng)常被妖怪的美色所迷惑,難分?jǐn)澄?。豬八戒貪吃貪睡,自私自利,好進(jìn)讒言。他常常想作弄人,但不是搬起石頭來砸自己的腳就是作繭自縛。為什么連這樣一個人也最終修成正果,被如來佛封為“凈壇使者”。這與豬八戒的知錯就改,能聽取領(lǐng)導(dǎo)和同事的意見有重要聯(lián)系(其實這與悟空的‘督促’有
很大關(guān)系),做到了懸崖勒馬、甚至是浪子回頭。在取經(jīng)事業(yè)中的他對師兄的話還算得上言聽計從,對師父忠心耿耿,總算是為西天取經(jīng)立下汗馬功勞,才有凈壇使者的美好結(jié)果吧。
《西游記》是具有濃郁象征意味的神魔小說的代表作,而豬八戒則是作者吳承恩在這部作品中著力塑造的一個喜劇典型。在他的身上既有人地吃苦耐勞、憨厚率直的品質(zhì)以及貪婪自私的本性,又有神的本領(lǐng),同時還有豬的形體特征,這充分體現(xiàn)了作者把人性、神性、豬性地完美結(jié)合。
八戒的星座——按照性格分析,豬八戒毫無疑問是雙子座,懂得變通,貌似圓滑卻很忠厚,毛病雖多卻也可愛。沒煩沒鬧,沒心沒肺??此埔娬l愛誰,花心好色卻永遠(yuǎn)惦記著家里的妻子高翠蘭。
沙僧沙悟凈,為我國古代小說四大名著之首的《西游記》中人物角色,俗稱沙和尚,原為天宮玉皇大帝的卷簾大將,因打破了琉璃盞,觸犯天條,被貶出天界,在人間流沙河興風(fēng)作浪,危害一方。后經(jīng)觀音點化,賜法號悟凈,一心歸佛,同八戒、悟空一同保大唐高僧唐玄奘西天拜佛求經(jīng)。
沙悟凈外貌丑惡,但性格淳樸憨厚,從電視劇《西游記》里他喊“大師兄”那種厚重的聲音和真誠的眼神可以看出來。他不象孫悟空那么叛逆,也不象豬八戒那樣好吃懶做、貪戀女色,自他放棄妖怪的身份起,他就一心跟著唐僧,正直無私,任勞任怨,謹(jǐn)守佛門戒律。雖然個性不鮮明的他戲份不多,但他是《西游記》里不能缺少的人物。因為他在四人中起到平衡作用。大家可以假想一下,沒有他的取經(jīng)之路,互不服氣的孫、豬二人的爭吵會把那個死板的唐僧折磨到精神分裂!沒等妖怪來襲,唐僧就先被兩個徒弟氣吐血了!盡管大家把更多注意力投向神通廣大的悟空和笨拙搞笑的八戒,但相信一提起沙僧,人們的心里會產(chǎn)生一種平和,發(fā)出一聲贊嘆:憨厚的人是最可愛的!
沙僧原先是天宮中的卷簾大將。這個職位在天庭是非常尷尬的,究其職責(zé)也只是為玉皇大帝進(jìn)出門的時候掀
門簾一類的工作。這個工作一方面說明了天宮中人浮于事,一方面也說明了沙僧一直在天宮中不得志。至少從他一路跟隨唐僧取經(jīng)和占流沙河為王的實際來看,他在天宮中應(yīng)該可以得到一個更好的位子。這也是他為什么在打碎了玉帝的琉璃盞及被貶下界的原因。琉璃盞在天宮想不過是一件普通器物,但卷簾大將卻因失手打破一個酒杯就遭天譴,未免有些說不過去。打碎一個酒杯和打碎夜明珠(白龍馬)、調(diào)戲嫦娥(豬八戒)竟然一個罪名,這不得不說時玉皇大帝早已經(jīng)想廢掉這個“卷簾大將”。因此,原本躊躇滿志的卷簾大將沒有受到天庭重用下界為妖就能說得通了。當(dāng)他一心向善,又深得觀音和唐僧的賞識(畢竟一路上唐僧只收了三個徒弟),因此沙悟凈才知恩圖報,為修正果一路上對唐僧忠心耿耿。
因此,如果說在《西游記》中豬八戒是一個富有喜劇色彩的角色,沙僧則是一個略帶憂傷的悲情人物了。這樣一個人物成為《西游記》這樣一部奇幻文學(xué)的主角,他的筆墨分量自然要比另外幾位主角輕了不少。
白龍馬,西游記中人物。提起白龍馬,很多人恐怕都說:這不是唐僧的徒弟。確實,我們只要談到唐僧師徒,很少把白龍馬也算上去,甚至很多的小說里也說唐僧師徒四人怎么怎么樣。但是,白龍馬也照樣是觀世音點化給他唐僧的。白龍馬把唐僧的坐騎吃掉,然后大戰(zhàn)孫悟空,觀音菩薩才出現(xiàn),從這里可以看得出,都像是天庭安排好的;還有,白龍馬一直以老四自居的。還記得黃袍怪吧(那時候悟空三打白骨精被不明真相的唐僧趕回花果山了),把唐僧抓去的時候,八戒準(zhǔn)備回他的高老莊,這時候白龍馬對八戒說了一句話:“二師兄,你快去請大師兄來,可解救師傅”,而八戒到花果山以后,悟空也說:“沙師弟呢,還有小白龍呢,他們也能保護(hù)師傅啊”。雖然簡單幾句話,也由此可見一斑,白龍馬在這個團(tuán)隊里是老四,也就是說是唐僧的四徒弟,他的任務(wù)和三個師兄不同而且還要艱巨,除了要保護(hù)唐僧以外,還要馱著唐僧歷盡十萬八千里取到真經(jīng)。
小白龍原來是西海龍王敖閏殿下的三太子,名字叫敖烈。因婚變縱火燒了殿上玉帝賜的明珠,觸犯天條,犯下死罪,幸虧大慈大悲的南海觀世音菩薩出面,才幸免于難,被貶到蛇盤山等待唐僧西天取經(jīng)。無奈他不識唐僧和孫悟空,誤食唐僧坐騎白馬,后來被觀世音菩薩點化,鋸角退鱗,變化成白龍馬,皈依佛門,取經(jīng)路上供唐僧坐騎,任勞任怨,歷盡艱辛,終于修成正果,取經(jīng)歸來,被如來佛祖升為八部天龍廣力菩薩。 后在化龍池得復(fù)原身,盤繞在大雷音寺的擎天華表柱上。
白馬非馬。從出身來看,他是雄霸一方的西海龍王之子,其受罰是“因縱火燒了殿上明珠”而被父王“告了忤逆”,這一點他和孫悟空的“大鬧天宮”、唐僧前世金蟬子不
敬佛法類似,都是主動的叛逆行為。在觀音收服的眾人中,他的任務(wù)與孫悟空等人是不同的,其他三人是“做個徒弟保護(hù)唐僧”,而他卻是“做個腳力駝著唐僧”,這個角色便決定了他除了在鷹愁澗與孫悟空斗法和在寶象國斗黃袍怪外,再沒有展示自己的機(jī)會了。但是,正如觀音所說:“你想那東土來的凡馬,怎歷得這萬水千山?怎到得那靈山佛地?須是得這個龍馬,方才去得。”在過流沙河討論背唐僧過河時,更是借八戒和悟空之口,指出馱唐僧之難。而白龍馬確實是唐僧的忠實承載者,默默地承擔(dān)起這個艱巨任務(wù),其作用可謂大矣,其功勞可謂高矣。
但是,《西游記》中,龍馬的形象有了較大的變化,火龍成了玉龍,受罰的原因也由無意的“行雨差遲”變成了故意“縱火燒了殿上明珠”,而被自己的父親“表奏天庭,告了忤逆”。同時作者還很大程度地提高了白龍馬的地位。在此之前,白馬在取經(jīng)途中主要作用就是干體力活--馱唐僧或者經(jīng)卷。除了《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中的那匹識途的赤色老馬外,宋代志盤《佛祖統(tǒng)記》“二祖三藏玄奘法師”條也敘述了“祗羅國王賜(玄
奘)青象、白馬,以助馱載”,另外在《大唐三藏取經(jīng)詩話》“經(jīng)過女人國處第十”敘“女王遂取夜明珠五顆,白馬一匹,贈與和尚前去使用。”而在《西游記》中,白龍馬雖然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還是扮演著腳力的角色,即“馱負(fù)圣僧來西”和“馱負(fù)圣經(jīng)去東”,但是在危急關(guān)頭他仍會挺身而出,顯出英雄本色。如“邪魔侵正法,意馬憶心猿”中,唐僧被誣,悟空被逐,八戒無蹤,沙僧被俘,他為救唐僧,現(xiàn)身和黃袍怪大戰(zhàn)一場,雖然最后落敗了,卻也露了挺大的臉,而且是他力主請大師兄孫悟空出山,成為扭轉(zhuǎn)這一場戰(zhàn)斗局勢的關(guān)鍵性的人物。同時,他雖然是腳力,但在《西游記》中已經(jīng)被賦予更加豐富的意義。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