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認為動物沒有思想不夠聰明、沒有情感冷若冰霜,或者只承認經過訓練的動物才具有某種才能,那就大錯特錯了。科學家的研究表明,許多動物都具有不遜于人類的情感,在某些方面,有些動物甚至比我們人類還聰明呢!
親情愛情皆擁有
美國研究人員戴安·福西在盧旺達領導一個大猩猩研究觀察站達18年之久,她的研究表明,大猩猩之間也有著神圣的愛。她曾經觀察過一只尋找父愛的小猩猩,它經常坐在那里,欽佩地注視著父親的臉。每當與父親關懷的目光不期而遇時,小猩猩幼小的身體便幸福地戰(zhàn)栗起來。
動物中同樣擁有母愛,這種母愛有時甚至可以表現(xiàn)為一種偉大的獻身精神。美國作家安妮·達格和布里斯托爾·福斯特在《長頸鹿》一書中詳細描繪了這樣一幅場景:6只長頸鹿正在低頭吃草,一頭兇猛的獅子突然向它們撲了過來,長頸鹿四散逃命。一只小鹿逐漸跟不上了,母鹿看到這種情形便停了下來,將生死置之度外的母鹿用自己的身體把小鹿和饑餓的獅子隔開,用前腿一次又一次地打退獅子的進攻。經過長達1個小時的拉鋸戰(zhàn),獅子終于放棄了幾乎已到嘴邊的美味,不情愿地走了。
動物的愛,不僅存在于父母和孩子之間,雄性和雌性動物之間,往往也擁有一種超越性愛和繁衍后代關系的情感。比如,天鵝等雁亞科動物,雄性和雌性之間普遍存在著相互愛撫和依戀之情,而虎皮鸚鵡則是動物界中讓人羨慕不已的愛情伴侶。
非洲的羚羊素有“敬老”的美名,小的在休息時,如果看見有老的站在一邊,就不敢躺下。駱駝在沙漠上奔波,背上積滿了沙土,每當休息時,小駱駝就爬上去,在老駱駝的背上舔了又舔,既是除塵,也是慰問。黑魚在產卵時,眼睛看不見,小魚孵化出來后,為照顧媽媽,寧愿犧牲自己,游進媽媽的嘴里去喂食,經常被媽媽一不小心吃進肚里。
當兩頭大象意外相逢的時候,它們便相互朝著對方飛奔過去。在會合之后,它們把頭高高揚起,讓長長的大鼻子相互纏在一起,互相抵觸長牙,兩支大耳朵扇動不止,與此同時,它們還不停地跺腳和嘶叫,以此來表達高興之情。
動物也有悲傷痛苦的時候。動物生態(tài)學者康拉德·洛倫茨通過對灰雁的研究證實了這一點。如果一對灰雁夫妻中有一只不幸死亡,那么還活著的另一只便傷心欲絕。它會變得消沉,無精打采,整日耷拉著腦袋,兩眼呆呆地愣神,沉湎于過去的美好時光不能自拔。
救死扶傷賽天使
一只野兔受傷后,它的同伴會弄來具有鎮(zhèn)痛和止血作用的黏性蛛網,敷在受傷者的傷口上。當獾發(fā)現(xiàn)自己的幼崽患有皮膚病時,竟會每天堅持帶領小獾到附近的礦泉水中洗浴,直到小家伙健康如初為止。山鷸會給另一只受傷的同類上夾板,促其傷體早日康復。這種原始的夾板是用泥和樹皮或莖皮做成的,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大象是當今世界陸地上最大的動物,也是最聰明的動物之一。在贊比亞盧安瓜自然保護區(qū)發(fā)生的大象求醫(yī)的故事,曾一時成為人們的美談。一天清晨,保護區(qū)的工作人員剛打開大門,見一只大象站在門口高聲吼叫,管理人員沒有在意。第二天清晨,那只大象又在門口發(fā)出凄楚的叫聲,管理人員感到奇怪,便跟隨大象來到一群象中,發(fā)現(xiàn)一只被打傷的象躺在地上,發(fā)出痛苦的呻吟。經過管理人員20多天的精心醫(yī)治,受傷的大象終于痊愈。
動物救死扶傷的利他行為不僅僅發(fā)生在同種個體之間,在異種動物中也常常見到這種行為。一只母豹不知什么原因拒絕為其幼崽哺乳,飼養(yǎng)員將豹崽送與一條哺乳期的母狗代奶,結果母狗對幼豹的愛護竟勝過對自己的愛子。在非洲的西南部地區(qū),科學家在野外考察中看到過一件奇怪的事情:一只小羚羊和一頭野牛結伴而行,羚羊在前,野牛在后,每走幾步,野牛便哀叫一聲,小羚羊也回頭叫一聲,似乎在回答野牛的呼喚。小羚羊若走得太快了,野牛就高叫一聲,小羚羊馬上原地立定,等野牛跟上了再繼續(xù)前行。在好奇心的驅使下,科學家們走近細看,原來野牛的兩眼紅腫得厲害,單獨行動已經十分困難。
“舍己救人”講奉獻
在加拿大南部和美國中北部的大草原上,生活著一種體型較小的草原狼。獵人在圍捕這些狼的時候,往往會放出鷹鷲。當鷹鷲發(fā)現(xiàn)目標時,會對狼實施追逐,引導獵人進行圍捕。人們發(fā)現(xiàn),經常會出現(xiàn)這樣一種情況,被鷹鷲發(fā)現(xiàn)的狼一邊大聲狂叫通知同伴躲避,一邊拼命奔跑將鷹鷲吸引到自己身邊,讓同類得以逃脫獵人的包圍。
這種現(xiàn)象在狼襲擊鹿群時往往也會出現(xiàn),最早被狼發(fā)現(xiàn)的鹿并不朝同伴方向逃避,而是將狼吸引到遠離同伴的地方,藉此讓同類擺脫狼的襲擊。動物的這種“獻身”精神,如何從進化論的角度加以解釋呢?
美國動物行為學家漢米爾頓認為,動物的“奉獻”精神說明了這樣一個事實,就是動物中存在“血緣淘汰”進化現(xiàn)象。漢米爾頓觀察到,北美草原狼在親子和其他幼狼共同遇到危險時,往往是先救援其他幼狼而非自己的親子,這種看似“舍己救人”的行為其實從遺傳角度上看是有道理的,因為親子身上的遺傳基因有相當部分和自己是重復的,而先救助其他小狼,對保持狼群整體遺傳基因絕對數量是有利的。“血緣淘汰”進化理論認為,進化的核心應該首先著眼于種群的利益,而非具體的個體,好像這些動物已經意識到“沒有集體,哪來個人”的道理。
“血緣淘汰”最極端的例子是蜜蜂和螞蟻的不孕現(xiàn)象。我們知道,一個蜂巢里只有一只蜂王,而全體蜜蜂辛勞采蜜喂養(yǎng)的并非自己的親子。那么,不通過蜂群群體繁殖又怎能保證蜂群群體進化呢?科學家認為,蜜蜂是屬于雄性單倍體的昆蟲,即雄蜂體內只有一組染色體,而雌蜂體內和大多數高等動物一樣,具有兩組染色體。因此,雄蜂體內的遺傳基因只有雌蜂的一半。同一蜂巢中,雌蜂之間遺傳基因有3/4是重復的,這種重復率比一般動物要高許多。正因為如此,從遺傳基因絕對數來看,通過個體基因遺傳來促進蜂群進化的意義已經不大。于是,蜜蜂選擇了大部分不孕,而僅留下個別雄蜂的特殊的“血緣淘汰”進化方式。
印度等地曾出現(xiàn)過猴娃和狼孩,海洋中也曾有屢次援救溺水者的“海豚英雄”,這些看似很難理解的救助行為,其實是動物在進化的長河中形成的一種本能,只不過這種本能在激烈的為生存而競爭的環(huán)境中漸漸迷失了,只在特定的條件下偶然重現(xiàn)罷了。
摘自《百科知識》2013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