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朋友給我打來電話,說他在網(wǎng)上買了我的一本電子書。我不知道自己的書居然還有電子版銷售,于是,我上網(wǎng)去看了一下,那本可以在手機和平板電腦上閱讀的電子書,封面設(shè)計得還是比較宜人的,只是我卻聞不到書香。
雖說新的閱讀方式終將成為氣象,不聞書香,也可以有別樣新鮮的體驗,但曾經(jīng)聞過的書香,卻是久久揮之不去的。對于我而言,許多的書因為它的氣味讓我記住了它,同時也記住了一截時光,一段故事,一個人。喜好聞書香,大概始于我上學(xué)念書時吧,每當(dāng)新課本發(fā)下來時,我總會一次次地用手輕輕撫摸書封,一次次地嗅聞從書中發(fā)出來的氣味,有時還會將臉龐緊緊地貼在書頁上。所以,我可以閉起眼睛,憑著氣味準(zhǔn)確地說出這是我讀過的幾年級的書,甚至能清晰地分辨出這是語文書,還是數(shù)學(xué)書。
我們常說的“書香”,源自于靈香草。靈香草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屬報春花科,又名蕓香草。宋代的沈括在《夢溪筆談》中這樣描寫道:“古人藏書辟蠹用蕓。蕓,香草也,今人謂之七里香者是也。葉類豌豆,作小叢生,其葉極芬香,秋間葉間微白如粉污?!睘榱朔乐贵枷x咬噬書籍,古人遂將蕓香草置于書中。蕓香草有一股清香之氣,故而打開夾有蕓香草的書時,也就香氣襲人了。唐代著名的狀元宰相常袞有詩云:“墨潤水文繭,香銷蠹字魚?!焙髞?,現(xiàn)代印刷術(shù)普及,書香又添了一層油墨之味。其實,在我看來,書香并不僅僅是蕓香草的清香,也不僅僅是油墨的芬芳,當(dāng)閱讀已然成為一種生命狀態(tài)時,那書中散發(fā)出來的就是生活的氣味、人生的氣息了。
一想到《明刊名山圖版畫集》,一股樟木香味就會在我鼻尖彌散開來。那本書是父親1973年冬天的時候買的,他告訴我說,這書里的五十五幅版畫,都是明代崇禎年間刊行的《天下名山勝概記》一書的插圖,將傳統(tǒng)的山水畫鐫刻到版畫中,非常精美。那時的我還是個十五歲的少年,沒有去過什么地方,所以,我把這本書當(dāng)作了寶貝,放在我們家的一只鐵皮箱里。不知為什么,當(dāng)我把書中的每一幅畫都看完,相當(dāng)于走了一遍黃山、雁蕩山、衡山、九華山、嵩山、太行山時,突然間,我聞到了從書中發(fā)散出來的樟木香味,而且直到今天,只要說起樟木香,我便將之與這本書貫聯(lián)起來。有些事真的無法解釋,我不明白這樟木香味從何而來,是因為版畫中透出的木質(zhì)感,還是那一座座靈山在我心里撒播的馥郁芳香?
那天,冬日晴好,陽光暖和,我把被子曬在了窗臺上,午后,收回來的時候,我驀然嗅到一股仿佛熟悉的氣味。兔耳花?三葉草?枸杞子?好像都不是。我連忙打開書櫥,從里邊抽出了羅曼·羅蘭的《約翰·克利斯朵夫》,這時,我一下子想起來了,這是棉花的味道。二十二歲那年我以言惹事,生活在充滿敵意的環(huán)境中,心情非常壓抑。早春的一天,我獨自來到郊外,就是在那片棉花地里,我讀完了這本給我?guī)碓S多勇氣和力量的書。循著汲取了充盈陽光的棉花的味道,我再次捧起曾留下一抹馨香的自己喜愛的書,縷縷書香讓我回憶起那些已經(jīng)遠(yuǎn)逝的過去的時光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