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陽 安徽省教育廳總督學(xué),國家督學(xué)。高校兼職教授、碩士生導(dǎo)師。長期從事教育行政管理工作。著有《教育路上行與思——明陽教育散文選》、《我的母親我的家——明陽詩歌散文選》等。
很小就認(rèn)識“酒”了。站在母親賣百貨的柜臺前,仰頭看打酒的人將瓶子放柜臺上面,這時母親將漏斗插進(jìn)瓶口,一手掀開蓋在壇子口上的沙袋,一手將酒提子伸進(jìn)酒壇里,舀滿酒,緩緩倒進(jìn)買酒人的瓶中,酒的香味瞬間在四周彌漫開來。唯一不用瓶子打酒的是一位姓徐的醫(yī)生,他進(jìn)店時,一手拿只藍(lán)花邊碗,一手托著兩個剛剛出油鍋的獅子頭,樂呵呵地站在柜臺旁,母親在他碗里剛斟上酒,他就低頭深深地喝上一口,慢慢仰起頭,長長噓口氣,這才靠在柜臺上,一小塊一小塊地嚼著獅子頭,一小口一小口地喝酒。他黑黑的臉膛漸漸泛出潮紅,話也多起來,偶爾還逗盯著他喝酒的小孩玩。后來我讀到魯迅先生的《孔乙己》時,總是想起這位站著喝酒的家鄉(xiāng)小鎮(zhèn)醫(yī)生。
父母親也喝點(diǎn)小酒,一般在冬天的下午,多以花生米下酒。父母給五分錢,我便去街西頭吳老伯家買花生米。裝花生米的鐵桶放在草織的桶里焐著,吳老伯打開桶蓋,抓一把花生米放在小盤秤上,秤桿高高翹起,吳老伯又添了幾粒,這才用紙包成個菱角形的紙包遞給我。父母喜歡把酒燙熱喝,是用陶制的酒壺,把酒放在煤爐上邊煨,壺里的酒咕咕地響,酒氣從壺嘴冒出,滿屋酒香。父母偶爾也叫我喝一口,哎呀,一團(tuán)火從喉嚨滾到胸中,眼淚差點(diǎn)下來了……后來我想,那大約是父母年輕時幸福的時光了。
全家人圍坐一起喝點(diǎn)酒的是過年,這大概就叫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吧。家鄉(xiāng)的習(xí)俗是早過十五晚過年,過年時,暮色降臨,屋外鄰居家的爆竹聲漸漸響起,由疏到密,由小到大,此起彼伏,后來呼呼作響,竟如涌動的潮水聲一般。屋內(nèi),紅彤彤的蠟燭、紅彤彤的燈籠、紅彤彤的春聯(lián),滿屋生輝。餐桌上再點(diǎn)盞煤油燈,哈,一桌子菜,咸雞、咸魚、咸肉、糯米圓子、鮮魚、紅燒肉、藕炒肉絲、白菜豆腐……還有兩大碗和粉,熱氣騰騰,香味撲鼻。母親做的和粉最好喝,那是將新鮮雞雜切碎加油鹽蔥姜爆炒,倒入稀釋的豆粉,煮沸時盛入碗內(nèi),撒上去皮搗碎的花生米瓣,再撒上些香菜葉,滴上幾滴小磨麻油,香噴噴、稠乎乎、鮮滋滋的。待菜準(zhǔn)備停當(dāng),母親用腰間的圍裙擦擦手,從箱子里翻出一瓶收藏半年多的“西鳳”或“雙溝大曲”,打開,不分大小,每人倒一小杯,說聲“過——年——了”,大家抿上一小口,開始了一年一度的年夜飯。
會飲酒的人講究喝個情調(diào)。我以為有兩首詩確是寫出了飲酒的情調(diào)。一首是唐代白居易的《問劉十九》,寫的是“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日暮天寒,風(fēng)雪將臨,想找三五朋友喝酒敘話,享受風(fēng)雪中室內(nèi)的溫馨和閑適,這種體驗(yàn)揣想多數(shù)人都有的,但“其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唯詩人白居易道出其中三味,給人以藝術(shù)享受。再一句是杜甫《贈衛(wèi)八處士》寫到的“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說的是杜甫于“烽火連三月”的戰(zhàn)亂之際,到居住在鄉(xiāng)間的老友衛(wèi)八處士家受到熱情接待的情景。這“夜雨剪春韭”情景倒真經(jīng)歷過。那是下放農(nóng)村時一個春雨瀟瀟的晚上,幾個同學(xué)閑來無事,相約去看望一位住在十多里外的回鄉(xiāng)同學(xué),講是看望他,實(shí)則想去蹭頓飯吃。大約晚上九十點(diǎn)鐘我們摸到他家,夜半敲門,又驚又喜,敘明來由,幾個人便頂著蒙蒙細(xì)雨去菜園里割韭菜,回到家又從雞窩掏出七八個雞蛋,來個韭菜炒雞蛋;再煮上一鍋雪白的新米飯,飯頭上蒸些咸菜;又去村里小店打些白酒,幾個人就著昏黃的煤油燈推杯換盞,酒酣耳熱之際,敘了許多過去的友情,又作了些“茍富貴無相忘”的承諾和希望。那酒喝得……時至今日,難以忘懷。
要說起酒文化,歷史上這飲酒趣事頗多,所謂“古來圣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傳詩仙“李白斗酒詩百篇”;歐陽修“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作千古名篇《醉翁亭記》;書圣王羲之與群賢“曲水流觴”而成就絕代佳作《蘭亭集序》,更有三國曹操“青梅煮酒論英雄”。不過,話說回來,這都是圣賢名人之樂,陽春白雪,知道就了,不敢胡亂攀附,咱還是講小戶人家喝酒之樂。以我之見,飲酒之樂在酒而不在菜,你看,或香椿拌豆腐,或油炸花生米,或咸鴨蒸黃豆,或鹵些雞翅鴨爪,其實(shí)有其中一樣足矣。我住六安路口時,晚上沿街散步,常見路邊屋檐下一老者,兀自坐一把竹椅之上,面前擺一方凳,方凳上置一盤、一盞、一雙筷子,盤里一個魚頭。老人就于這人來車往燈紅酒綠之中淺斟慢酌,我去時如此,回來依然,老人究竟是品酒抑或咀嚼這人生世事,不得而知。我還有個感受是飲酒之樂可遇不可求。打小至今喝酒無數(shù),可真正痛快的就那么幾次。其中風(fēng)雨夜與鄰居通宵圍爐對飲令人難忘。那年,肥西暴雨成災(zāi),我家所住一樓水深齊腰,我與一班兄弟將家中衣物放置樓上鄰居家,再將桌椅板凳衣柜書櫥等家具高高架起,再將妻兒安頓好,人困馬乏,不覺夜半時分。這時,二樓鄰居約我去他家喝酒,兩人圍爐坐下,好家伙,爐子上一大鍋豬肉燉豆腐,咕咕直冒泡,旁邊竹籃里是洗得干凈的菠菜、青菜、粉絲、千張。幾杯酒下肚,這身子漸漸暖和,這精氣神也好起來。兩人你來我往,邊吃邊喝邊聊,肉吃完了加菜,湯燒干了加水,味淡了加油鹽,旁邊有一塑料桶白酒呢,足夠喝。只喝得云開霧散,金雞報曉,這才握手言別,相約來日再聚。話是這樣說,但時過境遷,一晃數(shù)年,再無那樣的機(jī)會和氛圍了。這古往今來寫普通人飲酒之樂的倒也不少,唐人王駕《社日》尤好:“鵝湖山下稻粱肥,豚柵雞棲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
關(guān)于品茶,《紅樓夢》第四十一回“櫳翠庵茶品梅花雪”里妙玉有“三杯論”,即“一杯為品,二杯既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飲牛飲騾了?!?nbsp;我想,這飲酒大致與品茶相似,也不可多飲,喝得恰到好處,與人交談則更親和,寫字作畫會更得心應(yīng)手。記得1994年秋一天早晨,妻攜子回娘家,中午我外出與友飲酒,歡飲竟日,至晚歸,微醉。此時思緒連綿,感念妻子持家艱辛,感嘆自己中年至而事業(yè)無成,愧對妻子,淚水如注,作《與妻書》詩一首:“一家有女百家求,吾妻年少也風(fēng)流。覓得寒門結(jié)連理,相夫教子初白頭。年至四十方不惑,樹到葉黃已臨秋。歲月如梭我亦老,人生苦短以何酬?!苯袢障雭砣杂X這酒后之詩發(fā)乎于心。
按妻子的話說,我屬于“喝酒太實(shí)在”那種人。我也就這么個人,一桌人坐下來,年長的得喝吧,以示尊敬?。荒贻p的不能不喝,不能“衣帽取人”啦;不喝酒的喝不喝,那也得喝,“寧丟一村,不丟一戶”嗎,就多這兩杯酒嗎!好,一來二往,這酒就喝高了。有時還“實(shí)在”到別人要我喝半杯我非喝滿杯的地步。經(jīng)年累月,“酒德酒品酒量好”的名聲有了,可人受罪了,“立身苦被浮名累”,酒場亦如此。多飲酒有誤事的時候,尤其年輕時。大學(xué)畢業(yè)后,我分配到一所鄉(xiāng)村師范工作,一直努力想調(diào)到高校教書,后經(jīng)同學(xué)張勁秋引薦,安徽大學(xué)同意我試講,但就在這試講的頭一天晚上,在妻子老領(lǐng)導(dǎo)女兒婚禮上喝多了,夜半時分,慢慢醒來,猛然想起明天一早要趕到安徽大學(xué)試講,頓時驚出一身冷汗……事已至此,后悔無用,于是振作精神,趕緊起床,頂風(fēng)冒雨,從縣里乘早班車趕到合肥、趕到學(xué)校。雖然僥幸通過試講,雖然因縣里不肯放人而未能如愿,但此次驚險記憶深刻,每臨大事,再不敢貪杯。至于因喝酒而未能更多陪陪年邁的父母,因醉酒令妻子擔(dān)憂傷心,因酒后批評語言苛刻讓孩子委屈,這些事也是有的,只是如今父母已逝,往事蒼茫,“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見者親也!”也只能深藏于心底了,只是偶爾浮上心頭,恰如秋雨漫天,愁腸百結(jié),一種對父母妻兒的“負(fù)罪感”揮之不去,日久彌深。
西人說:葡萄酒是上帝的恩賜,因?yàn)樗苁谷松硇挠鋹?。曹操曰:“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民間更有“一醉解千愁”之說。但佛教認(rèn)為酒能亂人的本性,主張戒酒。北宋哲學(xué)家邵雍倒是自成一說,他的《善飲酒吟》曰:“人不善飲酒,唯喜飲之多。人或善飲酒,唯喜飲之和。飲多成酩酊,酩酊身遂疴。飲和成醺酣,醺酣顏遂酡?!闭f的是不善飲酒的人見酒就要一醉方休,善飲酒的人飲酒有度。適度飲酒舒筋活血,有益健康;而酩酊大醉則易成禍害,意在警示世人把握好飲酒的度。這倒契合了儒家“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中和”之說。哎,這一講倒讓我想起《孔子觀于魯廟》的典故來了。孔子在魯桓公廟里參觀,看到有一只傾斜的器皿在那里??鬃訂柺貜R的人說:“這是什么器皿?”守廟的人說:“這大概是放在座位右邊來警戒自己的器皿?!笨鬃诱f:“我聽說君主座位右邊的器皿,空著就會傾斜,灌入一半水就會端正,灌滿水就會翻倒。”孔子回頭對學(xué)生說:“向里面灌水吧!”學(xué)生舀了水去灌它。灌了一半就端正了,灌滿后就翻倒了,空了就傾斜著。孔子感慨地嘆息說:“唉!哪有滿了不翻倒的呢?”孔子的這段話警示后人“虛則欹,中則正,滿則覆”。深一層說,孔子這里闡述的是“中庸之道”。“中庸之道”就是手持兩端,不偏不倚,不偏不倚的前提是手持兩端,就是最激進(jìn)和最保守的意見都要顧及到,然后達(dá)到不偏不倚的效果。再簡單說,就是處理事情都有個度,這個度把握的越好,事情處理愈好。回到飲酒話題上,就是發(fā)乎情,止乎禮,進(jìn)退有度,為飲酒上品。
“桃李春風(fēng)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黃庭堅《寄黃幾復(fù)》)。這時光過起來真快,可謂“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如今這身體、興致、酒量都大不如前,“廉頗老矣”,該是“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了。此時的我倒十分欣賞壯年時曾“衣上征塵雜酒痕”(陸游《劍門道中遇微雨》)的陸游的晚年生活來,正是:“高枕時時聞解籜,卷簾片片數(shù)飛花。飯余解帶摩便腹,自取風(fēng)爐煮晚茶”(陸游《自詒》)。不亦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