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日茫茫無邊的呼倫貝爾雪原上,看到的動物,總是比人要多。
有時候是一群低頭吃草的馬,努力從厚厚的積雪中尋找著干枯的草莖。它們的身影,從遠遠的公路上看過去,猶如天地間小小的螞蟻,黑色的,沉默無聲的,又帶著一種知天命般的不迫與從容。有時候是一群奶牛,后面跟著它們時刻蹭過來想要吮吸奶汁的孩子,慢慢地踏雪而行,偶爾會扭頭,看一眼路上駛過的陌生的車輛。但大多數時間里,它們都是自我的,不知曉在想些什么。
在牧民們散落定居的庭院里,還會看到一些大狗。它們有壯碩的身體,尖利的牙齒,眼睛機警而且忠貞,在你還未走近時,就用穿透整個雪原的渾厚蒼涼的聲音,告訴房內喝酒的主人,迎接遠方來的客人。有時候它們會跑出庭院,佇立在大路上,就像一個憂傷的詩人,那是看得見風景的窗口,那是心靈以外的世界。不管它們發(fā)出狼一樣蒼茫的嚎叫,還是固執(zhí)地一言不發(fā),它們本身,便是這片寂靜雪原上,一個野性古老的符號。
也會看到嬌小的狐貍出沒,它們優(yōu)雅地穿越被大雪覆蓋的鐵軌,猶如蒲松齡筆下的女狐,靈巧地越過斷壁殘垣,去尋那深夜苦讀的書生。它們是銀白的雪原上,火紅躍動的一顆心臟。假若無人驚擾,這片雪原,便是它們靜謐的家園。不管世界如何滄桑變幻,它們總是世間最唯美最癡情的紅狐。
遠離小鎮(zhèn)的嘎查里來的牧民,在汽車無法行駛的雪天里,會騎了駱駝來蘇木置辦年貨。那些駱駝承載著重負,在雪地里慢慢前行的時候,總讓人感覺時日長久,遙遙無期。鐘表上的時刻,不過是機械的一個數字,單調而且乏味,只有聲聲悠遠的駝鈴,和駱駝腳下吱嘎吱嘎的雪聲,以及牧人的歌唱,一點點撞擊著這皓月長空。
麻雀在零下30多度的天氣里,依然飛出巢穴找尋吃食。冬日的雪地上,連碩大的牛糞都被掩蓋起來,更不必說從未在這里生長過的麥子和玉米;但麻雀們卻可以尋到夏日里牧民打草歸來時落下的草籽,或者晾曬奶干奶皮時抖落的碎屑,也有奶牛和綿羊們吃剩的殘羹冷炙,它們不挑不揀,雀躍在其間,自得其樂。很少會見到有牧民來轟趕它們,所以它們亦不懼人,在雪地上踩下一朵朵小花,和炕上的男人們一樣,在酒足飯飽之后,才陸續(xù)地飛離庭院,回歸高高的鳥巢。
最能在冬日的雪原上頂天立地的動物,還是與牧民的生活親密無間的奶牛們。它們在白日里走出居所,在灑滿陽光的河岸上,順著冰洞探下頭去,汲取河水。有時候它們會在小鎮(zhèn)的公路上游走,猶如鄉(xiāng)間想要離家出走卻又徘徊不定的孩子。小路上總是堆滿了牛糞,在嚴寒里上了凍,猶如堅硬的石頭,常有蒼老的婦人,挎著籃子,彎腰撿拾著這些不屬于任何人家的牛糞,拿回家去取暖燒炕。等到晚間乳房又飽漲著乳汁的時候,奶牛們才慢慢踱回庭院里去,等待女人們亮起燈來,幫它們減掉身體的擔負。
一個人行走在蒼茫的雪原上,看到這樣靜默而又自由奔放的生命時,心內的孤單常常會瞬間消泯,似乎靈魂有天地包容納括著,便可以與這些生命一樣獨立而又放任,飽滿而又豐盈,即使狂風暴雪,都不必再怕。
所有的生命,在天地間,不過是滄海一粟,人比之于這些雪原上風寒中傲立的生命,并不會高貴,或者優(yōu)越絲毫。
(作者已出版長篇小說與作品集20部,代表作《藍顏,紅顏》、《呼倫貝爾草原的夏天》、《笑浮生》等,現(xiàn)任教于內蒙古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