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文字的歷史經過千年的發(fā)展,先由遠古時期的甲骨文發(fā)展為秦漢時期的隸書,之所以叫隸書,就是因為它是方便官吏書寫的文字,所以比之前的甲骨文和正書簡化了一些筆順和書寫方法。
在兩晉和南北朝時,隸書正式化,就發(fā)展成了楷書,漢字的書寫順序也由之固定。這不僅是漢字形體的固定,也是漢字筆順的固定,由此而至近代的千年以來,漢字的樣子和書寫順序再無重大的變化。
雖然在漫長的中國歷史中誕生了以王羲之的《蘭亭集序》為代表的千古第一行書,以及以唐宋時期的書法家為代表的草書,比如張旭的《快雪時晴帖》中的“羲之頓首??煅r晴,佳想安善。未果為結。力不次。王羲之頓首。山陰張侯?!彪m然只寥寥數(shù)字,但是其中快意卻為千古傳誦。
漢字的寫法從唐代中期開始固定,雖然讀音幾經佚失,但是寫法和筆順卻從此固定,萬世無敢更改者。到了新中國建立時,因為剛剛脫離舊社會,在毛澤東的帶領下,新中國急需一批有一定的知識的勞動者投入到新中國的建設中來。
為了方便他們掌握漢字和知識,在全中國發(fā)起了一場漢字的繁體簡化運動。以教育部為主導,發(fā)布了《漢字第一次簡化方案》,對一些比較難的部首和漢字構型方法進行了簡化,并且通行全國。而到了1964年,新中國成立了文字改革委員會,并且聯(lián)合教育部、文化部等公布了《簡化字表》,把平均每字16到19畫的繁體字簡化成平均每字8到11畫的簡化字。新中國最重要的一次漢字簡化就此完成。
但是這仍然不能解答為什么現(xiàn)代人沒經過繁體字訓練,卻仍然可以看懂繁體字。其實這其中有三個原因。
其一,每一個受過簡化字教育的人都有一本《新華字典》,從我們小學時,《新華字典》就伴我們左右,而這本字典中每一個簡化字都有對應的繁體字,雖然不會加以記憶,但是久而久之,繁體的形象總會浮現(xiàn)在我們的腦海里。
其二,簡化字只是簡化了部首和偏旁,對整字的簡化其實是非常少的,如果你掌握了漢字的造字順序,其實只需要替換部首就可以了,所以在這個層面上,簡化字與繁體字是可以無縫切換的。
其三,雖然簡化字將漢字的書寫順序和部首都改變了,但是并未改變漢語的語法,所以對于說漢語的人而言,那里應該是形容詞,那里應該是動詞一目了然。
所以對于習慣了簡體字的人而言,繁體字其實并不難看懂。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