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宰相孫叔敖崇尚儉樸,常年穿一件老羊皮襖,出門坐拉貨用的棧車,一生窘迫,沒有留給妻子兒女什么財產(chǎn)。他的家人也都謙遜謹(jǐn)慎,不求名利,妻子從未穿過綢緞,兒子孫安婉拒楚王所封城池,生活極其儉樸。
孫叔敖在臨終之時,告誡他的兒子,如果楚王要分封肥美之地,千萬不要接受,而要主動請受寢丘(今天河南固始、沈丘之間)。這么一個荒涼的地方,竟成為孫叔敖心之所向的熱土。在一般人看來,孫叔敖就是一個傻瓜。因為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子孫生活得富足美滿些,肥沃的土地對治理產(chǎn)業(yè)、發(fā)家致富來說是再好不過的大禮包。孫叔敖竟一意孤行地選擇貧瘠和荒涼,他為何出此“下策”呢?其實,這正是孫叔敖的高明之處,他知道怎樣才能讓自己的子孫后代平安長久。
孫叔敖有功于楚國,楚王曾多次要獎賞他,而他每次都加以拒絕。臨終之時,孫叔敖想到,楚王一定會因為覺得虧欠自己而加重封賞自己的兒子;睿智的孫叔敖更明白,豐厚的獎賞對沒有為楚國建功的子孫來說,不是什么好事。俗話說,樹大招風(fēng)。一個沒有什么功勞的人接受如此豐厚的獎賞,必會遭到他人的紅眼,怎么可能安享生活呢?正是因為考慮到了這點,他才讓兒子主動選擇寢丘這塊荒涼偏僻之地。
在孫叔敖看來,寢丘是一個“地不利”、“名甚惡”的地方,楚人本來就畏懼鬼魂,喜歡祭祀鬼神,所以寢丘這個地方肯定不會引起他人的嫉妒。這樣,一來不會招人紅眼,二來還體現(xiàn)出臣子沒有貪念,安分守己,君王也放心。
這便是孫叔敖大道至簡的處世藝術(shù),他終身恪守“地位越高,就越要謙遜待人;官職越大,就越要小心謹(jǐn)慎;俸祿越高,就越要廉潔奉公”的信條,使他在官場無往而不勝。懂得大道至簡的孫叔敖不可謂不老謀深算,生存本領(lǐng)太高明了。他的這一做法剛好與道家思想不謀而合:“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笔澜缛绱酥?,能人如此之多,如果不能為自己找一個合適的位置,就不能坐得安穩(wěn),何談成功與弘愿?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