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進拴|秋醉趵突泉
金秋時節(jié),艷陽高照。涼風習習,心情爽然。我與出席2015年全國報告文學創(chuàng)作會議的200多名作家一起游了濟南的趵突泉。
濟南素有“泉城”的美譽,而趵突泉位居濟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被譽為“天下第一泉”,位于濟南趵突泉公園內(nèi)。記得在中學時代就從書本的知識中領略到她的神采。并且,趵突泉和千佛山、大明湖合起來稱為“濟南三絕”.如此可見,趵突泉的名氣之高。
進入趵突泉公園,在一處舞臺前,人山人海,臺上正在演出豫劇《朝陽溝》,優(yōu)美動聽的鄉(xiāng)音,把我吸引了過來,我如今身在異鄉(xiāng),卻聽到了親切的家鄉(xiāng)豫劇,我擠在人群里邊看戲邊拍照,竟忘了集合的時間。
今天前來賞園觀景的人們熙熙攘攘,好一番熱鬧的場景。楊柳依依,翠竹青青,園內(nèi)空氣清新怡人,對一個多數(shù)時間生活在都市生活的人來說,這無異是一種奢侈的享受。
園內(nèi)的建筑,古色古香,青磚碧瓦,雕梁畫棟,將古典的色彩描繪得淋漓盡致,似乎是一幅寫實主義的山水畫卷。
并且,趵突泉公園的每一處景點的設計都匠心獨具,將濟南的景觀特色與文化相包容,如紀念偉大的愛國女詩人李清照的園居,在欣賞美景的同時,也翻起我們對歷史文化的記憶,加深了我們對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責任感。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也是我們對民族精神的穿越和表達。
是啊,正由于先人們對景觀的贊美和表達,上升到一種文化和精神的層次,得以展現(xiàn)在我們今天面前的風景具有蓬勃不息的魅力,蜚聲中外。
站在拱橋上看趵突泉噴涌的場景,心中涌出一種別樣的感覺。三股泉水噴薄而出,像是沸騰的開水,涌濺著,一刻也不停息,似乎時時積蓄著無休無止的動力。周圍的橋上和亭臺走廊內(nèi)人流如織,觀泉的熱情高漲。
觀賞趵突泉,不僅僅是欣賞她自然的風光,更為重要的是品嘗一道文化盛宴。在趵突泉公園,適逢第三十五屆趵突泉菊花展開幕,令人一飽眼福。
為使第三十五屆菊花展有更多的創(chuàng)新和突破,趵突泉公園負責人早就向全國各地的設計單位、園林企業(yè)、大專院校和廣大市民征集菊展菊花造型及小景設計方案,要求圍繞本屆菊展“趵突騰空、菊韻泉城”的主題,菊花造型和小景造景材料以菊花為主,能運用園林造景的手法,彰顯濟南美麗的景觀特色和濃厚的文化氛圍。本次菊花展中,共制作了菊花造型30余組,其中包括去年的經(jīng)典造型,以及今年創(chuàng)作的童話故事、泉水文化、文字造型等多個新穎造型,不僅有亭子、吉他、茶壺等靜態(tài)造型,還將兒童玩風車,運動員踢球、跑步等動態(tài)姿勢捕捉下來扎成造型。
本屆菊展將大明湖、環(huán)城和五龍?zhí)度齻€園區(qū)同步布展。同時還恢復了“佛山賞菊”的景觀,打造“南山北水共賞菊”的旅游格局。漫步其中,步步是景。
菊花的色彩不但豐富,而且花型多的也撩人眼,加之人們因花型花色不同,精心設計編排了菊花的擺放組合,滿世界的菊花像云彩,像瀑布,更使人贊嘆那種巧奪天工的藝術之美了??催@顏色吧,黃色的比雞蛋黃的顏色艷麗了許多,生動了許多,仿佛是即將流淌的蜜兒,不斷挑逗著人的味蕾;這紅色渲染得就像一團團正在燃燒的火焰,不斷撩撥著人的熱情;這白色來得也純潔,像一塊塊精工雕刻的玉璧;更令人叫絕的是,有的花竟然夾雜了幾種顏色,正看側看具有不一樣的韻味。有黑牡丹和綠牡丹,還有黑色和綠顏色的菊花。再說這花型吧,有的呈松散的圓球狀,像大街上孩子們手里拿著的棉花糖;有的則呈松針兒狀,那種剛中帶柔的感覺,像極美婦剛剛燙染過的發(fā)絲兒;有的像龍爪,將彎曲的花針強有力地伸向蒼穹,展現(xiàn)一種傲霜而不屈,遇風雪而不驚的勇士氣概;有的干脆是一根根花莖托起的一個個圓盤,像一個喜歡看熱鬧的觀眾,在人群里擠來擠去的特顯眼。
據(jù)一位老師傅講,由于現(xiàn)在人工繁殖技術的提高,單就菊花品種就有東方明珠、沽水流霞、圣光玉泉、白十八、綠牡丹、大立菊、塔菊、懸崖菊、盆景菊等若干?;ㄐ陀袑挵晷汀⑶蛐?、反卷型、龍爪型、管盤型、松針型等諸多。
我喜歡花,喜歡牡丹的雍容華貴,喜歡蘭花的沉穩(wěn)不俗,喜歡玫瑰的熱情似火,喜歡菊花的冷艷、典雅、豐沛、鮮艷與頑強,更喜歡用細膩的筆觸描繪花開花落,以寄托自己的喜怒哀樂之情。而對于菊花的喜歡,也許花可言志,花也可寓情。晉陶淵明曾幾經(jīng)掙扎官場宦海,厭倦后便決然辭官歸隱丘山,將自己一生所孜孜追求的所謂猛志寄予田園。余生甚愛菊花,并且養(yǎng)菊頌菊,成就菊之君子的一代標榜與象征。遠離塵世的優(yōu)美且干凈的文章,如菊花般高潔的品質(zhì),無不為后人稱道和學習。這在當下,也更符合自己幾近干渴的,一種不能向外人所能言表的心理訴求。
走近趵突泉,我一顆趵突的心,有感應一般,趵突得更加劇烈了。
天下名泉多,至清至涼的,宜于洗塵,至甘至醇的,烹茶上好;至深至幽的,草木最愛。
而趵突泉,只可敬之愛之,不可戲之輕之。這全是因為趵突泉乃王者之泉的緣故啊。
千百年了,從第一次被人們見識,到我今日和趵突泉相逢,曾沉淪于暗夜,也微弱過氣勢,而向上蓬勃的一口氣,從來未泄,從來沒有放棄過特行傲世的念想的,只能是趵突泉啊。我入定般看著,泉水不停涌動,如豹子的吼叫,如馬蹄的蹬踏,如拳頭的擂擊。趵突泉,以貫通于整個地下水所獲得的力量,放縱著,抬舉著,跳躍著啊。一方水面上,我的目光,找不到泉眼,那是趵突泉的根系,也是趵突泉的命門。只有一團旋轉的水輪,似乎有彈性,完整地提升,高出水面了,水輪緊縮,窩向中心了,又向周邊散開,緊張出一團團白練來。另外還有兩團泉水,也旺旺地動彈著,卻是青碧的色澤,似乎和水面粘連著,要剝離出泉的花朵,卻又掙脫不開。
趵突泉的一池浩然之波,水清可見底,紅鯉、青鯉,在水中自在活動。如果往一個地方看,水波微微起一些水花,在日光下銀子般耀眼,竟讓我一陣眩暈。猛然間,一尾碩大的鯉魚跳出水面,在空中打個彎,咚一聲又入水了。一會兒,又躍出一條,又一條。趵突泉里的魚,也興奮不能自制,要張揚自己,冒險自己,快樂自己啊。
泉亦有根,趵突泉的根,肯定廣大如樹木的根,在地下團結成了一個水網(wǎng),也成全了趵突泉不息的心跳。連著地下的水脈,趵突泉以柔到極致的水,塑捏出了至剛至猛的形象。我在人世間碌碌奔波,嘆息聲聲,縱有千難萬險,學習趵突泉,自我著又行動著,永遠活力四射,卻又把內(nèi)斂的身子,隱于大地,汲取向上的元素,我今后的人生,即使坎坷依然,定會更加敞亮和開闊了。
另外,趵突泉還有在社會上廣泛征集的贊泉、愛泉、詠泉的優(yōu)秀楹聯(lián)在展出,作品或龍飛鳳舞,或輕灑飄逸,或蒼勁有力,風格各異,令人嘆為觀止,引人入勝。
當然,僅僅了解到這些是不夠的。恰巧, 心中的疑問也隨之而解。關于趵突泉起源的歷史,宋代曾鞏為其定名為“趵突泉”.所謂“趵突”,即“跳躍奔突”之意,反映了趵突泉三窟迸發(fā)噴涌不息的特點。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載:“泉源上奮水涌若輪,突出雪濤數(shù)尺,聲如隱雷。”
元代著名詩人趙孟頫\描此勝景為“平地涌出白玉壺”,清代詩人何紹基比喻為“萬斛珠璣盡倒飛”.著名文學家蒲松齡則形容趵突泉為“海內(nèi)之名泉第一,齊門之勝地無雙”.可見歷史上文人學者對趵突泉的評價之高。
然而到了近代,卻成了一段不堪回首的苦難歷史。清末、民初,山東被殖民者強吞,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昔日趵突美景也被侵略者踐踏蹂躪,民不聊生。趵突泉公園里同樣再現(xiàn)了這段歷史,參觀者有的義憤填膺,有的激情振奮,是啊,落后就要挨打,時刻令國人警醒。
歷史翻過去了難忘的一頁,新中國經(jīng)過六十余年的發(fā)展,祖國面貌早已今非昔比,人們的生活早也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交通迅速便捷,景觀煥然一新,以前游山玩水似乎只是那些達官貴人或才子佳人的“專利”,而今普通大眾平民百姓也可如愿,一覽無余。
一個地方有山有水,便具有非凡的靈氣,正如詩人筆下的江南,小橋、流水、人家,靈秀淡雅,溫柔婉約。然而濟南卻不同,城被四周青山環(huán)抱,在城中,溢動著是噴濺不息的泉水,可以說,泉是濟南的靈魂。
對于今天的我們,欣賞美景的同時,也是在賞鑒一種文化,生活著,學習著,當體會到這些時,出游也就有了無與倫比的意義和快樂。
當結束趵突泉的行程時,我的心里平添了一種流連忘返的感覺。趵突泉噴涌的情形,是一種意志,更是一種毅力,業(yè)已深深印在了我的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