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這是唐代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的出句,一句不知秋思落誰家,道盡了人生幾多離合,幾多相思,讀來頗令人幾多感慨,幾多惆悵。
中秋是萬家團圓之夜,因了她的月圓,她在秋日里的豐碩以及滿眼的秋色。而農(nóng)家那簡單道地的中秋節(jié)卻把中秋詮釋的淋漓盡致。
月餅情思
不到八月,大街小巷的面點櫥窗里就飄出了或濃或淡的月餅的味道,偶爾買幾個,卻嘗不到媽媽的味道,也不是記憶中的月餅。
不由記起,那時候的月餅是手工烙的。晨起,媽媽把白糖在過火的鐵鍋里化開,然后添水,熬幾分鐘,然后靜置放涼,按照1斤面,3兩油(菜籽油)糖,適當(dāng)小蘇打的比例把面和好。期間要揉好幾次,放置大約多半天的功夫,才準備烙月餅了。
準備工作就緒,媽媽按照一鍋5個的份量,把面揪成大小一致的小面團,揉好,用搟面杖搟開,包上用碎花生米,熟芝麻,紅糖,饅頭粒混合好的食材,重新包好,這個需要功夫的,否則會露餡。極細致的搟圓,放到月餅?zāi)W樱ㄒ环N刻著圖案的壓制月餅的模具)里,稍壓制,就可以放到火候恰好的刷了一層油的平底鍋里了,烙月餅的炭火需恰恰好。待一面熟了,需把月餅逐個翻身,再用刷子給月餅刷一層油,這時候滿屋的月餅香氣就氤氳了出來,真是饞涎欲滴啊。待一鍋月餅烙好,媽媽總是先把月餅從院子里的四面八方扔一點,說是祭天地,保佑家人平安的。才輪到我們姐弟開吃了,總是多半個月餅進肚,才暫罷干休。
如法炮制,需要半天的功夫,才把月餅烙好,最后的“月光”(比月餅大三倍)是需要耐心的。極細致的描畫了玉兔,桂枝在搟好的面餅上,慢火烙成。待月餅晾涼,是要放到一個有冰果的粗磁甕里的,烙月餅這個中秋工程才算大功告成。
祭月
中秋之夜,待含羞的月亮慢慢披著那層輕紗從東山上冉冉升起的時候,爸爸就把切了花籃的西瓜,好多的水果,還有“月光”放到院子里一個方桌上,供奉月亮,我竟異想天開的想,嫦娥總是攀著桂枝,抱著玉兔來凡間品嘗人間美味。真是“仙女落凡人世間,清歡幾許和中秋?!币蛄讼胂?,中秋竟是朦朧最美時光,如遇天陰看不到月亮,“嫦娥應(yīng)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對我而言,卻是好的心里慰籍了。但供奉月亮的美食還是必備的,許久,才把這些供品拿回家,都要嘗嘗,才算是對一年一度的祭月的終了。
如今,月亮還是那個月亮,我們卻回不到從前了。再也吃不到媽媽烙的月餅,遍尋櫥窗超市,卻沒有了兒時月餅的清香,祭月的情懷,矯情的懷抱。中秋又到,心里竟自空落,唯有對月許愿“中秋拜月寄情思,方安寸許赤誠心”!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