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喬丹,
下一個“歐洲音樂皇帝”?
編譯 / 沈宇翼
瑞士指揮家菲利普·喬丹
10月9日,由瑞士指揮家菲利普·喬丹(Philippe Jordan)擔任指揮的威爾第歌劇《唐·卡洛》在巴黎巴士底歌劇院正式上演,當晚的首演成為歐洲近十年來音樂界的重要時刻之一。
演出的陣容非常強大,主人公唐·卡洛由男高音喬納斯·考夫曼(Jonas Kaufmann)出演,索尼婭·永切娃(Sonya Yoncheva)飾演伊麗莎白,艾琳娜·葛蘭莎(Elina Garanca)飾演埃博利,盧多維克·泰茲(Ludovic Tézier)飾演波薩。
此次由瓦里科夫斯基執(zhí)導的被稱為“激進版”的《唐·卡洛》可謂意義非凡。一來今年是《唐·卡洛》在巴黎首演150周年;二來,喬丹執(zhí)棒的這一場演出很可能是法語版《唐·卡洛》在大型劇院演出以來最為完整的一版。盡管一向品味前沿的巴黎觀眾反響平平,但喬丹用自己獨特的呈現(xiàn)方式將這個演出版本塑造成了“法國味”最濃最醇的一版。正如喬丹自己所言,這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法國歌劇”。
法語版《唐·卡洛》
菲利普·喬丹現(xiàn)年42歲,自小在蘇黎世跟隨同為指揮家的父親阿明·喬丹(Armin Jordan)學習,可謂子承父業(yè)。之后前往柏林,師從丹尼爾·巴倫博伊姆(Daniel Barenboim)。
回想起上世紀50至60年代,有“整個歐洲的音樂總監(jiān)”美譽的卡拉揚,乘坐自己的私人飛機穿梭于歐洲各地,參加柏林、維也納、薩爾斯堡、米蘭和倫敦舉辦的各類活動。此景恍如隔世,卡拉揚之后,似乎再無人如他一樣擁有一個古典音樂帝國。然而,歐洲音樂帝國的形勢在發(fā)生變化,若說“權(quán)力移交后的音樂帝國”也存在這樣一位“整個歐洲的音樂總監(jiān)”的話,那么有一種答案是:這個位置屬于菲利普·喬丹。
喬丹曾于去年獻演逍遙音樂節(jié),執(zhí)棒馬勒青年管弦樂團。然而,喬丹首先是一名歌劇指揮,交響樂指揮則在其次。自2009年擔任巴黎歌劇院音樂總監(jiān)以來,他已將歌劇院全方位的水準都推向了最高層次。而在2020年,他將執(zhí)掌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成為新一任音樂總監(jiān)。這樣的高位其實并無安全感可言,即便馬勒、卡拉揚在任期間都如履薄冰,還要應對公眾的誹謗,相較之下,管理皇家馬德里足球俱樂部簡直有如小巫見大巫。
今年七月,喬丹還在拜羅伊特音樂節(jié)指揮巴瑞·高斯基導演的知名新作,瓦格納歌劇《紐倫堡的名歌手》。無論是這版《名歌手》,還是上周巴黎上演的《唐·卡洛》,喬丹流暢而不張揚的指揮風格恰到好處,不“喧賓奪主”,相反更突顯作品本身的內(nèi)涵,這點令人印象最為深刻。于指揮家而言,即便是卡拉揚這樣的大師,不顧一切只按自己心中既定的方式指揮,并不是明智之舉。
對于樂隊指揮的工作,喬丹喜歡借用德語詞“kapellmeister”來定義,直譯就是“樂隊長”。在有些人眼中,這樣的表述也許多少有些自視甚高的意味,而且“樂隊長”體現(xiàn)的更多的是行政能力,與音樂天賦關系不大。而喬丹對此有著自己的看法。他認為有人不喜歡“kapellmeister”這個詞,更偏向于借用意大利語“a maestro di cappella”來描述指揮的工作,而其實二詞同源,都是從“樂隊長”的原義引申出來的。他更是拿作曲家理查德·斯特勞斯舉例,斯特勞斯一生都稱自己是一名“kapellmeister”。而另一方面,他堅信學習指揮一定要從歌劇著手,而杰出的指揮也必定誕生于歌劇院。指揮大師卡爾·伯姆(Karl B?hm)與卡洛斯·克萊伯(Carlos Kleiber)均是歌劇指揮出身。
喬丹今年9月曾明確表示,音樂總監(jiān)有別于首席指揮,有自己的職責所在,要負責整個劇院的方方面面,而且自上任伊始,就要貫徹始終。他在實際工作中也的確非常勤勉。比如最近有這樣一天,喬丹上午與巴黎管弦樂團排練德彪西歌劇《佩利亞與梅麗桑》,下午與合唱隊排練《唐·卡洛》,而晚上則排演整部莫扎特歌劇《女人心》。此外,他還親自參與了大部分巴士底歌劇院和之前的加尼葉歌劇院演奏人員的面試與聘用工作。這樣的工作模式是喬丹在巴黎逐步養(yǎng)成的,與他從小接受的教育有關,而他親力親為的工作理念、勤勉負責的工作態(tài)度也會跟隨他一起上任維也納國家歌劇院。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