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文心》引言節(jié)選
一千五百多年前,頭戴葛巾身著短褐的陶淵明,于躬耕南山之際,吟成婦孺皆知、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桃花源記》。
自此,《桃花源記》便成了后世文人在失落苦楚、逃避隱匿時可以用來自我安慰的文字。桃花源——那個“桃花林夾岸”的寧靜田園,不僅成為世人眼中美妙的精神家園和理想社會的代名詞,而且在中國文學史上產(chǎn)生了十分深遠的影響。
沈從文在《桃源與沅州》一文中寫道:“全中國的讀書人,大概從唐朝以來,命運中注定了應讀一篇《桃花源記》,因此把桃源當成一個洞天福地。人人皆知道那地方是武陵漁人發(fā)現(xiàn)的,有桃花夾岸,芳草鮮美。遠客來到,鄉(xiāng)下人就殺雞溫酒,表示歡迎。鄉(xiāng)下人皆避秦隱居的遺民,不知有漢朝,更無論魏晉了。千余年來,讀書人對于桃源的印象,既不怎么改變,所以每當國體衰弱發(fā)生變亂時,想做遺民的必多,這文章也就增加了許多人的幻想,增加了許多人的酒量。”
從文化生成的角度來看,陶淵明筆下的“桃源”“桃源夢”“歸去來兮”等之所以具有強勁的文化穿透力,是因為“桃源”已不再是一個普通意象,而是凝聚著某種潛意識感悟,處于傳統(tǒng)文化深層內核中的具有典型意義的原型母題。
所謂原型即藝術中那種“典型的、反復出現(xiàn)的意象”。在原型批評的先驅——瑞士著名心理學家榮格看來,“最有影響的理想永遠是原型的十分明顯的變體”,而作家只不過是一個“用原始意象說話的人”,原型不是個人的經(jīng)驗,而是種族的記憶,是集體無意識的內容,無意識之于個人,稱為“情結”。情結是指人在現(xiàn)實世界中不可能實現(xiàn)的,以無意識的形態(tài)潛在于意識深處的愿望和追求。當某個人具有某種情結的時候,他往往沉迷于此而不輕易改變。作為一部偉大的文學作品,《桃花源記》本身擁有的神秘內涵是永恒的,其意象不是陶淵明自己憑借個人心智的一時創(chuàng)作,而是人類所深蘊的原始智慧和寶貴的精神遺產(chǎn)的一種顯現(xiàn)。
西方也有類似于中國桃源原型代表理想境界的現(xiàn)象?!肮畔ED詩人赫西尼德就有關于‘黃金時代’的敘述,此后,‘黃金時代’就沒有離開過西方人的心靈。柏拉圖的‘理想國’也是‘黃金時代’的改頭換面。”在中國,溯源而上,讓我們回返無意識深處的原始意象。早在“桃花源”這一審美境界和理想社會出現(xiàn)之前,《魏風·碩鼠》中描摹的“樂土”就寄托了古人追尋自由愜意的生活之所的愿望,《老子》第八十章所寫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則更是為桃花源的描繪提供了藍本。“樂土”“小國寡民”“至德之世”,還有儒家描繪的“大同社會”,潛移默化地滲透進陶淵明的情感框架中,形成了桃源原型的呈現(xiàn)模式。
陶淵明流傳下來的詩文并不多,僅有一百三十多篇,可是“桃源”意象令他備受后人的崇敬與仰慕,僅以“擬陶”“和陶”為題的后世詩作便不下千首。又加之他自解印綬,精神上自我放逐,以農(nóng)人的裝束、文人的心境雅趣,回歸鄉(xiāng)野,放歌丘壑,完成了對精神家園的最現(xiàn)實的建構,因此,后世文人對他除了在創(chuàng)作實踐上追隨外,在日常生活中也會有意效仿。
陶淵明在千年之前鐫刻的烙印太過深邃,以至于古代作家們弦歌不絕地溫習桃源夢,現(xiàn)代作家們意猶未盡地與之頡頏,當代作家們難以釋懷地望洋興嘆?!疤以础钡囊庀缶瓦@樣在中國文學傳統(tǒng)鏈條上環(huán)環(huán)相扣,并作為中華民族的集體記憶一脈相傳地沉淀在民族的靈魂深處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