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說什么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了,父母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線。
01
昨天晚上和臺灣來的朋友吃飯,問她:“你們小時候學不學《弟子規(guī)》的?”
她很生氣:“學!不僅要學,還要考試!很討厭的!”
我問:“那為什么要學?”
她說,“政府要培養(yǎng)順民唄!”
我痛罵:“萬惡的國民黨!”
她表示同意:“萬惡的國民黨!”
她女兒現在在臺北上大學,專業(yè)是中國文化。女兒20歲生日時(臺灣年輕人20歲意味著成年),她特地趕回臺北,準備陪女兒過生日,結果被女兒婉言推拒:“對不起媽媽,這是我成人的第一個生日,我想自己安靜地過,好好想一想未來的路。”她失落地又回到深圳,找我們吃飯,像個受傷的大孩子。我說這是好事,多么有主見的孩子?。?br>
女兒的童年是在深圳度過,因為朋友那時候的事業(yè)在深圳。她選擇了蛇口的一家私立幼兒園,基本是外教,非常昂貴,有次去幼兒園看女兒,女兒和一堆小朋友正在外面歡天喜地地玩沙子。她說當時就有點崩潰:“老娘花了這么多錢,難道就是這樣玩沙子?”不過很快就釋然了,對于一個孩子來說,玩,難道不是最重要的嗎?何況那些游戲的設計,也都有其背后的道理,并不是一味瞎玩。
她父親是軍人,小時候受到很嚴格的管教,卻并不想復制在女兒身上。
前年見她女兒,正在準備出發(fā)去東京,一個人。
她說,女兒有次告訴她,生活中對自己影響最大的人,就是她了。
她有點擔憂,問是好影響還是壞影響。
女兒說,是讓自己很感恩的影響。
朋友放心了。
02
這兩天有個新聞熱點:
《媽媽在行李箱放安全套引反感 女兒:你有病啊》:http://www.xxcb.cn/event/guonei/2016-03-01/9049425.html
新聞中有一段很具體的描寫:
去年秋天,女兒要去外地讀大學了,我心里那個糾結啊,高興的是她進入了人生新的階段,擔心的是安全問題。
我想告訴她,在外面一定要保護好自己,但嘗試了幾次,實在不知道怎么開口。因為興趣愛好不同,平時我和女兒幾乎沒有什么深度的溝通,突然聊這個話題,覺得好尷尬。
眼看著女兒要離開了,我就硬著頭皮和她談了幾次,每次剛剛開了個頭,就被她硬邦邦地一句“知道了”給打回來了。
實在不知道該怎么辦,我就在為女兒打包行李的時候,當著她的面,把一盒避孕套放到了行李箱里。
我當時想,她問起來原因,就可以順著這個話題聊下去。沒想到,女兒皺著眉頭,一臉排斥的表情,一把把避孕套拿了出來,還說了句:“你有病?。 ?nbsp;
我當時心里有點生氣,但也覺得自己的行為有些可笑,總之,溝通失敗了。
很多人說女孩子無禮的,倒也不算冤枉,不過,“你有病啊”這個說法,原本可以有多種理解:
如果女兒和母親關系親密,女兒可能會“沒大沒小”,和母親這樣說,帶點嗔怨,帶點撒嬌。不算大過。
如果女兒和母親缺少溝通,女兒被母親的舉動弄得尷尬,脫口而出這一句,顯示兩人有裂痕,這樣說有一定的嚴重性。
而母親的舉動,顯然是唐突的,問題就在于“因為興趣愛好不同,平時我和女兒幾乎沒有什么深度的溝通”。
都說女兒是母親的貼身小棉襖,不過這種“沒有什么深度溝通”的狀態(tài),在很多家庭都有,既然別的事情都不容易有深度溝通,那么,涉及到敏感的性話題,也就更不容易啟齒。
這個事件,本來沒什么大不了,但也有一定的典型性。
中國的父母,普遍是比較“急”,在孩子的不同階段間,急的內容各有側重,從一個階段到另一個階段,往往又生硬轉換。
比如初中和高中,對孩子的主要要求是學習。對早戀嚴防死守,稍有一點苗頭可能就想著扼殺。
上了大學以后,開始擔憂戀愛和就業(yè)。孩子在外面,不像以前在家里那樣好管,如果平時溝通較好,孩子上大學期間可以繼續(xù)用微信等保持溝通,但如果平常缺少溝通,孩子上大學后往往就更缺少話題,關于孩子的愛戀、實習、就業(yè)等,家長要么給不了中肯的意見,要么就是反面意見——不要異地戀啊,要考公務員啊,要回家鄉(xiāng)工作啊,要穩(wěn)定啊。
等到大學畢業(yè),就開始為孩子的戀愛和婚姻操心了,結了婚,就開始為下一代操心了。
在孩子的不同成長階段,家長的要求和想法往往都是相反的,一個階段結束,即出現180度的轉彎。
設想,新聞中的馮媽媽,如果在平常就能夠和女兒深度溝通,有一個平等的對話態(tài)度,當女兒詢問起人從哪里來的時候,可以正面回答(當然回答還是需要技巧的),而不是閃閃躲躲,或者就是一句“小孩子,問這個做什么!”來打發(fā),那么,也就不必面臨往行李箱放安全套的尷尬情況。
父母原本可以憑自己的豐富社會經驗,成為孩子人生路上的指引者,但由于文化、個體等原因,就出現了各種斷裂。當這些斷裂還來不及彌補的時候,下一個斷裂又產生了,而且問題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嚴峻。
有個女孩子對我說,她和母親有很深入的交流,可以說是無話不說,她對自己的母親既愛且敬,對母親的意見也非常信服,既有自己的主見,也會參考母親的意見。她出國留學回來,找到了一份工作,不在母親身邊,回家后,她母親把她衣櫥里的衣服基本上更新了一遍,只除了幾件家居服以外,其他的全都換了風格,告訴她,要工作了,以前的衣服不能再穿,應該換成和新的身份相符合的衣服,家居服可以在家里繼續(xù)穿,但外出不可以。有這樣的母親,對孩子來說,是幸運。
也曾遇到一位讓我非常感動的母親,每天晚上陪丈夫散步,傾聽丈夫白天工作中發(fā)生的事,每天為孩子寫日記,從母親的角度,記下孩子的成長,每年把這些日記整理出厚厚的一本,已經累積了很多年,現在孩子上初中了,這個習慣一直保持著。
還有一位父親,把孩子隨手扔掉的畫稿,裝進相框里,于是孩子獲得了自信。
孩子隨手扔掉的詩作,被他打成了鉛字,于是幫孩子留住了靈感; 從孩子上幼兒園起,每學期獲得的各種獎狀、證書、滿分試卷、成績單......被他做成了一袋袋檔案,于是孩子看到了自己的成長。
抱怨孩子不省心的父母,平常又有多用心呢?
03
然而太用心,用心過了度,也可能是可怕的。
北大虎媽的“小P孩的時間作息表”火了,對一個9歲的孩子來說,18個小時的學習,6個小時的睡眠,是否科學?為了將來的輕松,現在就要犧牲幸福童年,是否值得?
父母認為值得,幫孩子做出了選擇,孩子沒有發(fā)言權。
在新聞采訪中,只有媽媽的聲音,并沒有孩子的聲音,不過,即使有,也會是表示接受的吧,畢竟,這不是一個容許孩子發(fā)表意見的時代,大人們的看法是:“小孩子懂得什么呀?我是為你好?!?br>
愛,合理化了一切。
30歲的媽媽,9歲的孩子,這個新聞的可信度的確存疑,現實中的孩子們,普遍也沒這樣大的負荷,更普遍的情況是,負擔略輕一點,但也很重。
我兩個外甥女上初中的時候,我姐姐也是給她們報了一堆興趣班,我表示抗議:“我們小的時候,爸媽也沒給我們這么大的壓力。你小時候也不怎么愛學習,怎么現在就對孩子要求這么多?”我姐姐用一句“時代不同了!”就把我的話給封死了。
有個晚上她外出,讓我監(jiān)督兩個孩子背英語,她一出門,我們都有放風的感覺,背英語的事也給忘了,她回來問我監(jiān)督的效果,我暗叫糟了,撒謊說背了,但是我姐姐明察秋毫,一眼就拆穿我的謊言,然后,我們三個就挨了一頓訓。
我始終覺得,開明的教育是讓人能夠成為優(yōu)秀的“人”,以人為本。專制的教育是讓人成為合格的“機器”,以集體為本。這里說的教育,并不單指社會教育,也包括家庭教育,父母也是一個集體。
回曲阜時,和朋友們吃飯,說起孩子們的教育問題,初戀男友說他當初對女兒的學習是這樣抓的:他覺得能夠弄懂的功課,就自己研究一下,和女兒一起討論,回答女兒的疑難問題,他弄不懂的,就找家教。他想讓女兒去外地的一所高中讀書,女兒不愿意,他也不強迫,安排女兒去了趟歐洲旅游,讓她開闊眼界?;貋砗螅畠褐鲃诱f,可以去外地讀書。去年他女兒考上了長沙理工大學,現在學習成績也很優(yōu)秀。
當有人對我說擔心自己孩子成績的時候,我就把這個辦法介紹過去,對方立刻推諉:“哎呀我工作很忙,沒時間這樣做啊!”
投胎是個技術活,遇到什么樣的父母,這純靠運氣。動蕩的年代,大環(huán)境會推動人脫離原生家庭影響。和平時世,相當部分人的一生,基本上就由原生家庭定型了。
我們不能妄斷北大虎媽的教育方式如何,也不能妄斷那個9歲的孩子的未來,只有祝福他,希望在未來他真的能夠輕松、快樂。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