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書
行書
草書
每日一題
柳公權(quán)( 778-865年 ),是唐朝最后一位著名書法家,京兆華原(今陜西耀縣)人。官至太子少師,故世稱“柳少師”。他的書法初學(xué)王羲之,后來遍觀唐代名家書法,認(rèn)為顏真卿,歐陽詢的字最好,便吸取了顏,歐之長,自成一體。
歐、顔、柳分處早、中、晚唐時期。柳體字瘦硬。柳字“饑鷹”,歐字“餓虎”??婆e制度“無歐不點(diǎn)元”。
每日一字
學(xué)寫“念”字。第一撇不能早早撇出,要到了快最后收筆時才撇出,撇捺里面是兩個虛筆起筆的短橫。下面的心字要寫好。行書的念字,一定要撇低于捺。
念,常思也。從心,今聲。 ——《說文》
念,經(jīng)常惦記。字形采用“心”作邊旁,采用“今”作聲旁。 ——《象形字典》
念,形聲。從心,今聲。本義:常思;思念,惦念。 ——《漢典》
【構(gòu)造】會意兼形聲字。金文從心,從今(朝下的口,有的還畫出了舌),會心中想口中念叨之意。今也兼表聲。篆文整齊化。隸變后楷書寫作念。
【本義】《說文·心部》:“念,常思也。從心,今聲?!北玖x為常常念叨,思念。
【演變】念,本義指①常常念叨,思念:持其踵為之泣,~悲其遠(yuǎn)也|~~不忘|惦~|懷~。用作名詞,也指②念頭:困苦之余,百~灰冷|一~之差|私心雜~。由思念引申指③思考:安不思危,治不~亂,存不慮亡也。又引申指④憐憫:~竇娥葫蘆提當(dāng)罪愆,~竇娥身首不完全。由口中念叨,又引申指⑤誦讀:溫七歲時,日~《毛詩》一卷|~書|~經(jīng)|~報|~珠。此義也寫作“唸”,如今簡化仍用“念”。又用作“廿”的大寫,表示⑥二十:年方~八,頗有風(fēng)情。
【組字】念,如今既可單用,也可作偏旁。不是《說文》部首?,F(xiàn)今仍歸入心部。凡從念取義的字皆與反復(fù)念叨等義有關(guān)。
以念作聲兼義符的字有:諗、唸、稔。
以念作聲符的字有:捻、埝、鯰、騐(驗)。
資料主要來源:
①謝光輝主編《漢語字源字典(圖解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0年)
②谷衍奎《漢字源流字典》(華夏出版社,2003年)
niàn 念,形聲,從心,今聲,本義為長久思念,引申為想法、念頭,假借為出聲地讀。唸,形聲,從口,念聲,本義為呻吟,引申為出聲地讀?!懂愺w字表》以“唸”為異體字。
【辨析】①“念”與“唸”不是等義異體字。②以“念”作音符構(gòu)成的形聲字讀音不同。niàn:埝∣niǎn:捻∣shěn:諗∣rěn:稔。
資料主要來源:
①魏勵《常用漢字源流字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年)
——《王力古漢語字典》
【213-念-柳公權(quán)其人其書】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