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 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大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這是開悟以后,也就是明心見性后的境界。叫六個盡,這就是大徹大悟后的境界,達(dá)到誠明境界后的狀態(tài)。 天下只有到達(dá)至誠狀態(tài),“誠”勉強可以用禪定來形容他,道家用清靜無為來形容,儒家用明明德來形容。什么是至誠?讓大家記住三句話:“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边@就是誠的境界。真正能夠達(dá)到這個境界的,所得到的這個法,不是求來的,不是磕頭磕來的,也不是修來的。智慧開了,一通百通的那種狀態(tài),為能盡其性,性就能盡情的顯露出來了。真正能夠做到至誠的,自然而然的就顯現(xiàn)出來了。 人性跟天性沒有什么區(qū)別,誠者是天道,誠之是人道,既然誠者和誠之是即一即二,非一非二,天道和人道也一樣,道理是一樣的。明白這個道理才知道孔子說,天道遠(yuǎn),人道近,天道太遠(yuǎn),你又做不到,不如說點近的,說點人道,因為人道圓滿,天道就在眼前,天道和人道是一不是二,了解了自性就了解了人性,了解人性就了解物性。人性、物性、自性,這三性是三個還是一個?肯定是一個。形而下表現(xiàn)是三個,有己、有人、有物,擴大開就是有我、有人、有眾生。空間相再延伸下去就是時間相,壽者相,就有我人眾生壽者,三境是一體,一體是一性,一性都是本性。也就是說先能盡性,盡性之后,就是人性,物性就知道了,一切就知道了,一通百通,本自得道。 “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碧斓仞B(yǎng)育生化了萬物,但是天地有缺陷、有不足的地方,如果天地沒有不足的地方,我們不希望大地有高山,不希望大地有河流,都是平地多好,走起來多痛快,我們說不可以。真正能夠達(dá)到開悟的境界,你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幫助天地,天地有做不到的地方,你可以幫助天地化育,像老子在《道德經(jīng)》里講的,你真正得了道以后,宇宙間的事,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余者損之,不足者補之,這就是贊天地之化育,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能做到這樣就是幫助天地,所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參是參與,并列齊居,就可以跟天地、上帝、佛并肩而坐,就跟佛、上帝沒什么區(qū)別了,那就是道家《陰符經(jīng)》說的:“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佛家說:“觀三千大千世界,如觀掌上奄摩羅果?!比寮艺f:“能夠贊天地之化育,與天地參?!笔峭瑯拥臓顟B(tài)。因為你是在形而上,天地也是在形而上,什么是天,什么是地?對上上身的人來說,形而上是天,形而下叫地;對智慧不夠的人說宇宙是天,地球是地,真正能夠做到,形而上與形而下任往來,這就是天地參。 劉宏毅老師編著《“四維國學(xué)”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套裝全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