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廖金勝,1952年生。藤縣濛江人。曾任藤縣文體局副主任科員、縣第六、第八屆政協(xié)委員。武術(shù)國家一級裁判,國家一級社會體育指導,國際級舞龍舞獅教練,裁判員。
獅子吃炮仗
---藤縣傳統(tǒng)舞獅節(jié)目介紹 廖金勝
在藤縣民間舞獅活動中,有一個環(huán)節(jié)叫做“炸獅”,就是在舞獅活動結(jié)束前,人們可以用炮仗隨意攻擊獅子,站在舞獅者的角度,叫做“吃炮”。炸獅,是一項凸顯個人勇敢和不怕死的娛樂,是整個舞獅活動臨近尾聲,又推向高潮的活動,更是展示獅隊功夫?qū)嵙εc團隊精神的舞獅特技,在藤縣流行已久。
炸獅活動深得人們喜愛,不僅能帶來歡樂、興奮、催人奮進的效果,還能增加節(jié)日氣氛,使節(jié)日更熱鬧和豐富多彩。有時如沒有獅隊搞炸獅活動,常會使人覺得看舞獅好像缺少了點內(nèi)容,甚至節(jié)日的氣氛也不濃。
藤縣歷來有獅子吃炮仗習俗,起源是隨著廟社文化的發(fā)展而來的。在獅子拜神退出廟后,人們會在廟前燒炮仗回敬獅子。以后漸發(fā)展成舞獅活動采青結(jié)束后,就開始炸獅。
廟會活動中,民間各大師術(shù)士常顯示自己有神靈附體功,就赤身披掛炮仗,一邊燃炮一邊施打武功,讓人們看到其燒不傷炸不痛的神人特技。隨后此特技的活動,便引用到獅隊的舞獅活動中,能吃炮仗的獅是靈獅、神獅,勇猛威武,驅(qū)邪鎮(zhèn)妖,除惡辟邪,獅隊也會因此更能得到社會的稱贊和尊重。所以藤縣的炸獅能成為傳統(tǒng)特技而代代相傳,藤縣何時開始有炸獅已無法查證,但早期發(fā)現(xiàn),濛江富爐社子孫堂醒獅隊(后稱濛江子孫堂醒獅隊)從1930年起就有第一代舞獅吃炮特技能人。
藤縣炸獅活動是有一定規(guī)矩的,因無規(guī)矩就不成方圓,炸獅雖然很過癮,很激烈,很刺激。但炸獅可以說是一項極為危險的活動。炸獅現(xiàn)場炮聲不斷濃煙滾滾,熏眼的煙嗆鼻喉的硫磺味,加上鼓镲聲人的嘈雜聲交織在一起,響徹云天、震耳欲聾,現(xiàn)場指揮者此時也難以再發(fā)號令,場面看上去既混亂又熱鬧。
炸獅的炮仗四面開花,從這邊炸到對面的那邊,掛扎炮仗的竹竿互相碰撞,象戰(zhàn)場的士兵揮動長矛互相打斗,炸獅不成反自炸的趣事也屢見不鮮。所以炸獅活動就須按規(guī)矩辦,雙方均按漸成的規(guī)矩進行,炸獅者開心,舞獅人也同樂,觀眾看得也高興,不然定會鬧出不愉快之事。
疊臺架凳,布陣掛青是南獅采青特色,青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簡單說就是生菜和紅包合成的一份彩禮,會用紅紙標恭候XXX獅隊采摘等內(nèi)容。廣義是指擺設的各種各樣的青陣:如螃蟹青、樓臺青、高樁青等。一個獅隊要有相當高的技術(shù)和舞獅知識,才能了解懂得民間流傳擺設的各種青陣的名稱和創(chuàng)意,并以高超的技術(shù),合規(guī)合理的方法破解各種青陣。而備足炮仗炸獅,是在采青結(jié)束行禮完畢,獅隊稍休息幾分鐘后隨即開始,炮仗攻獅子時,除不準用特制鞭炮,不準用竹竿壓、戳、掃、打、攔等動作,來影響舞獅活動的空間,以及其他帶危險性動作外,可用多條竹竿掛上長條鞭炮,追隨著獅子燃炸,也可從不同方向、角度、高度、遠近用單鏈,單捆﹙整包﹚鞭炮攻擊獅子任何部位,可用高拋、直擲、低投等手法,被鞭炮攻擊的獅子需按照鑼鼓的節(jié)奏,邊舞動獅子,邊躲閃四面八方襲來的鞭炮,同時還要用腳踩滅地面上正在燃響的鞭炮,獅子用盡高架、低架、伸、縮、搖、抖、轉(zhuǎn)等舞法,結(jié)合各種步法、身法躲閃回避鞭炮攻擊,也可用腿橫掃,外撥地面上正燃炸的鞭炮,以最大限度地避免獅子被炸爛的可能。舞獅者以不怕炸傷、不怕灼爛衣服、不懼燒傷炸痛為榮,以鞭炮燒完而獅頭不落地為獅隊整體團隊功夫過硬,舞獅者能赤身上陣者功夫更高人一籌。
藤縣于1994年春節(jié)期間,濛江子孫堂醒獅隊上演了一場精彩的炸獅表演。此次炸獅表演已時過20多年,現(xiàn)在回想起仍讓不少人津津樂道。
1994年正月初三上午約九時,人們早早圍在藤縣礦產(chǎn)局門口的街道中,等候濛江子孫堂醒獅隊的精彩表演。隨著鏗鏘有力的鼓聲由遠而近傳來,人們一陣騷動并自覺讓出一條大道,濛江子孫堂獅隊恭拜縣政府后,由政府門前的廣場方向舞動而來。獅隊最前面是國旗,獅隊的傳統(tǒng)帥旗隨后,接著是彩旗隊,獅隊在大頭佛的引路下,走在最前面的是子孫堂的“獅王”—黑獅,緊跟其后的是八只大小不一,五顏六色的彩獅分成兩路隊形,踩著與鼓聲一致節(jié)拍的步伐,動作劃一地行進,時而左右抖動,時而高架起舞,鼓樂隊隨獅隊后面,殿后的還有十多名后勤人員,有數(shù)十人手拿刀槍劍棍三釵等武器作保駕護航,獅隊陣容威武龐大,隊伍整齊服裝統(tǒng)一,人員精神抖擻威風凜凜,引來周邊群眾涌出街道圍觀的場面,獅隊在兩邊觀眾的掌聲中前進。
精彩的獅子上樓臺采青表演,在觀眾熱烈的掌聲中順利結(jié)束后,觀眾自動退讓圍成圓圈,驚心動魄的炸獅馬上開始了,這時的場面是人山人海,有七八層圍觀群眾,有的家長為讓小孩看到,就用肩膀托著小孩,外圍的觀眾則踮腳引頸往內(nèi)仰看,街道兩側(cè)樓房的陽臺和窗戶,也是人頭攢攢,子孫堂獅隊十多名隊員正在清理炸獅現(xiàn)場。此時觀眾中不時傳出信息,說今次炸獅有好戲睇,準備的炮仗裝滿了礦產(chǎn)局的倉庫,連辦公室也堆滿,從二樓一麻袋一麻袋的炮仗疊至現(xiàn)場,足有三十多米長。炮手人馬充足,分工有序,八條竹竿從四面架起游動,并設了有專門解炮人,裝炮人,點炮人,數(shù)名手拿竹竿作沖鋒的炸獅勇士作先鋒,他們是專門追著獅頭炸的“機動部隊”,四面均有袋袋炮仗堆放著作攻擊用,也安排有解炮,點炮,炸獅炮手,這是“地面部隊”,二樓另有多名炮手,專門從高出其不意的空中攻擊,為“高空部隊”,組成了立體的攻獅戰(zhàn)術(shù)和戰(zhàn)斗序列,此次炸獅無論從炮仗的數(shù)量,還是炮手的人數(shù),都是前所未有的,炸獅的方法和輪番攻擊方案,都是經(jīng)過精心策劃組織的,是一場志在炸爛獅頭決意讓獅頭落地的炸獅行動。
隨著哨聲“嘟”一聲響,兩只嶄新的獅子躍入場中,瑞獅先向四方觀眾致禮,即傳統(tǒng)的獅子拜四方。待獅子起高裝獅時,炸獅開始,此時四面炮仗同時向獅子發(fā)起攻擊,瞬間炮仗聲四起濃煙包裹著獅子,獅子不時被炮仗擊中,躲過左面的炮,右面的又襲來,頭上的炮又開炸,獅子腳下也踩著“地雷”,瞬間火光一遍濃煙四起,鼓镲聲鞭炮聲嘈雜聲混在一起,鞭炮燃響后的硫磺味彌漫著整條街,只風煙霧中獅子一邊舞動,一邊踩一邊抖,踩是將地面部隊設埋的“地雷”踩滅,抖是將空中部隊投擲的“炸彈”從獅頭上抖落,獅子舞到那里哪里就是炮炸的聲光,兩只勇猛的獅子踩著地上的雷響聲,時而左右搖頭,時而一吐一吞,前伸后縮,快速的奔跑,圍觀者也因鞭炮的硫磺味太重,漸閃出的圍圈越來越大,拋獅尾者則見機行事,不停地將獅尾上下左右拋甩,目的是將藏在獅衣中的炮仗拋出,同時用獅衣作扇驅(qū)散煙霧。獅隊十多名等待換崗的吃炮勇士,自覺排好整齊隊伍,隨時準備輪崗上去舞獅吃炮,他們雖不是高大威猛,但也個個虎背熊腰,古銅色的皮膚中透出剛毅和勇敢,對那么多炮仗攻擊,好像都滿不在乎,炮仗飛來都視而不見,震耳的炮聲也聽而不聞似的,不知者還以為是一幫麻木的聾啞殘疾人,但他們卻是功夫到家的新一代吃炮高手,他們口中含著生菜,(據(jù)說含生菜能保護喉嚨),定時自覺沖入煙霧中替換舞獅。
由于街道狹窄,炸獅的炮仗又過多,所產(chǎn)生的煙霧自然不能及時散開,都彌聚在場中,場上煙霧四起,能見度不足一米,只見替換的人貓著腰從煙霧中沖出,在朦朧中根據(jù)若隱若現(xiàn)的獅子起伏和動作示意,接過獅頭繼續(xù)舞獅,從煙霧中被替換出來的人,第一時間看到的是從他鼻孔中噴出的兩道煙霧,從口中吐出的生菜還帶著幾縷青煙。
炮不停地從不同方向飛出炸響,雙手撐著炮竿的炸獅勇士不斷地沖鋒,空中的炮仗又帶著“啪啪”聲拖著煙霧飛入場中,但兩只威武的獅子,踏著鼓點不停地舞動,在鼓聲和觀眾的喝彩聲中,雄獅抖威靈獅狂舞,仍踩著鼓點的節(jié)拍左右擺頭上下靈動,進退閃縮見機而變,下盤功夫用盡掃,撥,踩,跳等腿法。場中街面已被炮仗的紙覆蓋足十厘米,獅子就像在紅地毯上狂竄,也給喜慶的春節(jié)帶來了祥瑞。
突然圍觀人群中傳來“唉喲唉喲”的叫喊聲,并邊叫邊跳邊拍打口袋,一副狼狽引俊樣引得旁人捧腹大笑,原來是被流彈飛中袋中的炮仗引起自炸,一團煙霧從口袋中升起。笑聲欲止,又見一名炸炮勇士被對面拋來的炮仗纏在自己的竹竿,“啪啪”聲從自己竹竿自上而下爆響,眼看就要被炸的可能,急中生智的他將手中竹竿一丟棄械而逃,很多人見狀都笑彎了腰,又見兩名勇士抱頭掩耳“唉喲唉喲”跳起,再次讓觀眾笑出眼淚,原來是不少勇士欲沖到前面,近距離炸獅,勇士們都會冒險拖著炮仗低頭往前沖,但往往都被對面扔過來的炮仗炸中而退回,加上自己的炮仗也正在爆炸,正是炸獅不成反被炸。
歷時兩個多鐘的炸獅,最后的一串炮仗“轟轟”一聲響,炸獅活動結(jié)束了。待煙霧升起塵埃落定時,才露出兩個威武獅子的廬山面目。一見獅子觀眾又一場大笑,原來是嶄新的獅子被炸后變成面目全非的爛獅子,獅頭被炸得四處見光,完整的最大面積不足巴掌大,獅衣被燒到多處穿孔。兩只爛獅子,被觀眾稱為藤縣的“獅王”。為感謝獅隊的精彩表演和勇敢不怕死的精神,全場觀眾和炮手響起了長時間的熱鬧掌聲。獅隊全體隊員走出場中雙手合十或抱拳行禮,回謝各位觀眾的關(guān)愛,觀眾投來贊賞的目光,帶著依依不舍的心情慢慢離去。
本公眾號往期作品選讀
長按二維碼關(guān)注微信公眾號:西江水月
微信號:xjsy2008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