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 ◆ ◆
內(nèi)容來源 |
圖片來源 | 網(wǎng)絡(luò)(侵刪)
◆ ◆ ◆
在古代,詩人之間有互相贈詩的傳統(tǒng),這種你來我往的作詩方式,叫做唱和詩??梢允莾蓚€人之間贈送、也可以是許多人之間“賽詩”,都用同樣的主題和體裁,第一個作詩的人叫“首唱”,后面作詩的都叫“和”,這一整套作詩的流程就叫“唱和”。
但是,事情怎么可能如此簡單?
01
▲
和詩與和韻
唐朝時,唱和被分為“和詩”與“和韻”。
用同樣的主題、體裁、但不用同樣的韻腳,叫做和詩。學(xué)生時代我們都學(xué)過劉禹錫的《酬樂天揚(yáng)州初逢席上見贈》: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劉禹錫和的是白居易《醉贈劉二十八使君》:
為我引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
詩稱國手徒為爾,命壓人頭不奈何。
舉眼風(fēng)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兩個倒霉蛋詩人,在被貶謫的路上相遇,主題是互相同情、彼此珍重,留下了這千古有名的唱和詩,體裁都是七言律詩,但韻腳不一樣,按照唐朝的標(biāo)準(zhǔn),這兩首屬于“和詩”。
另一種“和韻”就不言自明了,主題、體裁、韻腳都必須一樣,難度高了不止一個等級,宋朝以后唱和詩的基本要求就是“和韻”,比如蘇轍和蘇軾兩兄弟,他們的兄弟感情不用多說,蘇軾這個戀弟狂魔,蘇轍也是個戀兄的小粘人精,他們許久未見,蘇轍就寫下了《懷澠池寄子瞻兄》:
相攜話別鄭原上,共道長途怕雪泥。
歸騎還尋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曾為縣吏民知否?舊宿僧房壁共題。
遙想獨游佳味少,無方騅馬但鳴嘶。
蘇軾有感,遂和一首蘊(yùn)藏?zé)o限哲理的《和子由澠池懷舊》,順手創(chuàng)造出金句和成語飛鴻踏雪,什么叫實力: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yīng)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fù)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這兩首詩主題都是懷舊,體裁都是七律,每一聯(lián)結(jié)尾都是“泥、西、題、嘶”四個字,是非常標(biāo)準(zhǔn)的“和韻”詩。
02
▲
奉和
唱和詩還可以根據(jù)不同的作詩背景、目的,細(xì)分出許多不同的形式,像前面劉白那種,就叫“酬唱”。
假如說皇帝心血來潮,作了一首詩,對大臣們說:“眾愛卿,都來秀一把哇?”這種形式的唱和詩叫做“奉和”。“奉”字的原意是“捧”,大家都是跟著皇帝混的人精,這是啥意思還不明白嗎?
唐中宗李顯有一次去昆明池玩,開開心心作了一首詩,讓隨行的詩人都來和,宋之問直接炸場,來了一首《奉和晦日幸昆明池應(yīng)制》:
……
鎬飲周文樂,汾歌漢武才。
不愁明月盡,自有夜珠來。
好家伙,把皇帝比作周文漢武、明月夜珠,這馬屁功夫,別說李顯了,我都覺得香,宋之問也毫無疑問成了當(dāng)日MVP,老宋雖然歷史風(fēng)評不咋的,但才華這方面還是杠杠的。
03
▲
追和
追和,就是追溯前人的作品,來唱和。文人都愛說神交,這就叫神交。
蘇東坡是陶淵明的頭號粉絲,你知道他迷戀陶淵明到什么程度嗎?他被貶海南,帶了陶淵明全集,然后給蘇轍寫信說:我逼著自己每天只能讀一首陶詩,要不然詩讀完了我還沒回去,這日子可咋過喲?
后來果然讀完了,還沒有脫離苦海,他就把“陶淵明全集”都和了一遍,最可怕的是,他不但和詩,連《歸去來兮辭》這種賦文,東坡老都和了一遍,我總覺得吧,蘇軾這家伙除了致敬偶像,多多少少有那么點炫技的意思,對吧?
在蘇東坡的帶領(lǐng)下,宋朝形成了一股“和陶詩”的風(fēng)氣,蘇轍也和了好幾十首陶詩,更有趣的是,后來有個叫宋自遜的非著名詞人,作了一首《賀新郎》說:
“喚起東坡老……和陶詩,翻被淵明惱……”
這是什么行為,這相當(dāng)于是“和蘇東坡的和陶淵明的詩”,對此我只想說,禁止套娃!
———— / END / ————
推薦閱讀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