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組老照片,展示晚清時期女性的生活。注:本文所選用的照片使用了AI上色。
女子展示“三寸金蓮”。
這位女子特意脫了鞋,解開裹腳布,讓攝影師拍攝她那已經(jīng)畸形的雙足,讓人看著就不舒服。我們絲毫看不到小腳的美感,但是明清時期有些爛俗文人發(fā)展出一套所謂的“金蓮美學”,為纏足叫好,還品評纏足的不同方法和小腳的不同形狀,認為女人小腳有五式,即“蓮瓣”、“新月”、“和弓”、“竹蔭”、“菱角”。真是匪夷所思!
流離失所的母女。
由于遭受水旱、戰(zhàn)爭等災禍,她們失去了家園,只得背井離鄉(xiāng),逃往異鄉(xiāng),淪為流民,在荒僻處搭建窩棚棲身,茍全性命于亂世。家里的男人可能外出乞討了,也可能打零工謀食。她們站在搖搖欲墜的窩棚外,似乎就是在滿懷期待地等待男主人帶著食物歸來。
一位婦女在織布。
在農(nóng)耕時代,每一位平民家庭的女子,都要學會紡花織布,女紅是身為女人的基本技能,要不然就會影響出嫁?!斑筮髲瓦筮螅咎m當戶織”,這樣的場景在歷史上上演了2000年,直到商業(yè)化社會到來。
使用縫紉機做女紅。
晚清同治年間縫紉機的傳入,改變了女性數(shù)千年來做女紅的傳統(tǒng)方式,大大節(jié)省了時間、提高了質(zhì)量。那時候一臺縫紉機要多少錢?1872年12月14日,《申報》發(fā)布了一條廣告,說:“(晉隆洋行)新到外國縫紉機數(shù)輛,每輛洋價50兩,欲購請來本行接洽?!碑敃r一臺縫紉機價格高達50兩銀子,對絕大多數(shù)家庭來說都是天價,只有富豪之家和制衣廠才能買得起。
生病的婦女。
這位農(nóng)村婦女不知得了什么病,頭部腫脹,病情嚴重,雙眼都睜不開了。從她所處的環(huán)境來看,她的家非常貧窮,住茅草屋,根本沒錢看病。那個男孩骨瘦如柴,嚴重營養(yǎng)不良;她身后的人衣衫破爛,飽經(jīng)歲月的風霜,已經(jīng)看不出性別。這樣的處境,只能讓她忍受病痛。
在校生。
女孩子一旦接受教育,精神面貌就完全不一樣了。她們不再是困于閨閣、只會做女紅的文盲,她們有文化、有見識、有活力,自信大方,畢業(yè)之后將走向社會,參與勞動,成為推動歷史進步的“半邊天”。
家庭生活中的婦女。
這位婦女與孩子和丈夫在一起,開心地笑著。她的丈夫是匯文大學堂的教師,思想比較開明,“三綱五?!敝惖亩Y教規(guī)則對家庭的束縛沒有那么令人窒息,所以在合影時很自然地真情流露,一家人和和美美。
奶奶給孫女梳頭。
在一個旗人家庭里,奶奶為孫女梳頭,然后插一朵漂亮的小花。那個女孩留了長長的頭發(fā),可能從出生就沒剪過。她們在鏡子前拍照,把她們360度的形象都展示了出來,這樣的擺拍非常巧妙。
霸氣的旗人婦女。
這個拍照的場景很有意思,家境不錯的婦女帶著兒子拍照時,擺出了多把大刀,為他們增添了幾分霸氣的形象。不論男女老少,旗人家庭都有尚武的傳統(tǒng)。
富貴人家的妻妾。
很明顯能看出來,這6位女子生活優(yōu)越、經(jīng)濟寬裕,她們頭戴的抹額、身穿的襖褲都很精美,做工繁復、紋飾多彩。平民女子與富貴女子在服飾上的顯著差別,就是前者“素”,后者“花”。我們能從這張照片獲得一個信息,富貴人家的妻妾并不是個個都漂亮,她們的出身(尤其是妻)比外貌更重要。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