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者,天理也;美味者,人欲也。“深夜一爐火,渾家團(tuán)欒坐。煨得芋頭熟,天子不如我”,更多時候則是呼朋喚友,飯桌上談天說地。飯局未必有意義,意義未必存快樂,工余放松,驅(qū)散抑郁而已。讓別人快樂的人,定很善良,讓自己快樂的人,定很聰明,飯局上的熱門人選,多為人緣好、肯喝酒、善附和一類。有時食來運轉(zhuǎn),一個飯點,幾撥人呼喚,我的原則是答應(yīng)第一撥,便會斷然拒絕后來者,無論多么重要的人物,概不例外。應(yīng)承而爽約,對方會有種被拋棄的感覺。人品是個抽象概念,由若干具體指標(biāo)分而成之,或有百條專屬,酒品飯品必在端首。為人之道,食不如信,立人之要,先質(zhì)后文也。遇時段沖突無法分身,有人探詢,你這有幾位,可否合并一處,圖個熱鬧。我則婉拒,客不帶客乃飯品一項,而原則即底線。酒量等于膽量,酒場類于官場。叫誰不叫誰,實則經(jīng)過幾番深思熟慮、周慮權(quán)衡后的排定。次第落座,看似隨隨便便,風(fēng)平浪靜,仔細(xì)琢磨,心思全在里頭?;騻鶅敹鲌?,或諾踐情守,主角知其主,陪客知其陪,主角有顏面,陪客有酒量,陪客的社會身份或高于主角,弱勢只是低調(diào),暫且屈尊謙卑罷了,此即主角賺足的面子,而主家未必是自己辦事,或是請托求人。飯局不逾五人,尚能專注同一話題,超過五人,各自尋找議題,即便主家費盡口舌,難以串通。你若帶幾個人介入,大有破壞格局之不妥。雖曰不恤近怨,不顧細(xì)謹(jǐn),平日退避三舍,井水河水,酒桌狹路相逢,碰杯不是,不碰也不是,說話不對,不說也不對,如鯁在喉自不必說,反胃三天。所謂困辱之累,悔吝之咎,不過如此。幽默有時也是一種冒犯,酒后真言,乃蓄謀已久的心思。醉舌如野馬,一旦脫韁,很難再將其束縛。若遇劣蹶無趣者,反客為主,滔滔不絕;若遇為人卞急者,語出多歧,面紅耳赤。打問對方單位后,說認(rèn)識你們單位的誰誰誰,然后便是吠影吠聲,添油加醋,不過耳食之言,八卦段子,反正話比酒多,是非之口不閉,言者信口,聞?wù)邔擂巍1绕鹨源笊らT試圖壓制他人者,能使周遭安靜下來的小聲說話,更值得敬重。上層講利益,中層講邏輯,底層講情緒,爭辯時難以辯倒的觀點是沉默,能夠隨機圓場、岔開話題者才是高明。朋友的朋友,未必朋友;敵人的朋友,或是朋友。尊重各自的圈子,便是尊重文化的地界。古龍說“有困難的時候找朋友,決不是一件丟人的事。真正丟臉的是,有困難的時候,竟然無朋友可找”,吃飯大抵也是。有書畫家辦展,弄花一年,看花十日,同好同道聚集而來,備飯備酒自然不過。上午九點開展,有人擱置瑣務(wù),硬硬等到中午飯罷離去,覺得該吃這頓飯,即便十一點開幕,也有人四下散去,不肯留下。主辦方備飯三桌,若有五桌人候著不走,欣慰之意,溢于言表,若只湊夠兩桌的人,自會十分的掃興,直懷疑作人失敗。七葷八素,一時口齒生津,大快朵頤,美味的誘惑,從不過時。之前豪于酒,能為詩,如今了身達(dá)命,襟度豁如,漸老漸熟漸平淡,不學(xué)廉頗拼吃飯;之前守身如玉,如今守口如瓶,外行不胡說,內(nèi)行不揭鍋。花半開,酒微醺,酒后話多,但有方寸,如此熱絡(luò)一通,已投機到相見恨晚,一見如故,下次謀面,依舊呆若陌路,“請問您貴姓”。即便熟人,見面不說世事,聽風(fēng)看花吃酒,酒桌上說過的話,吹過的牛,出門轉(zhuǎn)身即忘。有人說我是放心型食客,我也未曾推辭,一生大運走得不是很好,酒品飯品卻還過得去。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