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說明了周公在宴會(huì)中擔(dān)當(dāng)著“命”的職責(zé)。簡(jiǎn)文言“周公叔旦為命”,有學(xué)者認(rèn)為其職責(zé)是“侑(宥)酒之命辭”(馬楠:《清華簡(jiǎn)〈夜〉禮制小札》,《清華大學(xué)學(xué)報(bào)(哲學(xué)社會(huì)科學(xué)版)》2009年第5期),很有道理。除簡(jiǎn)文中“既醉又侑”之說是其內(nèi)證外,《左傳·莊公十八年》有“虢公、晉侯朝王,王饗醴,命之宥”,王引之《經(jīng)義述文》卷17以為“如賓酢主人之禮以勸侑于王”,說明周公也有酬酢武王的禮節(jié),而簡(jiǎn)文中的《明明上帝》是其明證。簡(jiǎn)文言:“周公或(又)夜(咤)爵醻王,作祝誦一終?!?/p> “作祝誦一終”,證明周公具有“巫?!钡莫?dú)特身份。《說文》釋“?!睘椤凹乐髻澰~者。從示,從人、口。一曰:從兌省?!兑住吩唬骸畠稙榭跒槲?。’”《左傳·桓公二年》言:“凡公行,告于宗廟;反行,飲至,舍爵、策勛焉,禮也?!皸畈壬洞呵镒髠髯ⅰ氛J(rèn)為師返后,君主“應(yīng)親自祭告祖廟,并遣祝史祭告其余宗廟。祭告后,合群臣飲酒,謂之飲至”。《孔叢子·問軍禮》也說:“用備樂饗,有功於祖廟,舍爵策勛焉,謂之飲至?!倍芄云洫?dú)特身份擔(dān)任了祝史這一職責(zé)。
而《明明上帝》一詩的內(nèi)容,也顯示具有祝嘏辭的特點(diǎn)。李學(xué)勤先生以為《明明上帝》或許就是《逸周書·世俘》中提到的“《明明》三終”。但其內(nèi)容與《詩經(jīng)》中的《小明》、《大明》有相似之處。如:
《明明上帝》:“明明上帝,臨下之光。”
《小明》:“明明上天,照臨下土?!?br> 都是言上帝挾其光輝降臨下方。
《明明上帝》:“丕顯來格。”
《大明》有:“不顯其光。”
不、丕古通用,丕顯即顯也,《明明上帝》以此言上帝降臨時(shí)的情形?!安伙@”一詞在金文中亦十分常見,多用以夸耀祖先。如單白昊生鐘言:“不顯皇且刺考,逑匹先王?!彪降趼苗姡骸安伙@皇考惠吊,穆穆秉元明德?!闭f明是西周成詞。
《明明上帝》:“ (歆)是禋明(盟)?!?br> 是言通過禋祀的形式使上帝降臨。禋祀是通過燒柴升煙以告天的一種祭祀形式。
《明明上帝》:“月有城(盛)(缺),歲有(歇)行,
一言月之運(yùn)行規(guī)律,一言歲星的視運(yùn)動(dòng),即通過星體運(yùn)行的永恒性來表現(xiàn)王朝的“萬壽亡疆”?!对娊?jīng)》中也有類似表述,如《小雅·天?!费裕骸叭缭轮?,如日之升?!倍叭f壽無疆”一語更是青銅銘文中常見的“嘏辭”,《詩經(jīng)》中凡六見,5次集中于《小雅》之中,青銅銘文中多用“萬年無疆”,如蔡姞簋、虢季子白盤、大克鼎、小克鼎等。
另外,通過《明明上帝》也的演奏方式,也可見其作者的巫祝身份。簡(jiǎn)文中的樂詩如《樂樂旨酒》、《(輶)乘》、《(英英)》等的演奏方式均為“作歌一終”。李學(xué)勤先生認(rèn)為“古時(shí)詩均入樂,演奏一次為一終,‘作歌一終’便是作詩一首的意思”。通過《儀禮》等典籍可知,燕飲等禮儀中,“作歌”多以瑟伴奏。
而“作祝誦一終”比較復(fù)雜,按李先生的思路,既然言“一終”,《明明上帝》應(yīng)該也是可以入樂的。祝誦合用,在甲骨卜辭中已存在。如:
冊(cè)用。高祖夔祝用,王受又。召祖乙祝,祖丁用,王受又。(粹1)
羽,丁亥,宙上甲祝用。(前、731、1)
郭沫若在《殷契粹編考釋》(第一片)中認(rèn)為“用當(dāng)讀為誦,若頌,言以歌樂侑神也。”確有一定道理。在《詩經(jīng)》中祝、誦沒有連用的情況,如《小雅·楚茨》:“祝祭于祊,祀事孔明”、“工祝致告”;其實(shí)“?!笔遣蝗霕返?,《儀禮·少牢饋食禮》有:“祝受以東北面于戶西以嘏于主人曰:‘皇尸命工祝,承致多福無疆于女孝孫,來女孝孫,使女受祿于天,宜稼于田,眉?jí)廴f年,勿替引之?!逼湓~以“致告”為主,《毛詩傳箋》言:“鐘鼓既戒,戒諸在廟中者,以祭禮畢,孝孫往位堂下西面位也,祝於是致孝孫之意,告尸以利成?!奔妊浴扮姽募冉洹?,自不可能入樂。
但“誦”卻是可以入樂的。在先秦語境下,一作名詞,在古代字典如《正字通》、《康熙字典》中讀為yōng。如《詩經(jīng)》屢言誦是一種詩體,如《大雅·烝民》說:“吉甫作誦,穆如清風(fēng)。”《大雅·崧高》說:“吉甫作誦,其詩孔碩,其風(fēng)肆好?!薄缎⊙拧す?jié)南山》說:“家父作誦,以究王讻?!薄睹珎鳌丰尅夺赂摺吩疲骸白魇枪熤b也?!笨追f達(dá)疏:“詩者,工師樂人誦之以為樂曲,故云‘作是工師之誦’。欲使申伯之樂人常誦習(xí)此詩也?!焙?jiǎn)文言“作茲祝誦”,其實(shí)就是作“誦”之意,因礙于四言詩的成例,故以“祝誦”代之。一作動(dòng)詞,讀為cóng。如《墨子·公孟》有“誦詩三百“之說,表明”誦“是一種演奏方式?!抖Y記·文王世子》又有“春誦”之說,鄭玄注為:“誦謂歌樂也?!笨资鑴t言:“謂口誦歌樂之篇章,不以琴瑟歌也。”意為徒歌,要求“以聲節(jié)之”(《周禮·春官宗伯·大司樂》鄭注),說明“誦”不以琴瑟伴奏,但需要以樂器為節(jié)。古文字中頌與庸是相同的,而誦詩是對(duì)儀式頌詞的表現(xiàn)形式。因此,誦詩時(shí),極有可能是以鏞鐘作為伴奏的。
這可通過《詩經(jīng)·周頌·清廟》的演奏形式推出。宗廟祭祀之樂,有重聲不重樂器的傳統(tǒng),《漢書·禮樂志》言高祖時(shí),叔孫通因秦樂人制宗廟樂。大祝迎神于廟門:“……乾豆上,奏《登歌》,獨(dú)上歌,不以管弦亂人聲,欲在位者遍聞之,猶古《清廟》之歌也?!薄肚鍙R》之歌,是用以祀周文王的。其伴奏樂器,各書多有言之,《大戴禮記·禮三本》言:“清廟之歌一倡而三嘆也,縣一罄而尚拊搏、朱弦而通越也。”《史記·禮書》:“《清廟》之歌,一倡而三嘆,縣一鐘尚拊膈,朱弦而通越,一也?!逼湓啤爸煜摇本褪侵干珦?jù)《漢書·禮樂志》其實(shí)瑟是不奏的,又《隋書·音樂志下》也言:“《大戴》云:‘清廟之歌,懸一磬而尚拊搏。’又在漢代,獨(dú)登歌者,不以絲竹亂人聲?!彼洞蟠鞫Y》文字直接略去瑟的存在,更說明了歌《清廟》時(shí)瑟是不奏的。但其樂懸,《大戴禮》作“縣一罄而尚拊搏”,而《史記》則作“縣一鐘尚拊膈”。其實(shí)《史記》的記載更有道理,拊搏均為打擊類樂器,鄭注為:“拊搏,以韋為之,充之以糠,形如小鼓?!币蚱浒l(fā)音單調(diào),很明顯是用來節(jié)樂的。鐘之大著為鏞,《爾雅·釋樂》:“大鐘曰鏞?!倍鄦为?dú)懸掛。周代的鏞鐘最多只能發(fā)兩個(gè)音,不能演奏復(fù)雜的樂曲,故常用來節(jié)樂。而且《詩經(jīng)·商頌·那》言“庸鼓有斁”,更明證祭祀樂歌中有“庸”伴奏。
而且,巧合的是,《清廟》亦傳為周公所作?!睹珎鳌费詾椋骸爸芄瘸陕逡?,朝諸侯,率以祀文王焉。”王褒《四子講德論》:“周公詠文王之德而作《清廟》,建為《頌》首?!闭f明是清廟演奏之所是洛邑的文王宗廟。而《明明上帝》之作是在“文大室”,也是祭祀周文王的宗廟,可以推測(cè)兩地的樂懸應(yīng)該是相同的。所以《明明上帝》的伴奏樂器也很可能是“庸”跟“拊搏”。
因此,《明明上帝》雖是周公“醻”武王的樂詩,卻具有祭祀樂歌的特點(diǎn),而在宴會(huì)中由周公作出,也恰恰證明了周公自身的巫祝特點(diǎn)?,F(xiàn)在學(xué)者雖也偶有言及此的(如郝鐵川《周公本為巫祝考》,《人文雜志》1987年第5期;過常寶《周公攝政與周初政教關(guān)系初探》,《史學(xué)月刊》2002年第5期),但都是根據(jù)傳統(tǒng)文獻(xiàn)進(jìn)行的推斷。清華簡(jiǎn)《(耆)夜》的公布,又為這一論斷,提供了新的證據(jù)。
——刊于《中國文物報(bào)》2010年8月20日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