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刺第二十
【題解】這篇是大夫和文學對面互相諷刺的記錄。大夫指責儒生“往來浮游,不耕而食,不
蠶而衣”,“授之以政則不達”,“此亦當世之所患也”。文學則反唇相譏,認為“今之執(zhí)政亦未能
稱盛德”。
大夫曰:古者經井田①,制廛里②,丈夫治其田疇,女子治其麻枲③,
無曠地,無游人④。故非商工不得食于利末⑤,非良農不得食于收獲,非執(zhí)
政不得食于官爵。今儒者釋耒耜而學不驗之語⑥,曠日彌久,而無益于治⑦,
往來浮游⑧,不耕而食,不蠶而衣,巧偽良民,以奪農妨政⑨,此亦當世之
所患也。
【注釋】
①經:劃分。井田:見《力耕篇》注釋。
②廛(chan)里:住宅。古代一戶人家所住的房屋叫廛,五家為鄰。五鄰為里。
③麻枲,解見《園池篇》注釋。
④游人:游手好閑的人。
⑤商工:謂自產自銷的手工業(yè)者,不是商人和工人。
⑥釋:放下。耒耜(l7I s@):古代翻土的農具,后為農具的總稱。不驗之語:不能用實踐來
證明的空話。
⑦“治”原作“理”,本篇后文“言治尚于唐、堯”,“任能以治國”,“言治則稱堯、舜”、
“固未可與論治也”,“天子立公卿以明治”,字俱作“治”,此避唐諱改未盡者,今輒為改正。
⑧浮游:東游西逛。
⑨妨農奪政:影響農業(yè),妨礙朝政。
【譯文】
大夫說:古時候,劃分了井田,規(guī)定了住宅,男人耕田種地,婦女紡麻織布,沒有荒廢的土地,
沒有游手好閑的人。因此,不是手工業(yè)者或做買賣的人,就不能靠經營工商業(yè)為生。不是好的農民,
就不能靠從事農業(yè)吃飯,不是管理政事的人,就不能享受國家的俸祿?,F(xiàn)在,你們這些儒生,丟下農
具去學那些不切實際的空話,荒廢了很多時間,而對于治理國家卻毫無益處,你們到處往來游逛,不
耕田卻白吃飯,不養(yǎng)蠶卻白穿衣,欺騙百姓,影響農業(yè),妨礙朝政,這是當今社會上的禍害。
文學曰:禹慼洪水①,身親其勞,澤行路宿,過門不入。當此之時,簪
墮不掇,冠掛不顧②,而暇耕乎。孔子曰:“詩人疾之不能默,丘疾之不能
伏③?!笔且詵|西南北七十說而不用④,然后退而修王道,作《春秋》,垂
之萬載之后⑤,天下折中焉⑥。豈與匹夫匹婦耕織同哉!傳曰:“君子當時
不動,而民無觀也。⑦”故非君子莫治小人,非小人無以養(yǎng)君子⑧。不當耕
織為匹夫匹婦也⑨。君子耕而不學,則亂之道也。
【注釋】
①“慼”原作“蹙”,今據王先謙說改正。慼,憂慮。
②簪(zan):用來綰住頭發(fā)的一種首飾。掇(dao):拾起。冠掛:帽子被樹枝掛掉?!痘茨?/p>
子·原道篇》:“禹之趨時也,履遺而費取,冠掛而費顧?!迸c此文異義同。
③《論衡·對作篇》:“孔子曰:‘詩人疾之不能默,丘疾之不能伏。’”此文未見所出,蓋
《論衡》即本之《鹽鐵論》。
④七十說:游說了七十個國君。七十,非實際數字,是一種夸大的說法,表示多次游說。
⑤垂:流傳。萬載:萬年。
⑥折中:“折”,判斷;“中”,恰當。這里指以《春秋》作為判斷事物的標準。
⑦此文未詳所出。
⑧《孟子·滕文公上》:“無君子莫治野人,無野人莫養(yǎng)君子?!薄耙叭恕?、“小人”,都是
指勞動人民而言。
⑨“不當”原作“當不”,今據姚范、俞樾說改正。
【譯文】
文學說:禹對洪水泛濫很是擔憂,親自治水,不辭辛苦,在水里行走,路旁過夜,經過自己的
家門都不進去。在那時,他綰發(fā)的簪子掉了都顧不上拾,帽子被樹枝掛掉了也顧不上去拿,哪里還有
閑功夫去種地呢?孔子說:“詩人對天下無道感到痛心而不能沉默不言,我孔丘痛恨天下禮崩樂壞而
不能隱居不管?!彼运麞|西南北奔走各國,到處游說,但都不被重用,然后返回魯國,研究王道,
編寫《春秋》,讓它流傳萬年之后,作為天下人判斷事物的標準。他怎么能與一般老百姓一樣去耕田
織布呢?古書上說:“君子在適當時機不進行道德說教,那么老百姓就看不到準則,也就無所遵循了?!?/p>
所以,沒有君子就沒有人治理老百姓,沒有老百姓就沒有人供養(yǎng)君子,君子是不應當像一般百姓那樣
去耕田織布的。如果君子也去耕田而不學先王之道,那就是導致天下大亂的途徑。
大夫曰:文學言治尚于唐、虞,言義高于秋天,有華言矣(1),未見其實
也。昔魯穆公之時(2),公儀為相(3),子思、子柳為之卿(4),然北削于齊,
以泅為境,南畏楚人,西賓秦國(5)。盂軻居梁(6),兵折于齊(7),上將軍死
而太子虜(8),西敗于秦(9),地奪壤削,亡河內、河外(10)。夫仲尼之門,
七十子之徒,去父母,捐家室,負荷而隨孔子,不耕而學,亂乃愈滋。故玉
屑滿篋(11),不為有寶;詩書負笈(12),不為有道。要在安國家,利人民,
不茍繁文眾辭而已(13)。
【注釋】
①華言:華麗的辭句。
②魯穆公:戰(zhàn)國時魯國國君,名顯,魯元公子。
③公儀:即公儀休,魯穆公時為博士,奉法循理,百官自正,使食祿者不得與下民爭利。事見
《史記·循吏傳》。
④“子柳”原作“子原”,明初本,華氏本作“子柳”,今據改。盧文弨曰:“‘子原’《說
苑·雜言》篇作‘子庚’,仍泄柳字。”案《孟子·告子下》:“魯穆公之時,公儀子為政,子柳、
子恩為臣,魯之削也滋甚?!薄白恿本褪恰靶沽?。
⑤賓:服從。
⑥孟柯:解見《論儒篇》注釋。
⑦兵折于齊:公元前344—前343 年,魏與齊在馬陵(今河南省范縣)兩軍相峙,結果,魏軍中
了齊國孫臏的計謀,大敗。魏將龐涓被擒,太子申被俘。
⑧上將軍:即魏將龐涓。太子:即太子申。
⑨西敗于秦:指公元前341 年,商鞅率秦軍攻魏,公元前330 年,秦公孫衍攻魏,公元前290
年,秦將白起攻魏,魏割讓黃河兩岸的土地給秦。
⑩河內、河外:指山西、陜西兩省交界處南段黃河以東和以西的地方?!睹献印ち夯萃跎稀罚?/p>
“梁惠王曰:‘及寡人之身,東敗于齊,長子死焉;西喪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這里有些事
是在孟子到梁以前就發(fā)生的,但都記在孟軻的賬上,是因為在會議發(fā)言時記憶不太準確的原故。
(11)玉屑:玉石的碎末。篋(qi8):箱子。
(12)“詩書”原作“誦詩書”,當衍一字。盧文弨刪“詩”字,張之象本、沈延銓本、金蟠本
作“詩書”,無“誦”字,則“詩”讀為“持”,《詩譜序·正義》引《詩含神霧》:“詩者,持也?!?/p>
是“詩”字有“持”義,“持書”與“負笈”對文,意較明白,張、沈、金本可從,今據刪改?;蛟?/p>
文本作“持書”,轉寫誤為“詩書”,又以“詩書”與“負笈”對文不妥,遂于“詩書”上加“誦”
字也。笈(j9),書箱。
(13)“繁文”原作“文繁”,今據黃季剛說乙正。
【譯文】
大夫說:文學說起治國的道理比唐堯、虞舜還要高明,談及禮義來比秋天的天空還要高,空有
華麗的言辭,卻見不到實際的效果。過去魯穆公當政時,公儀休為相,子思、子柳為卿,然而還得把
北邊的土地割讓給齊國,以泗水為界,南邊懼怕楚國,西邊屈從秦國。孟軻在梁國時,梁國的軍隊被
齊國打敗,上將軍龐涓被殺,太子申被俘,西邊又被秦國打敗,領土被占領,疆域被削割,丟掉了黃
河東西兩岸的大片領土。孔丘有七十多個門徒,他們離別了父母,拋棄了妻子兒女,背著行李、扛著
書箱,跟隨孔丘,不去耕田而去學儒術,于是天下亂得越來越厲害了。所以,有滿箱的碎玉,不能算
有珍寶;背著滿箱《詩經》、《尚書》,也不能算懂得治國之道。關鍵在于能使國家安定,對人民有
利,而不是隨隨便便說很多空話就行的。
文學曰:虞不用百里奚之謀而滅,秦穆用之以至霸焉。夫不用賢則亡,
而不削何可得乎①?孟子適梁,惠王問利,答以仁義②。趣舍不合③,是以
不用而去,懷寶而無語④。故有粟不食,無益于饑;睹賢不用,無益于削。
紂之時,內有微、箕二子⑤,外有膠鬲、棘子⑥,故期不能存。夫言而不用,
諫而不聽,雖賢,惡得有益于治也⑦?
【注釋】
①《孟子·告子下》:“虞不用百里奚而亡,秦穆公用之而霸,不用賢則亡,削何可得與?”
②《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
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p>
③趣舍:即“取舍”,這里指政治主張。
④“懷寶”上原有“夫”字,今據王先謙說刪?!墩撜Z·陽貨篇》:“懷其寶而迷其邦”。即
此文所本。
⑤微:微子?;夯?。
⑥膠鬲(g5):商紂王的大臣,后來投奔周文王,成為周朝的大臣。棘子:《莊子·逍遙游》:
“湯之問棘也?!薄夺屛摹罚骸凹钤疲骸疁珪r賢人?!衷疲骸羌??!边@個棘子,應當是
湯時那個棘子的后人。
⑦惡(w&)得:怎么能夠。
【譯文】
文學說:虞國不采納百里奚的計謀而使國家滅亡,秦穆公重用百里奚而成就了霸業(yè)。不任用賢
人,國家就會危亡,要想不割讓土地給別國怎么可能呢?孟子到梁國去,梁惠王問他關于“利”的事,
孟子用“仁義”來回答。彼此政治主張不同,所以孟子沒被任用而離去,他雖有滿腹經綸,但是只能
沉默不語。所以,有糧食不吃,免不了要挨餓;看到賢人而不用,國家就要被削弱。商紂王時,內有
微子、箕子治理,外有膠鬲、棘子輔助,但商朝還是滅亡了。如果不采納賢人的意見,不聽取他們的
規(guī)勸,雖然有賢人,又怎么能有助于治理國家呢?
大夫曰:橘柚生于江南,而民皆甘之于口,味同也;好音生于鄭、衛(wèi)①,
而人皆樂之于耳,聲同也。越人子臧②、戎人由余③,待譯而后通,而并顯
齊、秦,人之心于善惡同也。故曾子倚山而吟,山鳥下翔④;師曠鼓琴,百
獸率舞⑤。未有善而不合,誠而不應者也。意未誠與⑥?何故言而不見從,
行而不合也?
【注釋】
①鄭、衛(wèi):春秋時國名,在今河南省境內。
②“子臧”原作“夷吾”,今據張敦仁說校改。
③由余:春秋時戎(我國古代西北地區(qū)的少數民族)人,后來降秦,秦穆公用他的計謀征服了
西戎。
④曾子:即曾參,孔丘的學生。性至孝,但仍受其父的懷疑。曾子就走到山里去,靠著山坡高
聲吟唱詩歌,表示其悲傷嘆息。事見《呂氏春秋·必己篇》高誘注。山鳥下翔:指山里的鳥聞聲感動,
因而飛下來聽。
⑤師曠:見《刺復篇》注釋。相傳他善鼓琴,鼓琴時,有玄鶴十六只從南方來,引頸而鳴,舒
翼而舞。事見《韓非子·十過篇》這里說“百獸率舞”,是把這故事又夸大了。
⑥“意”,通“抑”?!芭c”,同“歟”,文言助詞,表示疑問。
【譯文】
大夫說:桔柚生長在江南,人們吃了都覺得味美可口,因為人們對味道的感覺是相同的;好聽
的音樂產生在鄭國和衛(wèi)國,人們聽了都感到悅耳,因為人們對聲音的感覺是一樣的。越人子臧和戎人
由余,他們的話要通過翻譯才能懂,但他們在齊國和秦國都居于顯赫的地位,因為人們分辨善惡的標
準是相同的。所以曾參曾倚著山坡而嘆息,山鳥也飛下來在他身邊盤旋;師曠彈琴,各種野獸都隨著
琴聲跳起舞來。因此,好的東西沒有不被人接受的,真誠的建議沒有不被采納的。大概你們未必真有
誠意吧?不然,為什么你們的建議不被采納,所作所為不合與世呢?
文學曰:扁鵲不能治不受針藥之疾,賢圣不能正不食諫諍之君①。故桀
有關龍逢而夏亡②,紂有三仁而商滅③,故不患無由余、子臧之論④,患無
桓、穆之聽耳。是以孔子東西無所遇⑤,屈原放逐于楚國也⑥。故曰:“直
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⑦?!贝怂匝远?/p>
不見從,行而不得合者也。
【注釋】
①不食:不接受,不聽取。諫諍:直言規(guī)勸君主,使其改正錯誤。
②關龍逢:桀臣。桀作酒池糖丘,為長夜飲。龍逢力諫,桀不聽,并把他殺害了。事見《史記·夏
本紀》?!跋耐觥痹鳌巴鱿摹?,今從明初本、華氏本、《治要》乙正。
③“紂”原作“殷”,今從《治要》改正?!叭省痹鳌叭恕?,張之象本、沈延銓本及《治要》
引作“仁”,今據改正。三仁:指微子、箕子、比干三人。《論語·微子篇》:“微子去之,箕子為
之奴,比干諫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p>
④“故”字原無,今據《治要》引補?!白雨啊痹鳌耙奈帷?,今據張敦仁說校改。“論”原
作“倫”,今據“治要”引校改。
⑤“遇”原作“適遇”,今據《治要》引刪“適”字。王先謙曰:“《治要》無‘適’字。疑
‘適’、‘遇’形近致衍。”
⑥屈原:戰(zhàn)國時楚人,名平,別號靈均。博聞強記,明于治亂,仕楚為三閭大夫。懷王重其才,
靳尚輩譖而疏之。原憂愁幽思,而作《離騷》,希望懷王感悟。懷王死,頃襄王復信讒言,謫原于江
南。原又作《漁父》諸篇以見志。后自沉汨羅而死。見《史記·屈原列傳》?!耙病弊衷瓱o,據《治
要》引補。
⑦原脫“何必去父母之邦”句,《治要》引有,與《論語·微子篇》合,今據訂補。
⑧此兩句原作“終非以此言而不見從,行而不合者也”,今從《治要》引校正。
【譯文】
文學說:扁鵲不能醫(yī)治不接受針刺和藥物的疾病,賢人圣人也不能糾正不接受規(guī)勸的國君的過
失。因此,夏桀雖有關龍逢,夏朝還是滅亡了,殷紂雖有微子、箕子、比干三個仁人,但商朝還是滅
亡了??梢姴慌聸]有由余、子臧的見解,就怕沒有像齊桓公、秦穆公那樣能聽取建議的國君。因此,
孔子東奔西走而得不到任用,屈原被楚國放逐。所以說:“用正道侍奉國君,到哪里不是多次被罷官
呢?如果是用不正道侍奉國君,又何必要離開自己的國家?!睔w根結底這不就是我們的建議不被采納,
所作所為不合于世的原因嗎?
大夫曰:歌者不期于利聲,而貴在中節(jié)①;論者不期于麗辭,而務在事
實。善聲而不知轉②,未可為能歌也③;善言而不知變,未可謂能說也。持
規(guī)而非矩,執(zhí)準而非繩,通一孔④,曉一理,而不知權衡,以所不睹不信人,
若蟬之不知雪,堅據古文以應當世,猶辰參之錯⑤,膠柱而調瑟⑥,固而難
合矣??鬃铀圆挥糜谑?,而孟軻見賤于諸侯也。
【注釋】
①中節(jié):符合節(jié)拍。
②轉:這里指變換曲調。
③為:同“謂”。
④孔:小洞。這里指一孔之見。
⑤辰參(sh5n):兩個星名,都是二十八宿之一?!俺叫恰币步猩绦?,出現(xiàn)在天空的東方,“參
星”出現(xiàn)在天空的西方,兩者不能同時出現(xiàn),故曰“辰參之錯”。
⑥膠:粘著。柱:瑟(一種二十五根弦的樂器)上用來調弦的短木,用膠把它粘住了,就無法
調弦了?!澳z柱調瑟”,語又見《淮南子·齊俗篇》:“今握一君之法籍,以非傳代之俗,譬由膠柱
而調瑟也?!币辉弧澳z柱鼓瑟”,比喻拘泥不知變通。
【譯文】
大夫說:唱歌的人不追求聲音的尖利,而貴在合乎節(jié)拍;談論問題的人不追求華麗的言辭,而
必須要合乎實際。善于唱歌但不懂得變換音調,不能算唱得好;善于言辭但不知道變通,不能算會說
話。拿著圓規(guī)而否定曲尺,拿著水平儀而否定墨線,這是一孔之見,只懂得一個道理,而不知道全面
比較衡量。因為自己沒有看見,就不相信別人,這就好像蟬不知道有雪一樣。頑固地死抱著古書上的
道理并應用于當世,就如同辰星和參星相錯而行永遠不能相遇,又像粘住瑟柱而去調瑟弦,當然聲音
很難合拍了。這就是孔子不被當時任用,而孟軻被諸侯所看不起的原因。
文學曰:日月之光,而盲者不能見,雷電之聲(1),而聾人不能聞。夫為
不知音者言,若語于喑聾(2),可特蟬之不知重雪耶(3)?夫以伊尹之智、太
公之賢,而不能開辭于桀、紂(4),非說者非(5),聽者過也。是以荊和抱璞
而泣血(6),曰:“按得良工而剖之?”屈原行吟澤畔(7),曰:“安得皋陶
而察之(8)?”夫人君莫不欲求賢以自輔,任能以治國,然牽于流說(9),惑
于道諛(10),是以賢圣蔽掩(11),則讒佞用事(12),以此亡國破家,而賢士
饑于巖穴也(13)。昔趙高無過人之志(14),而居萬人之位,是以傾覆秦國而
禍殃其宗。盡失其瑟,何膠柱之調也。
【注釋】
①雷電:王先謙曰:“‘電’無聲,疑‘霆’字之誤?!秉S季剛曰:“‘雷’、‘電’連類而
言?!?/p>
②喑(y9n):啞巴。
③重雪:大雪。
④開辟:陳說。這里指規(guī)勸。
⑤“者非”原作“也非”,今據張之象本、沈延銓本、金蟠本校改。
⑥荊和抱璞而泣血:傳說春秋時楚人卞和(又稱荊和)得到一塊沒有剖開的玉石(璞),獻給
楚厲王,厲王叫玉工看了,以為是石頭,楚厲王認為卞和欺騙了自己,命人砍掉了他的左腳。楚武王
即位后,卞和又去獻玉,結果又被砍去右腳。等到文王即位后,卞和抱著璞到荊山中哭了三天三夜,
以至淚盡眼睛出血。文王聽說后,命人剖璞,果然是塊寶玉,遂命名曰“和氏璧”。事見《韓非子·和
氏篇》
⑦行吟:邊走路邊吟詩。 澤畔:湖邊?!冻o·漁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澤畔?!?/p>
⑧皋陶(gao yao):上古人名,傳說是舜的法官。
⑨牽:牽制,束縛。流說:流言蜚語。
⑩道諛(y*):阿諛奉承。
(11)蔽掩:遮蓋。這里指被人排擠,得不到任用。
(12)讒佞:慣于巧言諂媚,說別人的壞話。
(13)巖穴:巖洞。這里指窮鄉(xiāng)僻壤。
(14)志:古文“識”字。
【譯文】
文學說:日月的光澤,盲人是看不見的,打雷的聲音,聾子是聽不到的。和不了解自己的人說
話,就如同對聾啞人說話一樣,何止是蟬不知道大雪呢?即使以伊尹的智慧,姜太公的賢能,也不能
勸諫夏桀、商紂,這就不是規(guī)勸者的過失了,而是聽話人的過錯啊。因此荊和抱著璞玉哭得眼睛流出
了血,他說:“怎能得到好的玉工來剖開璞呢?”屈原在湖邊邊走邊吟詩,他說:“怎能得到皋陶那
樣的法官來判明是非呢?”君主沒有不想得到賢人來輔助自己,任用有才能的人來治理國家的,然而
由于受到流言蜚語的牽制,被阿諛奉承所迷惑。所以,賢能的人被排斥,而慣于巧言諂媚的人卻當了
權,造成國亡家破,而賢人只能在窮鄉(xiāng)僻壤的地方忍饑挨餓。過去趙高并沒有超人的見識,卻處在管
理萬人的官位上,因此使秦國覆沒而他的家族也遭到災禍。連整個的瑟都丟掉了,還談得上什么“膠
柱調瑟”呢?
大夫曰:所謂文學高第者(1),智略能明先王之術,而姿質足以履行其道
(2)。故居則為人師(3),用則為世法(4)。今文學言治則稱堯、舜,道行則言
孔、墨,授之政則不達(5),懷古道而不能行,言直而行枉(6),道是而情非,
衣冠有以殊于鄉(xiāng)曲(7),而實無以異于凡人。諸生所謂中直者(8),遭時蒙幸
(9),備數適然耳(10)。殆非明舉所謂(11),固未可與論治也。
【注釋】
①高第:“德優(yōu)才高”的意思。
②姿質:同“資質”,天資,稟賦。這里指才能、品德。
③居:家居,平常,指不當官的時候。
④用:指在朝當官的時候。法:典范。
⑤不達:不通曉。
⑥“行”下原有“之”字,今據俞樾說刪。
⑦鄉(xiāng)曲:這里指住在偏僻鄉(xiāng)村里的老百姓。
⑧中(zh^ng)直:合乎標準而當選。直同“值”。
⑨遭時:遇到時機。蒙幸:受到推舉?!靶摇痹鳌奥省?,今據王先謙說校改。
⑩備數:湊數,充數。 適然:偶然,碰巧。
(11)明舉:指漢昭帝詔舉賢良文學。所謂:詔令中提出的標準和要求,這是說文學不符合選舉
條件。
【譯文】
大夫說:所謂“才優(yōu)德高”的文學,智謀應能闡明先王治國的辦法,才能也足以實行先王的治
國之道。所以,他們在不執(zhí)政時能成為人們的師表,執(zhí)政時就是當世的典范?,F(xiàn)在你們這些文學,談
論起治國的道理,就稱頌堯、舜,談實行的辦法只會說孔丘、墨翟那一套,真叫你們管理國家大事,
卻又一事無成。死守過時的道理而不能實行,講得頭頭是道,實際情況卻另是一樣。穿戴和一般老百
姓不同,其實,行為和平凡人沒有兩樣。你們這些所謂合乎標準而中選的人,不過是偶然遇到好時機,
幸運地受到推舉,濫竽充數罷了??峙虏⒉皇腔实鬯x拔的優(yōu)秀人才,本來就不能跟你們談論治國
的道理。
文學曰:天設三光以照記①,天子立公卿以明治。故曰:公卿者,四海
之表儀②,神化之丹青也③。上有輔明主之任,下有遂圣化之事。和陰陽,
調四時,安眾庶,育群生,使百姓輯睦④,無怨思之色,四夷順德,無叛逆
之憂。此公卿之職,而賢者之所務也。若伊尹、周、召三公之才,太顛、閎
夭九卿之人⑤。文學不中圣主之時舉,今之執(zhí)政,亦未能稱盛德也。
大夫不說,作色,不應也。
【注釋】
①三光:指日、月、星。照記:即《淮南子·齊俗篇》“日月之所照■”的“照■”;照■,
照耀。
②表儀:即儀表,猶言法則,楷模,榜樣。
③丹青:繪畫所用的紅色和青色顏料,泛指繪畫。這里引申為榜樣、表率。
④輯睦:和睦。
⑤太顛、閎(h$ng)夭:周朝時文王、武王的大臣。九卿:漢太常、郎中令、中大夫令、太仆、
大理、大行令、宗正、大司農、少府為正九卿,中尉、主爵都尉、內史列于九卿。見《漢書·百官公
卿表》。
【譯文】
文學說:上天有日、月、星三光以照耀人間,皇帝設立卿以申明治國之道。所以說:身為公卿
的人應該是天下效法的表率,能感化人的榜樣。對上有輔佐賢明君主的責任,對下有實現(xiàn)圣賢教化百
姓的義務。和諧氣候的寒暖,調節(jié)春夏秋冬四季,安撫教育百姓,使他們和睦親近,沒有怨恨和優(yōu)愁,
使四方的少數民族順從德政,國家沒有叛亂的憂慮。這就是公卿應盡的職責,也是賢人所應當做的事
情。像伊尹、周公、召公那樣的三公和太顛、閎夭那樣的九卿就都是這樣的。如果說我們文學不符合
圣主的選拔標準,那么現(xiàn)在你們這些執(zhí)政的人也未必稱得上道德高尚吧。
大夫很不高興,臉變了顏色,不作回答。
文學曰:朝無忠臣者政闇①,大夫無直士者位危。任座正言君之過②,
文侯改言行,稱為賢君。袁盎面刺絳侯之驕矜③,卒得其慶。故觸死亡以干
主之過者,忠臣也,犯嚴顏以匡公卿之失者,直士也,鄙人不能巷言面違④。
方今入谷之教令⑤,張而不施⑥,食祿多非其人,以妨農商工⑦,市井之利,
未歸于民,民望不塞也⑧。且夫帝王之道,多墮壞而不修,《詩》云:“濟
濟多士⑨。”意者誠任用其計,茍非陳虛言而已。
【注釋】
①政闇:政治黑暗。闇同“暗”。
②任座:戰(zhàn)國時魏文侯的大夫。魏文侯舉行宴會,征求大家對他的看法。任座說他是“不肖之
君”,文侯不悅,任座便退出。文侯又問翟璜,翟璜說:“仁君?!蔽暮钫f:“怎么知道?”翟說:
“君仁,大臣敢直言,任座剛才知道君仁,故敢直言。”文侯很高興,讓翟召任座,把他迎為上賓。
事見《呂氏春秋·自知篇》。
③袁盎:又作“爰盎”,字絲,漢代楚人。事見《晁錯篇》題解。面刺:當面批評。 絳侯:
即周勃,西漢河南蒙陽人,曾跟隨劉邦起義,文帝時為右丞相?!霸幻娲探{侯之驕矜”,指漢文帝
時,周勃朝見皇帝時表現(xiàn)得很得意。文帝以為“社稷臣”。盎則以為只能說是功巨,而不配稱社稷臣。
勃知而恨之。后勃被罷相,被告謀反,被捕入獄,宗室諸公莫敢為言,袁盎又為周勃爭辯,文帝才釋
放了周勃。周勃乃與袁盎結交。
④鄙人:自稱的謙詞。 巷言:即《史記·秦始皇本紀》李斯所謂“出則巷議”之“巷議”,在
街巷中竊竊私議的意思。違,與“韙”(w5i)通。巷言面違:當面奉承,背后誹謗的意思。
⑤“方今入谷之教令”,原作“方今人主谷之教令”,今據黃季剛說校改。本書《復古篇》亦
有“入谷射官”之文,可證。
⑥施:同“弛”,放松。
⑦“商工”,即上文“非工商不得食于利末”之“工商”,非謂工與商。
⑧塞:滿足。
⑨這是《詩經·大雅·文王篇》文。濟濟:眾多。
【譯文】
文學說:朝廷沒有忠臣,政治就會黑暗,大夫身邊沒有正直之士,地位就會危險。任座正直地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