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 親
母親去世已經(jīng)半年多了,而我至今還無法接受這一現(xiàn)實。時時幻想這僅僅是一個夢,夢醒后一切依舊,回家還可以聽到那慈祥的問候!可是,事實終歸是事實,不能改變更不能重來。
母親去得突然,我們兄弟姊妹多數(shù)不在她身邊。去年七月初七的夜晚,接到大哥的電話,我就意識到事態(tài)的嚴重,第一時間撥打了急救電話,并迅速趕往醫(yī)院等待,默默地祈禱是虛驚一場。然而,后來發(fā)生的事情如晴天霹靂,母親的生命永遠定格在71歲。我們給她舉辦完葬禮,萬分不舍地讓她入土為安!母親害什么病,到現(xiàn)在我們也不清楚,成了永遠的謎。
母親解放前出生于貴州的一個邊遠鄉(xiāng)村。由于新舊政權交替,加之貴州經(jīng)濟落后,注定母親的童年十分艱苦。據(jù)母親說,她們兄弟姊妹多,要不是外祖父是食堂工人,有時偷偷給個把飯團子吃,可能母親早已餓死。母親年齡稍長,有幸步入學堂,不過僅一個星期就輟學。從此以后十多年里,伴隨她的是放牛、打豬草、種地,直到嫁給我的父親,她才又開啟了新的人生旅程。
“兒多母苦!”母親時常掛在嘴邊。但是,母親還是生下了我們兄妹六個。母親給了我們生命,卻苦了她一生。我家種的地最多,農(nóng)活也最多。從小,我們就學會了干各種農(nóng)活。但是,我們太小不頂力,父親又當村干,家中的農(nóng)活更多的還得靠母親??恐改傅呐Ω?,將我們撫養(yǎng)成人,供我們上學。就連后來我們結婚建房,父母傾其所有地幫助。正所謂可伶天下父母心!
母親不識字,懂的道理不多。但是,她拼命供我們讀書。我們六兄妹都至少初三畢業(yè),在當時九年義務教育沒有普及的情況下,這在村子里是很少見的。我和二姐讀得更多,讓她操碎了心。不過,母親總是樂滋滋的。我第一次離鄉(xiāng)求學時,有種莫名的恐懼感。母親在送我的路上安慰我:“兒呀,舍不得家鄉(xiāng)奔不了狠漢”!正是她這句話,激勵著我邁入高中,考進大學,參加工作。
母親心腸好,熱心幫助他人。左鄰右舍有困難,她總是要搭把手。那時許多人家糧食不夠吃,母親總是盡量接濟別人。記得附近的許多人家都到我家借過糧,條件好了再還回來,有的甚至至今未還,母親也沒有追究。因此母親的人緣好,家里有啥活大家都爭相幫忙。
母親熱情好客。親戚朋友來家里做客,母親總是用最好的飯菜款待,而且不厭其煩地挽留。誰家要有個喜事,母親總是忙前忙后。如果是親戚家的喜事,那么母親不僅會隨上禮金,還會買被子或毯子等物品相贈,用她的話來說就是“留個紀念”。母親去世時,親戚朋友送的禮物就有一大堆!
母親的見識不多,但她很支持我們工作。我在鄉(xiāng)鎮(zhèn)扶貧工作站,任務繁重。因此,盡管工作在家鄉(xiāng),可基本上沒時間回家看望她,即使抽空去一下也是來去匆匆。逢年過節(jié)時她總會提前來電詢問:“能不能回來吃個飯?”可多數(shù)時候我都失約了,母親也從不責備。也許在她看來,我們的出息就是給她最好的安慰!
母親一生沒享什么福,日子剛剛過好點,就與我們陰陽兩相隔。生下了我們六姊妹,可我們連她最后一面都不曾見著,留下的是永遠的遺憾!
-完-
作者簡介:羅雄,貴州黔西人,曾經(jīng)從事教育工作,故自號“清水先生”。愛好文學、寫作、歷史等,尤以歷史評論為佳,其《諸葛瞻徒有虛名而已》獲《貴州作家網(wǎng)》刊登,此外還在《畢節(jié)日報》等報刊上登文。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