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醫(yī)理論來講,萬事萬物都有陰陽之分,就人體而言,精、血、津液為陰,氣為陽。艾灸也不例外,灸之前也要分清楚自己是陰虛體質還是陽虛體質,不然有可能適得其反。
如果你是熱性的體質,還一直灸壯陽氣的穴位,那就可能要加重病情了,這樣一來反而對身體有害!
那么,什么是陰?什么是陽?
簡單的說,氣為陽,血為陰。陽為熱氣,是火;陰為體內津液,為水。
陽氣盛了,就是我們平常說的火氣大了,陽為熱,身體老熱著,就好像你燒水,水開了也不把壺拿下來,總在那咕嘟著,水就越燒越少。
而這體內水液就代表陰的,陽熱太盛了,身體就會表現出干燥,發(fā)熱,咽干,眼澀,這就是陰虛的表現,體內的水液成分就少了,不能滋潤器官和內臟了。
反之,要是陰氣太盛了呢,陽就不足了,陰的特點是寒,體內的陰氣太重了就會導致身體機能減退,產熱不足,手腳冰涼,怕冷。
陰陽失調,百病始生!
怎么區(qū)分陰虛體質和陽虛體質?
著名學者聶文濤先生總結為:“陰虛發(fā)熱;陽虛怕冷;血虛發(fā)燥;氣虛無力。”但熱、冷等僅是個別現象,陰虛陽虛究竟有什么區(qū)別,我們仍要細講開來。
陽虛:陽虛生外寒 、陽氣不足的寒性體質
中醫(yī)界把經常畏寒、手腳冰涼的一類人歸為陽虛體質。陽虛應該說是一個整體的概念,包括了腎陽、脾陽、心陽等。講的通俗一點,就是人體的生命之火不夠旺盛。其中,腎虛與陽虛的關系最為密切。
陽虛體質和寒性體質接近,為陽氣不足,有寒象,表現為疲倦怕冷,四肢冰冷、唇色蒼白,少氣懶言,嗜睡乏力,易腹瀉,排尿次數頻繁等。
請大家注意,身體內的陽氣不足,生命之火便不夠旺盛,身體就不能抵御自然界風寒濕冷的侵犯等。
《醫(yī)學入門》說:“虛者灸之,使火氣以助元陽也;實者灸之,使實邪隨火氣而發(fā)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氣復溫也;熱者灸之,引郁熱之氣外發(fā),火就燥之義也?!?/p>
寒性體質是陽虛體質的一種,屬于較重的陽虛體質。表現為畏寒冷、喜暖熱、愛喝熱水、容易拉肚子、手腳冰涼、沒精神容易乏力,舌苔偏白、津液較多、面色多青白或青黃、體型容易虛胖、脈搏較緩慢。
陽虛的狀況是最適合艾灸的了,這點大家都知道,艾灸大椎、命門、關元、涌泉都是可以補陽。
至于食療,建議寒性體質的灸友可以用生姜和大棗熬水來喝,也可以用當歸來泡水來喝。
所以,陽虛體質的人主要以溫補陽氣為主,可常艾灸大椎穴、命門穴、腎俞穴、氣海穴、關元穴、神闕穴。
大椎穴
稱為“諸陽之會”,不僅有益氣壯陽的作用,當陰陽相爭的時候,還能夠調節(jié)陰陽,使之平衡。
命門穴
為督脈上的陽穴,命門之火也是人體陽氣,命門火衰的病與腎陽不足證多屬一致。艾灸本穴有強腎固本、溫腎壯陽、強腰膝固腎氣、延緩人體衰老的作用。
腎俞穴
屬足太陽膀胱經,位于腰部,可以補中氣,消除中焦障礙,讓火氣往下焦走,主要有益腎助陽、強腰利水的作用。
氣海穴
屬于任脈,有“陰脈之海”之稱,為足下六陰經交匯之處,有養(yǎng)陰填精、培元固腎的作用。
關元穴
是足三陰、任脈之會,主要有補腎培元、溫陽固脫的作用。
神闕穴
為任脈上的陽穴,任脈氣血會合處,有溫補元陽,健運脾胃,復蘇固脫的作用。
陰虛:陰虛生內熱、陰液缺乏的熱性體質
陽盛陰虛的人代表體內的水分不足,水少則火旺,因此體內總會有一些莫名的火氣,動不動就口腔潰瘍,要么沒原因的手腳心發(fā)熱,胸口煩熱。表現為喜冷寒、小便黃赤、煩躁易怒、便秘、口咽干燥、舌紅苔黃。
俗話說:孤陰不生,獨陽不長。陰虛不是憑空生出來的,它的源頭往往就是陽虛,陰陽二者是相互依存的。
很多灸友存在下寒上熱的情況,就是因為中下焦的寒氣太重了,陽氣走投無路被逼到上焦,表現出來往往就是上火,豈不知下焦還是寒的呢!
故而陰虛并非不可以艾灸,只是與陽虛的艾灸有所不同,陰虛更側重補中氣,以引火下行為主,并且艾灸強度也要更低一些。
陰虛的艾灸方法
陰虛的灸友可以逐漸用艾灸調養(yǎng),剛開始少灸一些穴位,時間灸短一些(10-15分鐘),溫度低一些,如果感覺適應了,就可逐漸的延長艾灸的時間,一個禮拜內休息1-3天或隔天艾灸。
首先,艾灸腎俞、八髎,能補中氣,消除中焦的阻礙,并讓上焦的火氣往下走;然后,可以艾灸三陰交、復溜、涌泉,把這火氣進一步往下導到雙腳,引血歸源!
陰虛之人不僅會在身體上出現手腳心發(fā)熱、胸口煩熱、口咽干燥等癥狀,在心理上也會出現諸多問題,如煩躁、易怒等,往往還會導致生活、工作、婚姻方面的許多不適應和不正常。
可是說到陰虛,人們一般都不太了解,陰虛其實就是人體內的津液不足而導致陰陽不平衡。
人體的津液屬于“陰”的范疇,是有形的,并可以流動,能滋潤和營養(yǎng)機體。除了津液,人體中的血液也屬于“陰”的范疇,中醫(yī)解釋說“津血同源”,津液和血液有著互相依存的關系,津液缺少了,會累及到血液。
所以,陰虛體質的人主要以滋陰為主,可常艾灸太溪穴、涌泉穴、三陰交穴、陰郄穴、照海穴。
太溪穴
是足少陰腎經的常用腧穴之一,是腎經的原穴。主要用于治療人體先天不足,有清熱生氣的作用。
涌泉穴
是腎經的首穴,主要有滋陰潛陽、寧心安神、強筋健骨的作用,有引火歸元之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