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iPhone 終于加入了無線充電功能,對三星的廣告團隊來說,他們需要尋找下一個值得吐槽的點。和以往不同,無線充電對于蘋果,不像視網(wǎng)膜屏幕、Touch ID 那樣可以讓它成為新技術新功能的引領者;但和以往類似,不難推測,無線充電可能會成為未來手機的標配,明年發(fā)布的小米 7 就已經(jīng)基本確定會搭載和 iPhone X 同款的無線充電模塊。
那么,在手機上出現(xiàn)已經(jīng)快十年的無線充電功能究竟是提升用戶體驗的靈丹妙藥,還是營銷驅動下的雞肋?今天,我們來探究下這個問題。
“無線充電”這個概念聽起來就很炫酷,它帶來的沖擊感似乎不亞于手機取代固話、數(shù)碼代替膠片、WiFi 代替網(wǎng)線。一看到“無線”二字,我們立刻不由自主地聯(lián)想到“擺脫束縛”“自由”等類似的詞匯。
然而,看似炫酷的無線充電在技術原理上并不復雜,一百年前的科學家特斯拉就已經(jīng)提出了設想。
目前絕大部分無線充電器的工作模式,就是充電頭中的線圈轉動從而帶動手機背部線圈轉動,進而產(chǎn)生電量。
在手機領域比較早實現(xiàn)這一功能的是Palm公司,隨后諾基亞Lumia 920、谷歌 Nexus 4、三星 S6 等機型都陸續(xù)加入了無線充電功能。
和傳統(tǒng)的有線充電方式相比,無線充電方式無疑更為炫酷,它不需要在手機上插入一根長長的數(shù)據(jù)線,充電時只需要把手機放在充電板上,充滿電時直接取走即可。
另外,隨著無線充電技術的發(fā)展,部分類似充電碗的無線充電底座開始出現(xiàn)。今年蘋果秋季發(fā)布會 PPT 上的 AirPower 就是類似的裝置,它可以同時給 iPhone、Apple Watch、Air Pods 等多臺設備進行充電,便利程度直線上升。
此外,如果無線充電技術可以大力普及,那么,未來公共場所的充電體驗將會得到極大提升。例如,在機場,手機沒電的用戶直接把手機放在一張具有無線充電功能的桌子上即可。
前面已經(jīng)說過,無線充電在手機上出現(xiàn)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將近十年的歷史,但一直未能全面普及,這主要是因為它存在很多局限性。
無線充電無法取代有線充電最大的障礙為功率。目前來說,在智能手機上,快充的功率一般為 18W 起,高的可以達到 22.5W;而無線充電最高也只有 15W,很多手機只有 7.5W。首先在充電速度上,無線充電就落后了一大截。
在智能手機發(fā)展初期,5W 充電頭還是是手機的標配,電池容量普遍在 2000mAh 以下,這時 5W 功率的無線充電功能可能還有生存空間。但在今天,3000mAh 的手機電池容量基本是及格線,無線充電的速度則注定它不會被廣泛采用。
(iPhone 8 Plus 無線充電時間:87 分鐘充 23%)
另外,目前主流的無線充電并不能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無束縛”。前面已經(jīng)提過無線充電的技術原理,手機充電時需要吸附在充電底座上,不能隨意移動,給使用者的束縛甚至要更多。起碼,連著數(shù)據(jù)線充電時,手機還是可以正常操作和使用的,甚至可以躺在床上邊充電邊玩;但放在無線充電底座上,只能別扭地進行著簡單的操作。
還有一個無法忽視的事實是,通常來說,無線充電器底座要比有線充電器體積更大、重量更重,如果出差或旅行,有線充電器顯然更為便捷。更重要的是,無線充電器需要用戶自行購買,并且價格不菲,蘋果官網(wǎng)上的最便宜的也要將近 500 元。
最后,為了支持無線充電功能,手機上要增加一個線圈,這對寸土寸金的手機內部空間來說無疑又是一個負擔。
作為一個技術原理并不復雜、誕生歷史不斷的功能而言,無線充電此前遲遲未能在手機上普及,最根本的原因是它未能直擊用戶需求的痛點。
對手機用戶而言,無線充電首先要做到功率上不能和有線快充相差太多,充電速度有保證;其次,要實現(xiàn)的真正的“無線”,用戶可以在一定范圍里自由移動、操作手機。
對手機廠商來說,跟風無線充電功能或許也是無奈之舉。目前手機同質化現(xiàn)象嚴重,尋求差異化的道路已經(jīng)越來越難走,具有營銷噱頭無線充電自然也就被青睞。iPhone 搭載無線充電功能后,在蘋果的號召力下,整個行業(yè)跟進也就板上釘釘了。
對普通用戶而言,無線充電更像是一個錦上添花的功能。在無線充電技術沒有革命性突破的情況下,花幾百塊去跟風入手一個無線充電器其實沒有太大的必要。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