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空青
人生該是追求美的旅程。
靜下來,讀讀詩吧。
【緣起】
這篇文章帶大家欣賞一首很經典的詩,來自宋代大文豪蘇軾。
北宋元佑初年,這時候的蘇軾還是京官,為起居舍人,專管記錄當時的國家大事和黃帝的衣食起居。
也是在這會兒,蘇軾結識了此時為中書舍人的錢穆父,兩人官職相近、氣味又相投,在京城培養(yǎng)了一段非常深的友誼。
過兩年,元佑三年,蘇軾已經自請離京到了杭州做知州;錢穆父也從京城被貶到越州,今天的浙江紹興,過兩年又被貶到瀛洲。
瀛洲是今天的河北河間,錢穆父從浙江到河北,中間正好要路過蘇軾任職的蘇州,于是前往探望。
老友相逢,自是千杯不醉。但歡樂時光總是短暫,朝廷催逼的緊,錢穆父的船只要連夜啟程才能不誤了任期。
于是蘇軾也就只好夜里在江邊相送,正好蘇軾此時也是任期將滿,馬上要離開杭州。
迷茫的前路漫漫、對老友的依依不舍,最終都化作月夜里豁達溫暖的一個笑容,化成這一首名流千古的《臨江仙·送錢穆父》。
【詩篇】
《臨江仙·送錢穆父》宋代·蘇軾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jié)是秋筠。惆悵孤帆連夜發(fā),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誦析】
這首詞好像并不在課本之中,我第一次讀到還是在高中語文老師發(fā)的課外閱讀材料里,當時對這首詩的哲理就印象很深,長大之后重讀,更是沉醉在“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豁達之中。
題目已經寫明是一首送別詞,首句起筆也就從老朋友寫起。
“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
自從上次一別,我們這都已經三年沒見面啦。雖然沒見,但我還是時時聽到你的消息,知道你這三年奔波天南海北,踏遍了天涯海角、紅塵萬丈。
改火,古代鉆木取火種,四季都會換用不同的木材。三改火即時間已經過去三年。前面提到,錢穆父離開京都之后便輾轉地方官,比一直呆在杭州的蘇軾自然辛苦很多。順便一提,錢穆父的“父”并非其名字,而是對有才德男子的尊稱,類似“梁父吟”這種。
三年里經歷了天南海北的風霜刀劍,老友的心中應該也充滿了消極情緒吧。但是,歲月的風霜卻沒有在錢穆的心中留下任何痕跡,他的笑容依舊如同從前,像春天的微風一般溫暖。
上闋最后兩句是蘇軾對錢穆品行的感慨,“無波真古井,有節(jié)是秋筠”??梢悦鎸Υ煺劭部罒o動于衷,全是因為心中那竹子一般的氣節(jié)啊。
這兩句化用白居易《贈元稹》中的兩句,即“無波古井水,有節(jié)秋竹竿”,意境也類似。
夸完老友,下闋開始點送別之題。
“惆悵孤帆連夜發(fā),送行淡月微云。”兩句點明送別時間是在淡月微云的傍晚,既寫友人行程之急,也用“惆悵”二字寫出自己深深的遺憾。
惆悵、遺憾,但依然是美的。“淡月微云”,想想都是一個很美好的江邊夜晚。
清風送爽,淡月流光,使蘇軾錢穆父兩人也漸漸從離別的傷感情緒中走出來,進入到對未來的美好期待之中。
于是笑著勸那送別的歌妓,“尊前不用翠眉顰”,不要在這里皺著個眉頭啦,沒什么好傷心的。
“翠眉”在古代是婦女一種首飾,詩文中專指女子眉毛,這里應該是代指官妓,而非指代錢穆父。
最后兩句是整首詞的精華,也是千百年來引起無數人共鳴的動人處。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p>
人生啊,就像是住在旅館里面,終歸是要上路的。既然如此,不如就好好享受旅途中的一切,那些無足輕重的得失挫折就不要掛在心上了。
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云:“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碧K軾正是化用李白句意。
最后一句“我亦是行人”,是升華句。首先是將與老友的關系再度拉近一層,將自己也擺在了行路人的身份上;其次是顯示出一種得失兩忘、萬物齊一的豁達人生態(tài)度,用自己的豁達來感染友人,將整首詞的氛圍從送別的傷感中拔出來,送進“淡月微云”的美好之中。
近人俞陛云《唐五代兩宋詞選釋》評價這首詞:“因送友而言我亦逆旅中行人之一,語極曠達?!鄙醯谩?/p>
【空青語】
李白和蘇軾大概是在民間最受歡迎的兩位詩人。
喜歡李白,是因為他那無可救藥的浪漫填補了我們內心深處的夢想;
喜歡蘇軾,大概就是喜歡他的豁達放曠,喜歡他身上昂揚、樂觀地力量。
巔峰時當讀李白,好酒助興、豪氣倍增;
低谷時讀讀蘇軾,則能發(fā)奮振興,笑對沉浮。
最后,蘇軾另有一首送別錢穆父的詩,與這首詞寫于同期,可以互為參照。
送錢穆父出守越州絕句二首蘇軾 〔宋代〕簿書常苦百憂集,杯酒今應一笑開。京兆従教思廣漢,會稽聊喜得方回。若耶溪水云門寺,賀監(jiān)荷花空自開。我恨今猶在泥滓,勸君莫棹酒船回。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