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古代的民本思想,萌芽于上古三代時期,在西周初年漸趨成型,東周蔚為大觀。在《詩經(jīng)》、《尚書》、《春秋》、《周易》等周代早期的文學、政治、歷史、哲學文獻中,有諸多關(guān)于民本思想的記載。雖然其中所載唐虞夏商的先王圣君言行,未必與真實歷史相符,但至少反映了周代對上古歷史的記憶。而《尚書·夏書·五子之歌》中所記:“民為邦本,本固邦寧”之言,明確地表達了以民為本的觀念。同樣,在《尚書》中關(guān)于堯舜、皋陶、大禹的記載中,有“下民其咨,有能俾乂”,“安明則惠,兼民懷之”,“德惟善政,政在養(yǎng)民”等重民、安民、養(yǎng)民的思想。這說明在周人對歷史的看法中,古圣王以德治天下,皆以民為本。上古民本思想,具有宗教神學色彩?!疤炻斆鳎晕颐衤斆?;天明畏,自我民明威?!笔侵袊糯烊撕弦坏挠^念,在民本思想中的體現(xiàn)。可以說,民心即是天道的觀念,從周初到清末的近三千年中,一直在延續(xù)著。無論是在“禮壞樂崩”的春秋戰(zhàn)國,還是“天崩地坼”的明清之際,這一民本思想的核心觀念,在思想文化轉(zhuǎn)型的嬗變時代,雖然遭到過沖擊而被弱化,卻傳承不斷。直至近代西學東漸,自由、平等、民主、人權(quán)等啟蒙理念進入中國的思想學術(shù)界,才解構(gòu)并重構(gòu)了中國傳統(tǒng)民本思想的結(jié)構(gòu)和基礎(chǔ)。
春秋末年,官學失范,私學興起,面對宗法解體、禮壞樂崩的亂世之相。諸子百家紛紛立言,表達自己的救世思想。其中影響較大的儒道墨法諸家,都對傳統(tǒng)的民本思想有所繼承發(fā)揚。因為“皇天無親,惟德是輔”,所以,“人,無于水監(jiān),當于民監(jiān)”。敬天與愛民是相輔相成、合一不二的關(guān)系。儒家提倡內(nèi)圣外王,要求君王實行仁政德治,注重民生和教化?!墩撜Z》記載:“子適衛(wèi),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笨鬃蛹茸⒅孛癖姷纳嫔嬘种匾暶癖姷牡赖陆袒??!白闶?、足兵、民信之矣。”在他看來,“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彪m然管仲幫助桓公稱霸,挾天子以令諸侯,并非王道。但畢竟“九合諸侯,不以兵事”,維護了宗法禮制,防止了蠻夷變夏,使人民生活相對安定,華夏文化得以傳承??鬃痈幻竦闹鲝?,具有縮小貧富差距的傾向:“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反對嚴刑苛法,推崇德治教化:“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笨偨Y(jié)起來,就是讓民眾生活安定富足,精神滿足愉悅。應該說,孔子對于治世的理想,止于小康,而非大同。對于他來說,克己復禮已經(jīng)難能可貴,要讓天下歸仁,就連堯舜都“其猶病諸”。
2
孟子繼承了孔子的富民和教民思想。在富民方面,他提出:“明君制民之產(chǎn),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兇年免于死亡;然后驅(qū)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睉?zhàn)國較之春秋,戰(zhàn)亂更加頻繁,孟子只要求民眾有溫飽的生活。他認為民眾只有實現(xiàn)了“安居”,才能“樂業(yè)”。即“無恒產(chǎn)而有恒心者,為士惟能?!笔駷樾∪?,士人為君子,如孔子所說:“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溢矣?!泵献拥目捶?,與孔子一脈相承,他誠然認為人性皆善,即“性相近”,但因為“習相遠”,要培養(yǎng)君子人格,丈夫品格,需要“謹癢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而在教化之前,必先富之。所以他經(jīng)常勸說君王:“樂歲終身苦,兇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并且提出具體方案:“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p>
孟子將富民和教民的責任及希望,寄托在執(zhí)政者的身上。只有在上者以身作則,才會上行下效?!疤煜轮驹趪?,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痹谧诜ㄉ鐣屑覈惑w,大夫齊家、諸侯治國、天子平天下。君王如父母,民眾如子女,養(yǎng)育和教導子女是父母的責任。因此,君王諸侯的責任重大,榜樣的力量是巨大的?!熬?,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國定矣。”這種上表下率的仁政德治思路,孔孟一脈相承??鬃釉唬骸鞍傩兆?,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孟子將之推向了新的高度:“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彼宰龀鲞@樣的價值判斷,是基于戰(zhàn)國時代諸侯邦國興衰存亡的歷史經(jīng)驗總結(jié)之上的。其為推行仁政提供了有力的理論依據(jù):“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p>
孔子曾對統(tǒng)治者提出具體的施政要求:“敬事而俗,節(jié)用而愛人,使民以時?!敝挥袌?zhí)政的天子、諸侯、大夫等大人們,按照君子的要求和標準去做,才能夠?qū)崿F(xiàn)治國平天下?!坝芯又浪难桑浩湫屑阂补?,其事上也敬,其養(yǎng)民也惠,其使民也義?!毙奚硎莾?nèi)圣之途,治國為外王之道。因此,儒家的德治仁政主張,是一種典型的“人治”模式。但是,如果大夫、諸侯天子不愿誠意正心、不行君子修身之道,又當如何呢?孟子從“是故得事丘民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諸侯危社稷,則變置。犧牲既成,粢盛既潔,祭祀以時,然而旱干水溢,則變置社稷”的邏輯進行推演,認為作為統(tǒng)治者的君臣各有其道,各行其是,各得其所?!坝麨榫?,盡君道;欲為臣,盡臣道?!倍鵁o道之君,臣無需盡忠?!熬暢既缤两?,臣視君為寇仇。”歷史上的武王伐紂就是最明顯的例子。因為紂王無道,殘臣虐民,因此有道的臣子可以替天行道、救民水火,討伐暴王,誅殺民賊。孟子曰:“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wù)D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泵献拥拿褓F君輕論,將代表上天的道義與代表天意的民心,置于君主和王權(quán)之上,為后儒們提供了批判暴君、超越政統(tǒng)的道統(tǒng)依據(jù),是儒家民本思想在先秦時代發(fā)展的高峰。
3
戰(zhàn)國末期,雖然儒、墨并稱顯學,但道家與法家的影響也不容忽視。荀子作為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師,上承孔孟,下啟韓董,不僅對于儒家學說有所發(fā)揚,而且為儒法結(jié)合開辟了路徑。荀子承襲孔孟的“富民均足論”和“修身治國論”,提出“田野荒而倉廩實,百姓虛而府庫滿,夫是之謂國蹶?!焙汀靶陶蕉傩諝w之,禮義備而君子歸之。故禮及身而行修,義及國而政明,能以禮挾而貴名白,天下愿,令行禁止,王者之事畢矣?!睆男詯赫摮霭l(fā),荀子與孔孟相比,更注重禮對人的規(guī)范和約束作用。即“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惡,以為偏險而不正、悖亂而不治,是以為之起禮義、制法度,以矯飾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擾化人之情性而導之也。使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p>
同樣,荀子堅持儒家的君子與小人之分,對治人和治于人者,采取不同的對待方式。他從“君子以德,小人已力,力者,德之役也”的觀念出發(fā),推行:“由士以上則必以禮樂節(jié)之,眾庶百姓則必以法數(shù)制之”的策略。這是儒家“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觀念的明確體現(xiàn)。但是荀子對君子與小人的劃分,在宗法禮制遭到嚴重破壞的戰(zhàn)國末期,脫離世卿世祿的舊有規(guī)范,具有新的高低貴賤劃分標準。即“雖王公士大夫之子孫,不能屬于禮義,則歸于庶人。雖庶人之子孫也,積文學,正身行,能屬于禮義,則歸之卿相士大夫。”提倡賢能上位的競爭機制:“無德不貴,無能不官,無功不賞,無罪不罰?!睉撜f,這是對當時沒落世襲舊貴族的否定,也是對由才能上位的新貴族的肯定。
荀子的民本思想,還集中體現(xiàn)在“君舟民水”的比喻上。即“君也,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他一方面承認君位天授,另一方面強調(diào)立君為民。即“天之生民,非為君也。天之立君,以為民也。”但是,在君民關(guān)系上,荀子仍舊秉持家國一體,君民父子的理念。“君者,國之隆也。父者,家之隆也。隆一而治,二而亂?!边@為日后的尊君一統(tǒng)思想,提供了理論依據(jù)。強調(diào)了維護君權(quán)對于統(tǒng)一安定的重要性:“天子者勢位至尊,無敵于天下。南面而聽天下,生民制屬莫不振動服從以化順之”。戰(zhàn)國末期,統(tǒng)一成為大勢所趨,結(jié)束戰(zhàn)亂、實現(xiàn)和平指日可待。荀子的尊君思想,是對時代的反映?!敖癞斣嚾ゾ现畡?,無禮義之化,去法正之治,無刑罰之禁,倚而觀天下民人之相與也;若是,則夫強者害弱而奪之,眾者暴寡而嘩之,天下之悖亂而相亡,不待頃也。”但是,如果君權(quán)膨脹,缺乏制約,又當如何?“修禮者王,為政者強,取民者安,聚斂者亡。(《荀子·王制》)”從“天行有?!钡奶斓烙^和“君舟民水”的民本論出發(fā),荀子認為君王如果不能施行王道善治,那么等待他的將是滅頂之災。即“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兇?!?/p>
從孔子、孟子到荀子,儒家的民本論,強調(diào)“民貴君輕”和“君舟民水”,要求在上位的統(tǒng)治者以誠意修身的內(nèi)圣工夫,來實現(xiàn)齊家治國的外王事功。在社會民生方面富民均足,在精神文化方面教而化之。因為儒家注重君子小人之分,將君視為父,民視為子,要求君父為子民做表率和榜樣。如荀子所言:“圣也者,盡倫者也;王也者,盡制者也;兩盡者,足以為天下極矣。故學者以圣王為師,案以圣王之制為法,法其法以求其統(tǒng)類,以務(wù)象效其人?!币虼?,對于君主有民之父母與民之怨賊的截然區(qū)分?!疤煜職w之之謂王,天下去之之謂亡。故桀、紂無天下而湯、武不弒君,由此效之也。湯、武者,民之父母也;桀、紂者,民之怨賊也?!?/p>
在儒家看來,天既立君為民,而君“上慢而殘下”,民眾就可以擁戴賢明的新君取代而之?!俺蓟驈s其君,下或殺其上,粥其城,倍其節(jié),而不死其事者,無它故焉,人主自取之也。”秦統(tǒng)一六國后,以法家思想為指導,推行嚴刑酷法,大肆焚書坑儒。雖企圖江山永固。卻傳之二世而亡。而以后承襲秦漢之制的王朝,或長或短,其興衰存亡,印證了荀子“君舟民水”的理論。但面對歷史的教訓,歷代統(tǒng)治者卻并不認同“民貴君輕”的思想,而是殘民害己,重蹈覆轍。為了鞏固和延續(xù)統(tǒng)治,后世王朝不斷加強君主專制,而儒家士大夫則不斷強調(diào)存理滅欲。君權(quán)的膨脹與仁政的訴求,似乎在歷史中成正比例增長。但現(xiàn)實的效果卻是君愈尊、民愈賤。儒家的民本論,以“修身治國”和“富民教之”為特征,理想的君民關(guān)系是“上之于下,如保赤子;下之視上,歡如父母?!钡珜嶋H上,掌握絕對權(quán)力的君主,根本不認同“民貴君輕”的理論和事實,只是在“君舟民水”的現(xiàn)實和厲害面前,有限度地實施養(yǎng)民和利民的一些舉措。由于儒家的修齊治平主體是君主,對象是民眾。對于專制君主,只有采取道德勸喻、天象示警等柔性手段,缺乏制度約束和法治規(guī)范的剛性措施,所以在“文死諫”的盡忠心之后,便再無回天之力。
4
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的建議后,在秦漢之際吸收道家、法家、墨家、陰陽家等理論,具有雜家色彩的儒“術(shù)”,成為中國近兩千年來政治、宗教、倫理的主導思想,而儒家民本論也成為皇權(quán)帝制時代占據(jù)主流的民本思想。在大體上,漢唐經(jīng)學和宋明理學時代的儒家民本論,并未超出先秦時代的范疇。只是在明末清初之際,才有了新的突破。當然,這與明末清初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市民社會的繁榮、中西文化的交流,清初明末遺民的文化反思具有很大關(guān)系。主要表現(xiàn)在李贄、黃宗羲、王夫之、顧炎武等早期啟蒙思想家的言論著述之中。在本末觀、義利觀、君民觀等方面,顯示出與經(jīng)典儒家思想的不同之處。黃宗羲在《明夷待訪錄》中,明確提出了工商皆本的觀點?!笆廊宀徊?,以工商為末,妄議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來,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蓋皆本也?!蓖醴蛑凇饵S書·大正篇》中載:“故大賈富民者,國之司命也。”在義利觀上,顧炎武認為“人之有私,固情所不能免?!秉S宗羲亦曰:“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在對工商業(yè)發(fā)展的態(tài)度上,明末清初的這些思想家們,對于數(shù)千年以來被視為“末”的商業(yè)貿(mào)易行為,是給予充分肯定的。這是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促使站在時代前列的思想者們,為之正名的體現(xiàn)。
農(nóng)耕文化是宗法制的根基,重農(nóng)抑商是其在經(jīng)濟觀上的體現(xiàn)。自給自足的小農(nóng)經(jīng)濟的地域分散性和家族依附性,成為中央集權(quán)、君主專制的社會基礎(chǔ)。在先秦的諸子百家中,重農(nóng)抑商的傾向是普遍的,尤以法家對此的要求最強烈。因為商品交換必然會打破自給自足的封閉壁壘和宗族依附,促使自主、獨立、平等、公正等觀念的出現(xiàn),這對社會等級秩序和宗法禮教觀念,會造成嚴重的沖擊。正如馬克思在《政治經(jīng)濟學批判》中所指出的:“平等和自由不僅在以交換為基礎(chǔ)的交換中受到尊重,而且交換價值的交換是一切平等和自由的生產(chǎn)的現(xiàn)實基礎(chǔ)。”重義輕利、存理滅欲是宗法等級禮教社會的正統(tǒng)主流意識形態(tài),而墨家的義利一致理念,只在先秦時期曇花一現(xiàn),并未成為普遍共識。
與孟子、朱熹認為人性本善,天理無私不同,李贄認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見;若無私,則無心矣?!边@是對理學心性論的大膽否定。在此基礎(chǔ)上,他提出了正義謀利觀。“夫欲正義,是利之也。若不謀利,不正可矣?!迸c墨家的義利觀有相通之處,可謂“正義即使謀利”。顧炎武曰:“古之人君,未嘗諱言財也。所惡于興利者,為其必至于害民也?!彼^承了傳統(tǒng)儒家立君為民的思想,但又有所發(fā)揮:“為民而立之君,君、卿、大夫、士與庶人在官一也,而非無事之食。是故知天子一位之義,則不敢肆于民上以自尊;知祿以代耕之義,則不敢厚取于民以自奉。”將君從獨尊的地位,降為一般的臣。并將君臣都看作是天為民所立者,其職責是“代耕”。因此,君臣之間的關(guān)系,也只是等級和職務(wù)的差別,君不甚尊,臣不甚卑,即“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黃宗羲亦曰:“君之與臣,名異而實同?!彼J為君臣只是分工和職責不同:“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以群工?!?/p>
在明末清初的啟蒙思想家看來,三代以上的“公天下”時代之君,與三代之后的“家天下”之君,有著本質(zhì)的區(qū)別。王夫之認為三代之后的朝代“皆一人一姓之王朝”,“而侮奪人之君,常多于三代之下矣。”所謂的“家天下”,也就是一人一姓的“私天下”。在王夫之看來,一人一姓之王朝之所以統(tǒng)治不長久,正在于其私性?!胺驀裰婚L,為一姓言也,非公義也。秦之所以獲罪于萬世者,私己而已矣。”黃宗羲也指出其利害在于:“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為天下之大公。”專制君主將天下歸于私有,“視天下為莫大之產(chǎn)業(yè),傳之子孫,受享無窮?!彼羁痰刂赋鰧V凭鞯奈:Γ骸肮耪咭蕴煜聻橹?,君為客,凡君之所畢世而經(jīng)營者,為天下也。今也以君為主,天下為客,凡天下之無地而得安寧者,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腦,離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產(chǎn)業(yè),曾不慘然!曰'我固為子孫創(chuàng)業(yè)也’。其既得之也,敲剝天下之骨髓,離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樂,視為當然,曰'此我產(chǎn)業(yè)之花息也’。然則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p>
黃宗羲雖然認識到君主專制的危害,卻沒有否定這一制度本身。而是提出改良的措施,將獨攬的君權(quán),分配給宰相和參知政事。這是針對“有明之無善治,自高皇帝罷相始”,明朝君主集權(quán)加強專制的背景而言的。但清代明后,又將皇權(quán)專制再度加強,說明只要帝制存在,歷代君主為了維護統(tǒng)治,就只能不斷集權(quán),而不是放權(quán)。除了實現(xiàn)分權(quán),黃宗羲還提出了輿論監(jiān)督的想法,給予各級學校的生員以議政權(quán)?!疤熳又俏幢厥牵熳又俏幢胤?,天子亦遂不敢自以為是,而公其是非于學校。”實際上,黃宗羲想以道統(tǒng)的權(quán)威來限制政統(tǒng)的力量。在宗法禮教的等級秩序中,專制帝王作為天子,集宗教、政治、倫理大權(quán)于一身,同時兼任祭司、君主、族長,以壟斷祭天權(quán)來表明其為“奉天承運”的合法代表。君為臣綱在傳統(tǒng)禮教中為三綱之首,表明儒家士大夫作為人臣,必須對君主效忠。黃宗羲否認君權(quán)的獨尊性,企圖賦予學校以議政和監(jiān)督的功能,分離君主的祭司權(quán)限,由士大夫取而代之,形成道統(tǒng)凌駕政統(tǒng),由“師”來指導“君”的新型“師君”關(guān)系。這一大膽而有創(chuàng)意的設(shè)想,具有近代的民主色彩,但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卻并無實行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