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到一家民宿展覽館參觀,在展廳一角,我看到了挑水用的扁擔、水桶和盛水的缸,讓我頓時感到愕然。沒有想到過去天天用來挑水的扁擔、水桶和水缸怎么變成了“古董”呢? 我在感嘆社會發(fā)生變化的同時,也感到時間在不經意間快速地流逝,思緒一下子把我?guī)Щ氐侥翘羲耐吕铩?/span> 我生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六七歲時,父親有時會把一毛兩毛錢遞給我,讓我到附近的售水點買水票,那是一分錢能買四桶水的水票。 在我印象中,當時在棗莊中心街附近有五六家售水點,售水點位置四通八達,大都是兩邊朝街,兩邊靠胡同,這里居民大都在胡同內住。看水管大都是老弱病殘者,街道居委員會為了照顧他們的生活,專門安排他們干這種活。 最大的售水點在魚市街,也就是現在的三合街,過去也叫三合莊、建設街。由于這個地方有機關單位辦公,這個售水點有個貯存水的大水池,水池上蓋著厚厚的木板。 我和小伙伴們會經常到水池面上玩,有時會調皮地用腳使勁地踩蹦著木板,木板會發(fā)出“咚咚”的響聲,讓我們感到有趣也興奮。 賣水票在居委會一間屋里,是個上年紀的人,他把我的錢數好后,從抽屜里拿水票給我并囑咐道:“把水票裝在兜里,別丟了!” “嗯!”我答應著,用手使勁捂著裝水票的口袋。 我把買來水票交給父親,父親仔細數后,把水票用一個小竹夾整齊夾好放到抽屜里,留著挑水用。 在那個年代,居民生活用水都是靠肩挑。家家戶戶不論家里院子大小都會有扁擔、水桶和盛水的缸。 鄰居中,有一戶人家院子放著一個大缸,這個缸能裝十幾桶水。缸一半埋在地下,另一半露在地面上,一是為了用水方便,另一方面冬天不怕凍,而且地層下有溫度。到了夏天,埋在地下缸太陽哂不到,水清涼好喝。 夏天,天氣熱得讓人難耐。我們幾個伙伴放學后,首先來到這家大水缸前,美美地大喝一場。有時喝多了,我們這幾個人肚子鼓著像西瓜似的,敲下就會發(fā)出“咚咚咚”的響聲。 不上學時,我們挑來一桶水在太陽下暴曬。水曬熱時,我們拿起撲克牌玩耍,輸一次喝上一碗水。那是粗料的大碗,一碗二碗喝后覺得不難受,要是老是輸牌,一個勁地喝,肚子裝不下水就會吐。其中一個伙伴連喝了幾碗水后,張嘴說話時,水不由自主地從嘴里吐出來。 棗莊是個煤城,礦上和企業(yè)用水量大,由于當時供水設備較落后,一到夏季白天就會停水。父親會在夜間供水時把家里缸挑滿水。 挑水排隊在當時人們都習以為常,在售水前放著大大小小的桶有幾十米。由于停水時四周圍著許多人等著挑水,他們三三兩兩坐在一起,有說有笑。小孩各自玩著喜歡的游戲:男孩打鐵老瓦或拍煙盒;女孩則拾骨頭子或跳繩,構畫出只有那個時代特有的圖畫。 水來時就沒有那么輕松了,大家各自站在自家水桶邊,隨著水桶向前移動而移動。有時也會發(fā)生爭執(zhí),誰在前誰在后,各個不相讓,水龍頭下互相放桶不讓,兩個人的桶來來往往地放,害著看水人不停地放水關水,水花濺在地面上,濺在周圍人的身上。 好在大家都是住的不遠的鄰居,在有人勸說下相互停止了爭執(zhí),各自挑著水笑哈哈地回家了。 小學三年級后,我開始學著挑水,兩桶水我挑不動,我就和鄰居的同學一塊挑。 兩人挑一桶水,找來一個棍子,把一個桶放在棍子中間。他個子高,我只好在前面挑。他常常把水桶往前移,在后面使勁推著我朝前走,害得我像醉酒似的搖搖晃晃。他這些舉動被我發(fā)現后,丈量后把桶放在中間,稍有偏差我們爭的面紅耳赤,或者撂挑子不干。 在當時所有物價中水價最便宜,在母親眼里能省點就省點。到夏天下雷暴雨時,母親把能盛水的盆盆罐罐放到院子里,接滿雨水后,留著我們冼澡或者冼衣刷地用。 停水時,鄰里大人們結伴到東沙河冼衣裳。東沙河離市區(qū)較遠,大人們帶著飯去,我們經常去是東沙河老雷村旁附近。那里河水清澈,能見小魚在石頭縫隙游來游去。
大人們在河邊冼床單被子和許多衣服,洗后把衣服曬在河邊較干凈石窩上,或者用繩拴在兩樹之間曬。我們小孩會赤裸身體跳進河水抓魚、打水仗或游泳。
我們把抓來小魚裝在罐頭瓶里,用鐵條拴在瓶頭拎著回家。有一次,我抓了不少小魚還有小蝌螻?;氐郊乙院螅屛胰糠诺剿桌?。第二天,放學回到家后,看到父親臉色不對,我撤蹆就跑。由于跑的及時避免一次被打。
原來家里來了客人后,父親燒了碗雞蛋湯,客人喝一口感到有臭味。父親干一輩子飯店也感覺到莫名其妙,掀開缸蓋,發(fā)現缸里飄著十幾條死的小魚。
十二三歲時,我能獨立挑水了。開始時被水桶壓的肩,疼得難受,用毛巾厚厚地搭在肩上。由于個子比較婑,挑水時把水桶上的鐵鉤子在篇擔上纏上幾圈。挑水時由于掌握不平衡,兩個水桶左右搖擺,不小心桶底的鐵皮碰在腿上流岀血。母親看到這就不讓我挑水了,她嘆囗氣說:“要是把水管子裝在自家院子該多好??!今后就不要再挑水啦!”
人一天也離不開水,不論什么天氣每家都有人去挑水,不論刮風下雪還是路滑,風雨無阻。
但挑水也給我?guī)砜鞓?,假期里伙伴們結伴而行,邊挑水邊逗樂,留下童年許多美好的回憶。
在當時,挑水也是考驗人勤勞的一種方式。鄰居有一家閨女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在廠里自談了男朋友,女方家的父母不同意,小伙子天天來女方家,二話不說,挑起扁擔就走,把女方家的缸挑的滿滿的水,天天如此,終于感動了女方家父母,最終同意了這門親事。
日子越來越好,到了八十年代,國家政策允許,根據條件居民可以接自來水。我們鄰里幾家合伙集資把自來水引到了各自家中。動工那天,幾家人一齊出動,放鞭炮、挖溝、放管子…… 竣工后,大家一起聚餐,美美喝了酒,那高興得就像家家辦喜事一樣。
來水時,父親和母親激動地看著從家中院子水龍頭流出來的水,把盆盆罐罐都接滿水,激動的他們一未睡。
父親說;“我小時,天天要到東沙河雷村附近挑水,來回要走十幾里路,冰天雪地滑倒,水桶帶人一甩就是多遠,夏天有一次山上突然發(fā)洪水,要不是有人拉我一把,我和水桶就會被洪水卷走……我們應該感謝現在社會,才有了今天的生活!”
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中心街的居民家里全部接了自來水。
隨著國家發(fā)展變化,我們生活有了更大提高,十幾年前棚戶區(qū)改造,我們家安置了新房。
父親和母親在新房左看左看,看到廚房、涼臺、衛(wèi)生間都有了自來水,擰一下水龍頭開關,水“嘩啦啦”流了出來。父親說:“從今以后,我們再不用挑水喝了!”
父親話驗證了今天社會的發(fā)展。祖祖輩輩挑水喝已成為過去。
我們的下一代,他們一天也沒有挑過水,他們趕上了好時代。
我們相信,在不太長的時間內,祖祖輩輩用過的扁擔、水桶、水缸等等真的會成為古董,我們的子孫會站在這些“古董” 面前,聽解說員講那爺爺奶奶挑水的故事……
作者簡介
馬苓軍,中國公安文聯作協會員,山東省作協會員、棗莊市作協會員、市中區(qū)作協副主席。先后在國家省市刊物發(fā)表過文學作品,出版過長篇小說。作品多次榮登“學習強國”。
蜜蠟肘子、糖酥魚、炒蛋線.....棗莊那些年令人欲罷不能的美食
百年百人百事| 莊興岱:辦學、傳遞情報、發(fā)展黨員......被日偽軍綁上石頭投井
作者:馬苓軍
微游棗莊 編創(chuàng)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