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聊了聊古詩,意思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東西早就離我們遠(yuǎn)去了,我們貌似對它很熟悉,其實一點都不了解。它就在我們身邊,我們也習(xí)慣了它在我們身邊,可我們不知道它為啥還要存在。
不但是古詩詞是這樣,書法、國畫這樣的傳統(tǒng)藝術(shù)都是這樣,并且詩、書、畫、印都可以在一幅作品里表現(xiàn)。比如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為啥畫里有那么一個看不到面目的小人,然后傻了吧唧地在下雪的大冬天里釣魚。
我們每個人都從小會背這首詩,但真不知道它要說啥;我們可能會看到無數(shù)幅表現(xiàn)這個題材的國畫,可我們無法理解它是一幅中國山水畫,而不是人物畫。
上學(xué)時,老師說,柳宗元在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發(fā)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悶和苦惱。
想想,挺扯淡的,坐那兒咋就能抒發(fā)苦惱呢?應(yīng)該是越坐越惱。
后來看電視劇《三國演義》,楊慎的那首開篇詞被譜了曲兒,大為流行。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fā)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fēng)。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還是覺得挺扯的,你爭我奪,死去活來的,最后你說“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鬼才信。而這時為什么又有“白發(fā)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fēng)”呢?
后來又看了清代詩人陳阮的《一字詩》。
一帆一槳一漁舟,
一個漁翁一釣鉤。
一俯一仰一場笑,
一江明月一江秋。
陳阮是清嘉慶年間進(jìn)士,當(dāng)過四川道監(jiān)察御史,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四川省監(jiān)察委主任。
他還是說“一個漁翁一釣鉤”,咋就都和漁翁干上了呢?
但你把這三首詩放一塊兒,你好像能明白點啥!人的一生你又能釣到什么呢?
是功名,還是利益,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一江明月一江秋。感嘆人生的很多求而不得,感嘆時光的慢慢流逝,這就是詩。
它能給每個人不同的歧義想象,好像只有詩、書、畫能讓你這么想,怎么想呢?愛咋想咋想,這叫什么?思想自由。
這是一件非常難的事,以至于我們覺得那并不是一件正常的事,可古人早都這樣干了。
2
說到詩,我們不能不說唐詩,唐詩的不同在于它大氣,這種大氣來自自由。
唐詩中最有名的是李杜,一個是詩仙,一個是詩圣。
杜甫青年時就寫了一首牛詩叫《望岳》。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寫這首詩的那一年,杜甫24歲。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這首詩是五言古詩,古詩并不是現(xiàn)在的叫法,唐朝就這么叫,叫古體詩,就是詩可以自由寫,不用考慮韻律和對仗,這首詩里面就沒有對仗的句子。
公元757年安史之亂爆發(fā)的第二年,五十七歲的李白被永王李璘邀請去當(dāng)幕僚,唐肅宗李亨覺得他這弟弟要造反,李白也獲罪入獄。幸得郭子儀力保,方得免死,改為從九江流放夜郎。
這一年是年杜甫四十六歲,從叛軍的軍營逃出,到甘肅鳳翔去找唐肅宗。寫下了那首著名的詩《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第二年,在流放夜郎的途中,五十八的李白到了武漢,登上黃鶴樓,看到了崔顥的那首詩。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李白感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這一年,關(guān)中大旱,新皇帝宣布大赦天下,規(guī)定死者從流,流放以下完全赦免。李白順著長江疾駛而下,到了三峽。聽到赦免的消息大悅,寫下了那首著名的七言絕句《早發(fā)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3
八年之后,杜甫同樣經(jīng)過此地,站在白帝城上望長江,寫下了那首天下第一的七律《登高》。
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文學(xué)作品很難分出勝負(fù),為啥說這首詩是天下第一呢?
《登高》是杜甫晚年的作品,當(dāng)時他流落在夔(kuí)州,就是今天的重慶奉節(jié),肺病嚴(yán)重,生活困頓。大約在重陽節(jié)的那天,他孤身一人登高遠(yuǎn)眺,長江沿岸的蕭瑟秋景讓他觸目傷懷。
詩的意思不難理解,先寫登高所見的景象:秋風(fēng)凜冽,江邊的樹林里傳來猿猴的哀鳴,江心的沙洲上冷清清的,鳥兒正在還巢。無邊的落葉蕭蕭飄墜,江水滾滾奔流。
在這樣的蕭瑟氣氛里,詩人檢討自己的一生,一年年顛沛流離、輾轉(zhuǎn)萬里,徒然羨慕還巢的鳥兒。忽然間人就老了,時間像無盡的江水一樣無情地流逝,自己也已經(jīng)迎來了人生的秋天,拖著病體獨自登高。一生的艱辛染白了鬢發(fā),只有酒可以澆愁,但病太重、人太潦倒,連酒也喝不得了。
全詩可以分成兩段,前四句是意象,后四句是感懷。在意象的四句當(dāng)中,前兩句是小視野,后兩句是大視野。好像有一架攝影機(jī)架在直升機(jī)上,掃過眼前的江心沙洲,追隨沙洲上的飛鳥忽然騰上高空,用上帝視角俯瞰人間。這是今天的電影導(dǎo)演們常用的鏡頭語言,原來古代的詩人們早就用過。
這種鏡頭語言會讓近景里的事物一下子變得渺小,讓剛剛吸引你注意的東西一下子變得微不足道,讓那些或沉重、或鮮活的喜怒哀樂一下子被蒼茫感沖淡。
落葉紛紛無邊無際,充塞了整個空間。江水奔流無窮無盡,亙古以來就是這樣,到千萬年之后也還會是這樣,充塞了全部的時間。
當(dāng)你仔細(xì)體會“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這一組著名的對仗,你會發(fā)現(xiàn)前一句給你無盡的空間,后一句給你無盡的時間。這樣一來,前兩句近景里的猿啼和鳥飛給你帶來的感受就會悄悄發(fā)生改變。
“流水”是對時間的隱喻,這個梗還是孔子埋下來的??鬃雍投鸥ν瑯诱驹谒?,孔子看到的是水的不可挽回地“流去”,杜甫看到的卻是水的無法抵擋的“奔來”。
也就是說,杜甫雖然用到了孔子的梗,但感覺發(fā)生了微妙的變化。當(dāng)你看到的是“流去”,你的心里是悵惘和無奈;當(dāng)你看到的是“奔來”,你的心里是恐懼和悲哀。
從高處眺望長江,看著波濤翻滾,你既可以看成“流去”,也可以看成“奔來”。去和來其實在客觀上都是一回事,但在主觀上到底會形成怎樣的視角,這就取決于你當(dāng)時的心境了。境由心生,你看到的一切事物、一切風(fēng)景都不可能是客觀的,而只能是被你的心境渲染出來的。
杜甫看到的是“不盡長江滾滾來”,“奔來”的視角產(chǎn)生巨大的壓迫感,足以使人屏住呼吸。仿佛渺小的自己赤身裸體、無依無靠,眼睜睜看著排空巨浪撲面而來,自己無處可逃。
我們就是在這樣的大潮之中,無處可逃,以至于我們忘記了身邊還有一種東西叫古詩。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