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自己說的話有沒有打擾或者冒犯到別人;懷疑朋友同事模棱兩可的回答,是不是話外有話;困惑ta是不是在針對自己?如果自己被別人看穿了怎么辦?實際上,這些讓你覺得心累的問題,很多都是由認知偏差造成的。Get到接下來這6種社交思維,相信能幫你解決不少不必要的煩惱。在與某人交談后,我們有時會擔憂自己的表現(xiàn):“我剛才是不是說的太多了?”“ta會不會覺得我太傲氣了?”然而,人們并不像我們以為那樣刻薄和挑剔。事實上,有許多研究表明,我們低估了他人對我們的喜愛程度,他人比我們想象的更喜歡我們,也更享受與我們共事。人們通常不愿意與陌生人交談,但當我們真的打破沉默、去與陌生人聊一聊時,大多數(shù)人都會感到更快樂,體驗到了與他人連結的親密感。在一項心理學研究中,研究人員鼓勵地鐵和公交車上的上班族與身邊的其他乘客交談。結果表明,那些與陌生人打招呼并交談的人,比那些低頭刷手機的人更能體驗到愉悅和快樂,而且,外向者和內向者的研究結果都是這樣。當人們對自己行為或外表的某個方面特別在意,比如臉上長痘了,或者掉頭發(fā)有點禿,就會高估別人注意到它的程度。心理學家將這種現(xiàn)象稱為「聚光燈效應」。曾經有一項研究,心理學家故意讓大學生們穿上圖案特別沙雕的 T 恤出門閑逛。結果顯示,絕大多數(shù)人根本沒有注意到大學生衣服上的圖案,甚至不記得他們穿過什么衣服。所以啊,別人其實并不會盯著我們的不完美,你小心翼翼做人,別人可能根本沒在注意。當我們發(fā)生了什么尷尬的事情時,我們可能覺得別人會笑話我們。但實際上,人們比我們想象的要包容。因為有時苛刻的不是別人,反而是我們自己——我們比其他人更關注自己的錯誤,也更加難以容忍自己的錯誤。人們有時擔心被別人看穿自己的想法,心理學家稱之為「透明幻覺」。其實如果你不說,表現(xiàn)平靜,別人是很難猜透你的,他們更多地根據(jù)場上的出牌來推斷你的身份。你的擔心,都是因為「透明幻覺」。社會心理學中有一種社會認知偏差叫做「慈悲效應」,意思是說,人們在評價他人時,給出的積極的評價遠超過負面的評價。當我們去評定一個人時,會產生一種相似感,甚至會自行代入,這可能是我們的同理心在起作用,我們喜歡聽到鼓勵和贊美,所以也傾向于用更加積極的言辭去評價他人。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