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閨蜜家玩,正碰上閨蜜在跟兒子吵架,看到我來了,孩子將房門“嘭”地關(guān)上,不再出來。閨蜜搖頭嘆氣:“孩子脾氣越來越大,說教已經(jīng)不起作用,到底該怎樣教育呢?”
閨蜜遇到的問題,也是很多父母遇到的困擾,孩子到了青春期后,身體和心理都發(fā)生了巨大變化,而很多父母不了解孩子的青春期密碼,只看到了叛逆的表像。
什么是青春期密碼?
心理學家喬希·西普將孩子青春期分為四個階段,并解讀了每個階段的心理密碼。
第一階段:11–12歲,天真多變,心理缺乏安全感第二階段:12–14歲,好奇、易怒,心理不穩(wěn)定,生活焦點是尋求自我第三階段:14–15歲,沖動,喜歡刨根問底,希望獲得大家關(guān)注第四階段:15–16歲,冒險,勇于嘗試,渴望自由和尊重
我們會發(fā)現(xiàn),孩子不同的年齡階段,內(nèi)心需求是不同的,而很多父母沒有適應(yīng)孩子的成長,生生將關(guān)系處擰巴了。
在電視劇《小歡喜》中,同樣是父母與孩子關(guān)系擰巴,詠梅扮演的劉靜媽媽卻輕松化解了與孩子的隔閡,讓孩子在短期內(nèi)變得獨立而懂事。
教育青春期孩子真的有秘訣嗎?
劉靜媽媽用行動告訴我們,教育不等于教訓,理解愛的三層含義,“不吵不鬧”也能幫助孩子避開成長誤區(qū),學會獨立面對人生的智慧。
01 愛的第一層,理解孩子的“成就需要”,化解青春期叛逆
劉靜為了支持丈夫的工作,將孩子從小放在姥姥、姥爺身邊,直到孩子快高考時,才將孩子接了回來。
這個時候,兒子季楊楊已經(jīng)18歲了,長期與父母的分離,讓他心里對父母產(chǎn)生了抗拒感,每天放學后不是回家,而是去舅舅的俱樂部開賽車。
看到孩子荒廢學習時間,爸爸季勝利暴跳如雷,劉靜卻顯得十分冷靜,她勸丈夫先不要為孩子的成績著急,不如先去了解孩子的特長。
對于孩子來說,理解與認可他們身上的優(yōu)點,滿足內(nèi)心的“成就需要”,更能讓他們產(chǎn)生積極的心理動機,并轉(zhuǎn)化為行為動力,這在心理學上稱之為“實現(xiàn)預(yù)言效應(yīng)”。
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他將20個學生分為兩組,然后請來三位教師,將其中一組學生交給他們,并告訴老師:“你們是我挑選出來的優(yōu)秀老師,特別為你們挑選了全校智力最高的學生,請不要辜負學校的期望?!卑肽旰螅斔俅蝸淼綄W校時發(fā)現(xiàn),那組被認為“最優(yōu)秀”的學生,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進步,而另一組的學生,哪怕原來比較優(yōu)秀的學生,也沒有那組學生取得的成績好。
每個孩子的內(nèi)心都有“實現(xiàn)預(yù)言”的愿望,你想讓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首先要發(fā)現(xiàn)孩子的閃光點,撥開孩子內(nèi)心夢想的種子,才能讓孩子健康成長。
教育,并非父母對孩子單方面的期望,而是父母和孩子共同達到期望;不僅是孩子的成長過程,也是父母的成長過程。
就如劉靜媽媽一樣,她了解孩子因為長期缺乏學習的自律,成績已不足以考取重點大學,但她沒有放棄和指責,而是積極了解孩子的興趣,支持他去追逐賽車夢,有效地化解了孩子內(nèi)心的抗拒和冷漠。
02 愛的第二層,接受孩子的真實性,拉近彼此的距離
在季楊楊的身上,我們看到了很多青春期孩子的影子。他叛逆、自我、虛榮、打架,剛開學時,竟然開著舅舅的法拉利跑車來到學校,在同學們的圍觀中洋洋得意。
因為法拉利事件,給父親季勝利的工作帶來困擾,父親大發(fā)脾氣,要求季楊楊寫檢討并當眾道歉。
面對父子間的劍拔弩張,劉靜媽媽采取了“釜底抽薪”的方式來化解,首先她緩解丈夫的焦慮情緒,對他說:“別著急,事情沒你想象的那么嚴重?!?/div>
然后,她心平氣和地指出兒子的錯誤,在兒子答應(yīng)寫檢查后就離開了。她明白,給予孩子適當?shù)姆此伎臻g尤為重要。
把握尺度,用樂觀的態(tài)度接受孩子的真實性,才能對孩子進行有效的管教。
一項數(shù)據(jù)調(diào)查顯示:有55%的父母喜歡打擊或訓斥自己的孩子。這些父母的目的是希望通過打擊的方法,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
然而,當父母對孩子的打擊超過一定限度時,孩子就會從心理上產(chǎn)生逆反,非但起不到改善作用,反而讓情況變得更加糟糕,就如季楊楊跟他父親的關(guān)系,心理學上將這稱之為“超限反應(yīng)”。
當孩子出現(xiàn)行為偏差時,我們要分析孩子行為背后的動機,有的時候孩子故意犯錯,是為了尋求父母的關(guān)注,滿足自己渴望尊重的心理需求。
這樣的心理需求,通過向外求索是難以得到的,最好的解決方法是父母的愛與理解。
在劉靜媽媽的關(guān)愛下,季楊楊收斂了貪玩心理,開始努力學習,也學會了關(guān)心父母,家庭關(guān)系變得融洽而溫馨。
接受孩子的真實性,是坦然接受孩子身上的優(yōu)點和缺點,不將自己的期望強加到孩子身上,允許孩子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成長,這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尊重。
03 愛的第三層,坦誠生活困境,教會孩子笑對挫折的態(tài)度
劉靜媽媽生病了,在確診自己得了乳腺癌后,她選擇跟季楊楊坦白這件事。
她拿出最好的狀態(tài),在賽車中贏了季楊楊,讓孩子對她的身體建立起信心。
然后坐下來,心平氣和地告訴孩子自己的病情,季楊楊一時難以接受跑了出去,當再次看到兒子時,劉靜媽媽深深地擁抱了他,這是一種鼓勵和期盼。
人生多苦難,很多父母在面對生活的挫折時,選擇隱瞞孩子真相,總以為這樣可以讓孩子避免情緒焦慮。
然而事實是,我們抹殺一種情緒時,就會降低孩子所有情緒的強度,包括那些期望的積極情緒。
在心理學上將穩(wěn)定的情緒范圍稱之為“E地帶”,所謂E地帶,是壓力與體溫在身體中一種平衡的狀態(tài)。只有當孩子感受到愛時,才會處于一種精力充沛、專注和放松的狀態(tài)。
這也是劉靜媽媽的智慧,她在遇到問題時,不回避,不消極,采用積極的態(tài)度來引導孩子直面問題,積極的態(tài)度不僅可以化解壓力,也能有效提高孩子抗挫折的能力。
陶行知說過:“好的父母守望孩子,引導孩子主動成長;壞的父母代替孩子做事,讓孩子被動成長?!?/div>
父母不能陪伴孩子一輩子,在遇到問題時,教會孩子笑對挫折的態(tài)度,才是給予他們最堅硬的鎧甲。
04
什么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有位教育學家說得好:
“所有的家庭教育其實都只有一個目的,讓孩子擺脫對父母和長輩的依賴,成為一個能夠獨立生活、獨立學習、獨立思考的人。”
教育,是為了不教育。讓孩子擁有獨立面對人生的能力,而這,也是劉靜媽媽送給兒子的成年禮物。
在孩子即將高考前,她與丈夫去香港玩了幾天,留下孩子獨立生活,雖然心有不舍與掛念,但依然堅定離開,這也是對孩子的一種考驗。
經(jīng)歷過愛的滋養(yǎng),在面對父母再次別離時,季楊楊表現(xiàn)出了尊重和理解,這份獨立的精神,來自于劉靜媽媽對他愛的滿足。
心理學家阿德勒說:“孩子的一生都在追尋價值感和歸屬感?!?/div>
缺失價值感和歸屬感的孩子,一生都在尋找愛與被愛。而價值觀和歸屬感的滿足,就來自于父母的愛。
優(yōu)秀的孩子,大多具備“愛”的能力。在這一份愛中,潛藏著堅強、勇敢、感恩等美好的品質(zhì),以及獨立解決人生問題的能力。
愿我們都能理解愛的真正含義,學會劉靜媽媽的教育智慧,在理解與尊重中逐步放手,讓孩子一步步綻放自己人生的精彩。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